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使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63hs63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手段逐渐丰富多样,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但这也带来了很多弊端。许多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再认真备课,不再注意语言的锤炼,而往往成了“读多媒体”,对于生物学术语不再重视,导致学生答题不能正确使用生物学术语,而出现严重的丢分现象!
  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平时辅导,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科学规范,任何时候的语言疏忽,都会带给学生错觉。如果教学中指鹿为马,把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会影响教学质量,误人子弟。因此,教师要吃透教材,在课堂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上下功夫。“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先要有一桶水”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查阅资料,对于每一个名词都要弄清楚,不能含糊。规范准确的生物教学语言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那么应如何提高生物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对生物学现象的解释要科学。
  由于生物学很多现象在生活中都很常见,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见得多,听得多,因而逐渐形成了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观点,这种观点要改变是比较难的。如,“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那么长?”对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的学生会说是因为要吃到树上的叶子,所以脖子越伸越长。要改变这些错误的观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首先,教师应向学生强调:生态学实际上就是将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观察到的一些生物学现象,用科学的观点来解释,使其更具有理论性;其次,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用语要科学严谨,不能太随意。如就刚才这个问题来说,长颈鹿的脖子变长,实际上是环境对长颈这种适用环境性状的一种选择,要强调并不是环境让其发生变异,而是环境对其变异的选择。
  2、对生物学术语表达要准确。
  如洋葱是变态茎,而不能说成是叶;西瓜子是种子而葵花子是果实;神经不等于神经细胞。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但在艾佛里,以及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证明的是DNA是遗传物质,而不是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对于这些有严格定义的生物概念教师一定要注意锤炼,不能随意乱说。
  3、设计实验用语要标准。
  生物学实验是高中生物学考试中重要的考察知识点之一,包括演示实验,以及学生实验。对于演示性实验,教师示范的同时,语言讲述一定要准确。如高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一实验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对于显微镜的使用一定要到位,如在使用高倍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直接转动高倍镜头,而不要怕把玻片压坏不敢直接转换高倍镜,这时候教师的演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同样在讲解实验题时,也一定要注意用语的准确性,如一些生物学实验设计中常用的用语“相同且适宜”、“适量”、“等量”、“一段时间”等等,这些词语。
  4、语言要简洁清晰。
  首先要说普通话。作为教师,即使在本方言地区教学,也应用普通话教学,国家不仅对教师提出使用普通话的要求,而且把它作为资格认证的条件之一。即使是老教师也应该说普通话,尽管会不标准,但这可以给学生做出榜样——活到老,学到老。其次教师还要注意避免有口头禅或语误,这些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课堂情绪。如:“嗯”、“这个”、“那个”、“啊”等等,有的教师地方性语言太强,让学生发笑不止,而不能掌握教学重点。
  5、语言要抑扬顿挫、缓急鲜明
  平铺直叙的语言、呆板机械的腔调,宛如一支催眠曲,使人昏昏欲睡,没有轻重缓急,让学生把握不住重点,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相反,富有艺术性的语言,清晰明了,能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感,刺激求知欲、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如讲到重点、难点之处语气加重,引起学生的注意;讲到疑点时声调提高,语速变慢,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使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协调合拍,也使整个课堂更加和谐。
  6、语言应具有激励性。
  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无论在成绩上,还是课堂上都很容易得到表扬,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机会并不多,甚至错误的回答会招来同学的嘲笑,这样对于差生的转化是及其不利的。因此,教师应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适时的评价,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幕:一个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漏洞百出,引来其他同学的一片唏嘘嘲笑声。这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处理,先用严厉的目光扫过那几个起哄的学生,接着用“挑衅”的口气说道:“××同学没有回答准确,他有勇气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不知道还有哪些同学能站起来回答这个问题。”
  总之,语言的锤炼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教师应多专研大学教材,一是丰富自身的知识,另外可以学习里面作者如何遣词造句,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精炼、准确。另外,还应多看文学作品,作家优美的语句能够不断的丰富自身的语言宝藏,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活到老,学到老”,希望我们教师都能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使我們教师队伍更加壮大。
其他文献
教师应该充分的挖掘和研究教材,充分发挥它的美育功能,把其美的一面呈现给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在物理中欣赏美、享受美和追求美,促进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是每一个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和挑战。  一、物理之美,无处不在  物理教育中更多的美学因素存在与物理本身的知识体系里,物理学反映的是科学的真,科学的真又表现出科学的美。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因而物理知识首先便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就显得至关重要。现就如何在中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谈一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观察  在生物实验中,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积极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提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在进行生物课堂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效率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师自身出发,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以及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两个面说明了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生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的知识都来自于课堂学习,因此,教师
【摘要】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全面激发,能够将学的学习兴趣、能力等全面提高。情境教学是新兴的教学模式,教育者通过形象资源,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切身感受与体验,以此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首先概述了初中生物情境教学的意义,其次,提出了初中生物情境教学的具体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生物途径方法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涌现出
【摘要】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 根据新教材不同功能的栏目设置,可以从问题设计,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等方面去建立高效的化学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问题设计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  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