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a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数学概念是学生进行分析判断、计算、推理证明应用的基础,理解掌握概念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对概念进行细致深入的讲解和剖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概念的本质,并在实际解决问题中得到升华,从而达到数学概念教学的目标。
  一、 切实做好中小学概念衔接教学
  从小学过度到中学,数学概念的衔接教学极其重要。教师要以学生直接或间接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教学活动,获取某一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由算术数到有理数、实数,算术运算到代数运算的衔接教学,分数与分式的衔接教学,长方形与矩形的衔接教学等。做好数学概念的衔接教学,就会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加强概念的引入与生成
  数学概念的形成,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直观具体地建立在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简单地给出概念,解释概念,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找出概念的本质特性。只有把握好概念教学的切入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创设生活故事情境引出数学概念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特点,并结合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知认识,创设适当的生活情境引出数学概念。例如,到银行存钱记正,取钱记负;天气预报中,零度以上记正,零度以下记负。以上生活情境学生均不陌生,由此引入正负数的概念,学生容易理解,从而进一步讲解负数的意义。介绍一些数学发展史或数学家的故事,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数学概念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对象的存在。
  2.利用实验情景引出数学概念
  要让学生得到理性的知识,更好的掌握数学概念,教师要改变“师讲生听”的教法,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从中抽象出数学概念。例如,让学生准备两组三根不同长度的小木棍,一组能围成三角形,另一组则不能。通过实验对比,引出三角形概念:只有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连组成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同时也为以后讲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性质埋下伏笔。
  三、注重概念的理解与归纳
  要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掌握概念的本质,教师要从各方面揭示概念的内在和外在属性,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概念,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不产生歧义,才能真正为应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服务。
  1.概念教学中突出关键字词的解析
  概念是用字词表达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概念中关键字词进行分析。例如,“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是同类项”,此概念的关键词是“相同”,“相同”的是什么?是字母和它的指数都相同。又如,“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此概念的关键词是“只有”,“只有”什么?只有符号不同,其它都要相同。掌握了关键词的含义,也就掌握了概念的本质特征。
  2.概念教学中要善于用图形来解释文字
  许多概念都是学生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出来的,在课本中这种图形只是符合概念的一般化图形,要想让学生对概念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必须罗列不同图形,引导学生结合概念进行对比辨别,才能在原有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掌握概念。例如:等腰三角形概念,教师可列举以下三种三角形来解释“两边相等”的含义。(1)两边相等且与另一边不等的锐角(钝角)三角形;(2)两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3)等边三角形。
  3.概念教学中努力做到抽象思维形象化
  数学概念是抽象概括出来的,在教学中要注意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将抽象思维形象化。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概念,教师必须进行逐层剖析,揭示其本质特征。例如,在学习函数概念时,(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说明: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2)“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说明:变量x是在一定范围内取值,即所取的值必须使函数有意义。(3)“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说明:Y与X是唯一确定的对应关系。(4)“y是x的函数”最终揭示了函数的概念。有了以上的剖析,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更为透彻。再通过具体实例的讲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能够反映实际事物的变化规律。
  4.概念教学要强化非标准形式变式
  对于一些概念,学生易受感性经验的影响,定势于某种概念的标准形式。此时可通过概念的非标准形式变式来强化其本质属性。(1)变图形。如三角形高的概念,不仅要有锐角三角形,也要变式到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底的位置不仅要有下底,也要变式到上底、纵底。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底角的概念也是如此。(2)变数据。如扇形的概念,有的学生以为半圆或大于半圆的扇形就不是扇形了,我们可通过改变扇形的圆心角度数让学生来辨别。(3)变文字。如:“有一个角是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可变形为: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垂直、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既是菱形又是矩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通过以上等价变化拓展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5.概念教学中要注重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许多数学概念并非孤立存在,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比对,分析两种概念的从属关系,区分它们的异同之处,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等式和方程:(1)相同之处:都表示相等的数量关系;(2)不同之处: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不一定含有未知数。即是否含有未知数是区别方程和等式的依据。
  四、加强概念的巩固与应用
  学习概念就是为了应用概念解决问题,它是概念教学中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通过对概念的应用与反馈,更深层次的理解掌握概念。例如,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它们从左到右是乘法运算,从右到左则是因式分解;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可得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平方差公式可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即分母有理化)。由此可知,通过对概念的正用、反用、变用的练习,让学生在解答、变式、探索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逐步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概念的学习应遵循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因此,在学习中,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不可能一步到位,教师在讲解和应用概念时,只能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通过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应用和反馈,逐步加深印象,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一个更全面的提高和认识。
其他文献
近年来商品混凝土现浇结构的裂缝问题非常突出,有的甚至影响了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这在住宅工程中尤为突出,已成为房屋质量投诉的热点之一。为此,广大建筑企业、监理单位、业主对商品混凝土的裂缝简直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采取措施来减少或消除商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一、商品砼现浇结构裂缝的理论分析  商品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水和各种
期刊
教学实践中,不同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存在显著差异。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强,抽象水平高,直接通过文字阅读就能清晰理解数量关系,构建起数学模型,顺利解决问题。但也有不少学生理解能力较弱,抽象水平低,需要借助直观,才能较好地理解题意、解决问题。这时,画图就成为这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杖。  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画图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借助直观的示意图或线段图,将题目中蕴含
摘要: 土建建设施工中的进度管理是与施工计划、实际、及竣工相关的全过程管理,下文主要结合土建项目建设中的实际,论述及施工全过程中的进度管理,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 进度计划实施管理       一、进度计划的编制和审核  在土建工程建设中,所以相关的项目进行单位方都应该编制进度计划,而编制施工阶段的进度计划更是施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对进度计划的审核,无论是编制单位内部或是第三方,其重点应审
期刊
【摘 要】一堂数学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巧设妙问激活学生思维,诱导学生一步步质疑——合作探究——实践体验——扩展延伸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它驾驭着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制约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对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展示。就如何做好课堂提问,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做了一些研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近几年来,
【摘 要】学习错误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前预设错误资源,善于捕捉课中错误资源,善于课后反思错误资源。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看中那些准确无误的资源。对学生的错误资源往往加以躲避,在课堂教学中不敢暴露学生的错误,更不要说去寻找、利用、开发这些错误资源。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因此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抓住这种数
【摘 要】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作了思考,探索了相关对策的运用,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有效性  一、关注生活经验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于生活,是在生活的启迪之下产生的。小学数学知识也一样,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