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 读书育己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q12262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师我们常会这样诠释我们的工作“教书育人”,然而作为幼儿教师的我却更注重“读书育己”
  一、读书与实践
  我84年进幼儿园,85-88年就通过成人高考到北师大学习了学前教育大专课程;96-99年学习了(学前)教育管理专续本课程;2007年进北师大“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算来,88年-96年时间间隔八年时间,99年-07年时间间隔八年时间,进幼儿园后就是这样集中一段时间来读书,这一阶段就是自己的专业理论书籍的阅读阶段,去读各门课的老师推介的书,阅读自己记录下来的课堂笔记,,这学期我仔细阅读了《早期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是指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行为方式,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一种“精神革命”。这时在我的记录里就有一段真实的感言---真应该再好好的阅读一下笔记,很多概念需要理解。从这以后我又找到一本“优秀论文集”想从论文入手学习、理解研究的意义,在论文集中我选择了几篇论文去读,“幼儿园教育研究的特点与研究选题”对我的需求尤为有针对性,文章从“幼儿园教育研究的特点与作用”到“幼儿园教育研究的选题”一一讲述并强调“确定幼儿园教育研究选题本身就是一项严肃的研究活动,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只有如此,幼儿园的教育研究才能收到实效,而不会成为一种摆设。”
  二、感悟与追求
  有了研究的意识以后,自己就会注意存留一些实际讯息,对这些讯息进行记录、分析、提炼寻找到是否是幼儿需要而自己又能够努力做到的事情,从而使自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积累了不少和家长沟通的经验,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家长怀着同样的爱心去关注孩子,和家长携手共育。此时的表达,我曾想以“家园教养同向”为题,将论文标题定为“创设家园教养同向的育儿环境初探”---我们在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仿佛忽略了“家长”这个丰厚的教育资源,而关起我们的门来教养园内的孩子,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园意见难以达成共识,就会出现家园矛盾、家长教师矛盾,家长教师教育方向上出现距离甚至相悖,因此“家园教养同向”尤为重要。
  观念决定行动。在这以后我记录了一个个的工作片段,以便寻找到我能力范围之内的问题,而以研究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我从解决小问题着手,如幼儿睡眠时间里总会有几个幼儿入睡较难,怎麽办? 1、记下他们的名字,回忆上午的半日活动他有否特别的状况,这种状况是今天才有的么?2、找出具体方法;3、考证这一、或是这些方法是因人而异的呢,还是几人通用的?4、现成的方法不奏效时该怎麽办?我的《早期教育研究方法》阅读笔记上记录了几位幼儿午睡时的我的指导记录;美工区指导三岁幼儿完成参赛作品、尝试更多种的颜料、材料的创意绘画、生活环节的有趣味衔接,引领幼儿在愉悦活动中形成常规;并配合环节活动创编了儿歌,如收户外活动材料准备回班时的“我爱玩具”、午睡前的“小床像小船”、学叠小裤子时的“小裤子好宝宝”、排对象“小鸭”、走路似“白鹅”(附录中)使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动静有序,愉悦而心神祥和。
  三、收获与成长
  “爱是教育的基石,我爱每一个孩子。” 有了爱,教师才有灵魂。就像一位教育家所说:“爱是一种最伟大的感情,她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事物。”
  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这八个阶段不仅与我个人的成长密切相关更与我从事的这项工作关系密切,因为这一理论告诉我们,0—7岁的孩子要形成三个阶段的心理发展,即:0—2岁的“信任感对怀疑感阶段”;2—4岁的“自主性对羞却或疑虑阶段”;4—7岁的“主动性对内疚阶段”。而0—7岁的年龄也正是我们学前教育所关注的年龄段;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自己能够掌控的成长阶段就是第七和第八阶段:25—50岁的“繁殖感对停滞感”和50岁以后的“自我完善对失望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把握我们自己的兴趣取向和选择社会价值取向以使我们自己获得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的繁殖感和体验着智慧的实现的自我完善,还是走入有不良体验的停滞感和失望的境地。而对于我们幼儿教师而言,个人的成长与幼儿的成长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年龄幼小的孩子,他们的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形成有赖于我们成人的世界中为他们构建的是怎样的环境。正如我的一位同行在一首诗里所理解的那样“孩子是一条河,我们在不断变幻的色彩里泊出希望的涟漪……”。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远大的职业理想需要在一点一滴的教学实践中实现,学习和思考也不可能依赖于几个假期的短期集训,而应该作为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一种终生的习惯,融入教师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时时告诫自己“宁静”才能“致远”。
  初识研究使我明白:教育研究的价值就在于,研究是处理好每一件事情的基础,是应对复杂的教育情境的最好的方法;以研究的态度去对待自己曾经做过、正在做着、准备去做的事情,我们的每一步踩出的脚印,都将丰富我们的人生,為我们的路程减轻背负,为我们的生命增加稳定的级数;使我们的生命质量得到提升,将我们的人生带入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境界。
其他文献
摘要: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加强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统一认识,打好基础,使原来体育素质较差学生在新的环境下树立信心,使较好的同学树立新的拼搏目标。结合中学教学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大力抓好素质教育的同时,把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溶于課堂之中,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中学体育课,笔者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体育教学 提高效益  一、仪表大方
背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专业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并在调节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细胞成熟的过程伴随着识别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