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COD在线分析仪与实验室分析比对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铬法COD在线分析仪与实验室国标分析方法所得的结果均具有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的特点,两者的相对误差为-4.2%~5.3%,均在允许的相对误差范围内,满足比对分析要求。铬法COD替代UV法COD在污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的投入使用为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建立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提供了示范依据。
關键词:在线监测系统技改铬法COD替代UV法COD
中图分类号:U6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确保我司污水一厂在“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积极应对国家环保部污染减排核查,按照规范要求,一、二期出水COD在线监测采用铬法COD替换原有UV法COD。通过采委员会向邀请招标的方式并经竞标评选,污水一厂一、二期出水在线监测系统采购了2套HACHCODmax II铬法COD替换原有UV法COD在线监控系统。
现阶段铬法COD在线系统已完成二期出水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数据采集上传,系统连续运行稳定并作了相关性能测试。
1. 铬法COD的工作原理
水样、重铬酸钾、硫酸银溶液(催化剂使直链芳香烃化合物氧化更充分)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在消解池中被加热到 175°C,在此期间铬离子作为氧化剂从VI价被还原成III价而改变了颜色, 颜色的改变度与样品中有机化合物的含量成对应关系,仪器通过比色换算直接将样品的COD显示出来。
其它无机物如亚硝酸盐、硫化物和亚铁离子将使测试结果增大,将其需氧量作为水样COD值的一部分是可以接受的。
主要干扰物为氯化物,加入硫酸汞形成络合物去除。
分析仪能够自动检测出消解完毕的时间。
2. 监测技术标准
铬法COD在线监测仪器执行的技术标准见表1
表1化验需氧量CODcr在线自动监测仪技术指标
3. 应用效果分析
原有UV法在线COD监测仪的测量原理是基于污水中的有机物对紫外线的吸收,易受测样品的色度、浊度、悬浮物发生变化而影响测量精度,这是UV法COD监测的不足之处。
根据相关要求,污水一厂检测班对铬法COD在线监测仪的六个技术参数进行测试,六个技术参数包括:零点漂移、量程漂移、重复性、标准样品考核、水样测试对比试验,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所得的结果进行以下分析。
3.1零点漂移、量程漂移及重复性测试
按照HJ/T354-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的要求对COD在线监测仪器的零点漂移、量程漂移以及重复性等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
表2一二期出水COD在线监测仪检测结果汇总表
由表2可以看出,一、二期出水COD在线监测仪的零点漂移、量程漂移以及重复性测量误差均满足HJ/T354-2007表1规定的要求。
3.2.标准样品考核及重复性测试
按照HJ/T354-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国家认可质控样,分别用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考核,一种为接近实际污水浓度的样品,另一种为超过相应排放标准浓度的样品,其中一种标样测量6次,另一种样品测定2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不大于标准值的±10%,重复性误差不大于标准值的±10%,质控样考核结果如下:
表3 一二期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标样试验均值结果
从表3的考核结果来看,COD两种不同浓度的标样考核结果均满足HJ /T354-2007表1的要求,重复性同时也满足HJ /T354-2007表1的要求。
3.3.仪器实际水样比对监测
实际水样的采集占选在采样口附近,每次采集的水样一分为二,一份作为在线仪器监测用,一份作为实验室手工实验测定使用。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结果如下:
表4一二期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比对试验结果
从表4试验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COD)比对试验数据的相对误差均满足HJ /T354-2007表1规定的要求。
4.技改结论
污水一厂一、二期出水COD监测仪的零点漂移、量程漂移、重复性、标样考核、实际水样比对的测量误差均满足HJ/T354-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的要求。
UV法COD在线测定其示值溯源应用待测水样作为标准,使其监控对象也就局限于作为标准的待测水样,承受冲击负荷能力低,UV法在线COD监测仪将很难受千变万化的污水冲击,使其应用受到明显的限制。基于上述原因,铬法COD替代UV法COD测定仪在污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参考文献:
1.《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HJ/T354-2007
