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医育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_s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是集医药卫生学、公共服务、学前教育特点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持续释放,新兴行业人才紧缺,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从专业大类调整要求出发,高职院校办好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应采用“医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师资培训、校企合作、课证融合,促进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伴随垃圾分类的政策倡导与实践创新,数字化技术普遍渗透进城市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进程,成为助推垃圾分类治理创新引擎.文章通过对浙江“虎哥回收”个案进行考察发现,数字化技术介入垃圾分类过程,实现了垃圾流动过程优化与主体利益关系的重构.治理机制“链条化”、治理主体关系“结构化”和治理目标“多元融合”三条路径,推动着垃圾分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数字化助推垃圾分类治理创新的持续性,今后需要进一步夯实居民环保参与、社区组织网络等社会基础.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完善垃圾分类工作的基本保障,发挥企业主体在垃圾分类回收中的作用则是其中的关键一步.安徽省S县垃圾兑换超市在提升有害垃圾回收成效、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以及居民参与度等方面优势明显,但也面临企业效益低、管理阙如、“超市”作用弱的问题.对此,政府应当健全环境治理责任体系,增加财税支持与监管力度.垃圾兑换超市也应当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多方位资金筹措、激发市场活力,同时提高居民环保素养,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