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门篇:认识配件种类和调校项目(下)
转向:这个项目是调节控制灵敏度的。EA的官方解释教导我们向右调整、非常的诡异,还是忘掉比较好。经过反复测试,向左调整,车子的极速会有明显的提升,所以尽量向左调会很实用,即便是操作上感觉不适应,也能通过练习慢慢熟悉的,我的LOTUS在DB赛道中将他调节到-3。
11、操控:他也属于悬吊系统的范围,EA在这里没有明确告诉我们操控到底是调节的什么,但是根据调校结果和经验来看,这很象是在调节轮胎的夹角和束角,角度大,转向时的抓地能力强,弯中速度就会很快,但是到直线上加速和极速的不足,却将高速出弯的优势慢慢消耗掉了,如何选择他就成了一个很头痛的问题,我们到底是要良好的过弯能力还是要杰出的加速力和极速度。继续用LOTUS跑DB,调节到-4,勉强能操作,容易失误,-3还不错,具有两者兼顾的特性,象我这样的二流跑手,-3很适合我啊。如果换到一条弯道不急,直线又长的赛道上,照顾更好的加速力和更高的极速是必然的了。
12、刹车:NFS9中的刹车不需要考虑线性,就是简单的开和关,刹车过度、轮胎抱死的事情就更不会发生了,调节刹车靠前,刹车时会不易转向,调节刹车靠后时,容易出现车尾侧滑。如果你喜欢玩花招,靠后不错,如果你想跑成绩,调都别调,因为我们几乎不用刹车。直接减档制动,幸亏NFS9的变速箱和引擎体格强壮………
13、车辆高度:高一些的底盘,会造成操作困难,能轻度帮助极速提升,调低以后能让控制容易多了,却会在跳跃落地后和坑洼路面上过多的损失速度,在面对NFS9时,考虑到路面情况复杂多变,本着一切为了速度优化的原则,将底盘调整的高一些吧。
14、空气动力:其实就是下压力,F1实验室里最大的一笔投资,而我们只需要减少几次按键寿命,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调整他的效果就象调整操控一样,又得面对直线优势和弯道优势的取舍,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下压力的作用是随着速度的提高而增强的,低速弯中基本可以不计较他的存在,所以在调节他的时候我们不光要看赛道是简单流畅还是复杂多弯,更要知道构成赛道的高速弯和低速弯的比例。再把我的LOTUS拿出来实验DB,先了解DB赛道的具体情况,三连发夹弯很急(三连发夹弯貌似很熟悉的称呼说),其他的弯道都是中高速缓弯,直线距离短。分析如下:三连发夹弯的过弯速度很低(只相对NFS9中比较),不用过多的考虑下压力,其他的缓弯通常在260码至300码通过,强大的下压力能带来便捷的操作和很高的过弯速度,而影响DB最高速度达不到330码的原因是直线距离短,结合LOTUS本身的缺陷,在高于300码以后动力非常差。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将下压力调整到 5,能让LOTUS发挥出自己最强的过弯优势。
15、氮氧增压:官方解释已经很清楚了,我不再赘述,建议向右调整,先一步提高速度领先在前明显优于慢慢加速在后追赶。
16、涡轮增压:要明白我们是在开赛车,转速随时都在5000转以上徘徊,而不是民用车不到3000转就要上档。就算是上陡坡,我们也是用的惯性、而民用车用的是扭力,没什么说的,加加加,3——5是不错的选择。
转向:这个项目是调节控制灵敏度的。EA的官方解释教导我们向右调整、非常的诡异,还是忘掉比较好。经过反复测试,向左调整,车子的极速会有明显的提升,所以尽量向左调会很实用,即便是操作上感觉不适应,也能通过练习慢慢熟悉的,我的LOTUS在DB赛道中将他调节到-3。
11、操控:他也属于悬吊系统的范围,EA在这里没有明确告诉我们操控到底是调节的什么,但是根据调校结果和经验来看,这很象是在调节轮胎的夹角和束角,角度大,转向时的抓地能力强,弯中速度就会很快,但是到直线上加速和极速的不足,却将高速出弯的优势慢慢消耗掉了,如何选择他就成了一个很头痛的问题,我们到底是要良好的过弯能力还是要杰出的加速力和极速度。继续用LOTUS跑DB,调节到-4,勉强能操作,容易失误,-3还不错,具有两者兼顾的特性,象我这样的二流跑手,-3很适合我啊。如果换到一条弯道不急,直线又长的赛道上,照顾更好的加速力和更高的极速是必然的了。
12、刹车:NFS9中的刹车不需要考虑线性,就是简单的开和关,刹车过度、轮胎抱死的事情就更不会发生了,调节刹车靠前,刹车时会不易转向,调节刹车靠后时,容易出现车尾侧滑。如果你喜欢玩花招,靠后不错,如果你想跑成绩,调都别调,因为我们几乎不用刹车。直接减档制动,幸亏NFS9的变速箱和引擎体格强壮………
13、车辆高度:高一些的底盘,会造成操作困难,能轻度帮助极速提升,调低以后能让控制容易多了,却会在跳跃落地后和坑洼路面上过多的损失速度,在面对NFS9时,考虑到路面情况复杂多变,本着一切为了速度优化的原则,将底盘调整的高一些吧。
14、空气动力:其实就是下压力,F1实验室里最大的一笔投资,而我们只需要减少几次按键寿命,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调整他的效果就象调整操控一样,又得面对直线优势和弯道优势的取舍,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下压力的作用是随着速度的提高而增强的,低速弯中基本可以不计较他的存在,所以在调节他的时候我们不光要看赛道是简单流畅还是复杂多弯,更要知道构成赛道的高速弯和低速弯的比例。再把我的LOTUS拿出来实验DB,先了解DB赛道的具体情况,三连发夹弯很急(三连发夹弯貌似很熟悉的称呼说),其他的弯道都是中高速缓弯,直线距离短。分析如下:三连发夹弯的过弯速度很低(只相对NFS9中比较),不用过多的考虑下压力,其他的缓弯通常在260码至300码通过,强大的下压力能带来便捷的操作和很高的过弯速度,而影响DB最高速度达不到330码的原因是直线距离短,结合LOTUS本身的缺陷,在高于300码以后动力非常差。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将下压力调整到 5,能让LOTUS发挥出自己最强的过弯优势。
15、氮氧增压:官方解释已经很清楚了,我不再赘述,建议向右调整,先一步提高速度领先在前明显优于慢慢加速在后追赶。
16、涡轮增压:要明白我们是在开赛车,转速随时都在5000转以上徘徊,而不是民用车不到3000转就要上档。就算是上陡坡,我们也是用的惯性、而民用车用的是扭力,没什么说的,加加加,3——5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