2.《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HJ/T355-2007
3.《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HJ/T353-2007
4.《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HJ/T356-2007
關键词:在线监测系统技改铬法COD替代UV法COD
中图分类号:U6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确保我司污水一厂在“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积极应对国家环保部污染减排核查,按照规范要求,一、二期出水COD在线监测采用铬法COD替换原有UV法COD。通过采委员会向邀请招标的方式并经竞标评选,污水一厂一、二期出水在线监测系统采购了2套HACHCODmax II铬法COD替换原有UV法COD在线监控系统。
现阶段铬法COD在线系统已完成二期出水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数据采集上传,系统连续运行稳定并作了相关性能测试。
1. 铬法COD的工作原理
水样、重铬酸钾、硫酸银溶液(催化剂使直链芳香烃化合物氧化更充分)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在消解池中被加热到 175°C,在此期间铬离子作为氧化剂从VI价被还原成III价而改变了颜色, 颜色的改变度与样品中有机化合物的含量成对应关系,仪器通过比色换算直接将样品的COD显示出来。
其它无机物如亚硝酸盐、硫化物和亚铁离子将使测试结果增大,将其需氧量作为水样COD值的一部分是可以接受的。
主要干扰物为氯化物,加入硫酸汞形成络合物去除。
分析仪能够自动检测出消解完毕的时间。
2. 监测技术标准
铬法COD在线监测仪器执行的技术标准见表1
表1化验需氧量CODcr在线自动监测仪技术指标
3. 应用效果分析
原有UV法在线COD监测仪的测量原理是基于污水中的有机物对紫外线的吸收,易受测样品的色度、浊度、悬浮物发生变化而影响测量精度,这是UV法COD监测的不足之处。
根据相关要求,污水一厂检测班对铬法COD在线监测仪的六个技术参数进行测试,六个技术参数包括:零点漂移、量程漂移、重复性、标准样品考核、水样测试对比试验,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所得的结果进行以下分析。
3.1零点漂移、量程漂移及重复性测试
按照HJ/T354-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的要求对COD在线监测仪器的零点漂移、量程漂移以及重复性等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
表2一二期出水COD在线监测仪检测结果汇总表
由表2可以看出,一、二期出水COD在线监测仪的零点漂移、量程漂移以及重复性测量误差均满足HJ/T354-2007表1规定的要求。
3.2.标准样品考核及重复性测试
按照HJ/T354-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国家认可质控样,分别用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考核,一种为接近实际污水浓度的样品,另一种为超过相应排放标准浓度的样品,其中一种标样测量6次,另一种样品测定2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不大于标准值的±10%,重复性误差不大于标准值的±10%,质控样考核结果如下:
表3 一二期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标样试验均值结果
从表3的考核结果来看,COD两种不同浓度的标样考核结果均满足HJ /T354-2007表1的要求,重复性同时也满足HJ /T354-2007表1的要求。
3.3.仪器实际水样比对监测
实际水样的采集占选在采样口附近,每次采集的水样一分为二,一份作为在线仪器监测用,一份作为实验室手工实验测定使用。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结果如下:
表4一二期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比对试验结果
从表4试验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COD)比对试验数据的相对误差均满足HJ /T354-2007表1规定的要求。
4.技改结论
污水一厂一、二期出水COD监测仪的零点漂移、量程漂移、重复性、标样考核、实际水样比对的测量误差均满足HJ/T354-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的要求。
UV法COD在线测定其示值溯源应用待测水样作为标准,使其监控对象也就局限于作为标准的待测水样,承受冲击负荷能力低,UV法在线COD监测仪将很难受千变万化的污水冲击,使其应用受到明显的限制。基于上述原因,铬法COD替代UV法COD测定仪在污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参考文献:
1.《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HJ/T354-2007
2.《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HJ/T355-2007
3.《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HJ/T353-2007
4.《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HJ/T35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