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估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他克莫司胶囊(赛氏Tac胶囊)在临床肾移植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取多中心、随机开放性、前瞻性临床研究,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来自9个移植中心的共计65例肾移植受者入选.人选受者的年龄为(36.53±5.71)岁,8例为亲属活体供肾,供肾冷缺血时间为(4.08±5.43)h,热缺血时间为(3.90±2.15)min,供、受者HLA抗原错配数为(2.1±0.8)个.受者肾移植后采用赛氏Tac胶囊+吗替麦考酚酯+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移植后48 h内给药,Tac的起始剂量为0.1~0.15 mg·kg-1·d-1,术后60 d内维持血Tac浓度谷值在8~12μg/L,之后维持在5~10μg/L,直至观察终点(术后12周).监测12周的治疗结果,并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主要有效性终点为发生经病理证实的急性排斥反应,次要有效性终点为移植肾或受者的存活情况以及肾功能(以血清肌酐水平评价).安全性评价指标为研究期间发生的感染、肝功能损害、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多毛或痤疮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第1、2、4、8和12周的Tac用量分别为(6.54±1.69)、(6.39±1.45)、(6.73±1.25)、(6.25±1.02)和(6.03±1.16)mg,对应的血药浓度谷值分别为(8.24±2.09)、(9.39±1.35)、(9.93±1.87)、(7.23±1.16)和(6.43±1.26)μg/L.观察期内经活检证实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2.3%(8/65),6例经冲击治疗逆转,移植肾存活率为96.9%(63/65).研究期内受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7.6%,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7.7%,高血压发生率为7.7%,高血脂发生率为4.6%,糖尿病发生率为4.6%.结论 赛氏Tac胶囊用于肾移植受者是安全、有效的。
华东制药产他克莫司在临床肾移植中的应用
【摘 要】
:
目的 评估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他克莫司胶囊(赛氏Tac胶囊)在临床肾移植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取多中心、随机开放性、前瞻性临床研究,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来自9个移植中心的共计65例肾移植受者入选.人选受者的年龄为(36.53±5.71)岁,8例为亲属活体供肾,供肾冷缺血时间为(4.08±5.43)h,热缺血时间为(3.90±2.15)min,供、受者HLA抗原错配数为(2.1±
【机 构】
:
解放军第三0九医院移植中心,北京10009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首
【出 处】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发表日期】
:
2011年32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自1963年Starzl施行世界上首例肝移植,开启肝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的序幕以来,随之相关的移植技术成为20世纪医学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之一,给许多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并且随着器官保存技术和免疫抑制剂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移植受者的预后更是有了显著改善.但是,肝移植后仍存在一些顽固的并发症始终困扰着我们,并且严重影响肝移植受者的生存状况。
期刊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脏局部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LL-PTL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1年7月间3000余例肝移植受者中发生的6例LL-PTLD的临床资料,并通过Pubmed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到6例LL-PTLD患者的相关文献报道,共对12例LL-PTLD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LL-PTLD.LL-PTLD的发生率约
活体肝移植时一般采用保留受者的肝后下腔静脉的背驮式肝移植术式,但在某些疾病情况下,无法保留受者的肝后下腔静脉.对此,我们采用冷保存尸体静脉重建肝后下腔静脉,采用此术式共行活体肝移植2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扎预适应减轻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分为3组进行实验.胆总管结扎预适应组(CBDL组)结扎胆总管(d0),2d后(d2)再通,再过2d后(d4)行左肾缺血再灌注手术;假手术组仅结扎胆囊管(d0),d4再行左肾缺血再灌注手术;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监测血胆红素总量(TBil)的变化情况.肾脏缺脏再灌注后24 h(dS)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肌酐(Cr).
目的 探讨用自制单孔设备行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间采用自制单孔多通道设备及常规腹腔镜操作器械,先后完成11例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手术.结果 供肾均为左肾,平均手术时间为149.5 min,术中出血量为20~350 ml,供肾热缺血时间为2~4 min.供者术后5~6 d出院,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 采用自制单孔多通道
目的 总结符合“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分类标准”中国三类(C-Ⅲ)标准的器官捐赠及移植的经验.方法 2011-2012年间,符合C-Ⅲ标准的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CD)者4例,在手术室进行可控性心跳及呼吸终止后,进行了器官捐赠.获取器官的热缺血时间为7~15 min.结果 除1例捐赠的肝脏进行快速病理学检查外,其他器官均质地良好.捐赠器官用于肝移植3例,肾移植8例,手术顺利,仅1例受者出现移植肾功能恢
在肾移植后的早期阶段,尤其是术后6个月以内,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受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其中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主要依靠临床经验进行.我们现报告2例成功治疗的肾移植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例1为男性,45岁,于2008年11月在外院接受肾移植,原发病为多囊肾、肾功能衰竭.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但受者一直持续低热,为37~38℃.在外院已行抗细菌和病毒治疗,效果
期刊
目的 评价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辅助治疗肾移植术后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肾移植术后发生肺炎的患者分为两组,在常规针对病原体治疗(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和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的基础上,28例IVIG组患者辅以小剂量免疫球蛋白(0.2 g·kg-1·d-1)治疗.观察IVIG组和对照组患者普通肺炎的治疗有效率和重症肺炎发生率,以及IVIG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肌酐水平、血清IgG浓度以
目的 探讨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0年12月间100例肺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100例受者中,接受单肺移植者72例,接受序贯式双肺移植者28例,共有128个气管吻合口.2007年5月前术中支气管吻合均采用套入式,2007年6月后均采用间断吻合.术后对所有受者进行长期随访,监测受者的肺功能,并根据临床需要及时行胸部CT和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结果 共有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进造血细胞归巢、减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等作用.我院于2009年采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脐带血MSC联合移植治疗肝炎相关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