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股东资格确认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n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0年出台的《公司法解释三》明确了隐名投资人和显名股东之间纠纷的处理方式,给法官的审判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股东资格确认问题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复杂课题。股东资格确认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和理论难题,尤其是在现阶段,我们面临着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与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各种有限公司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新公司法的出台给法官的判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特别是第33条明确了确定股东资格的标准。笔者从几种常见的影响股东资格确认的问题入手,探讨症结所在,以期为这一课题的研究尽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股东资格;股权转让;善意取得
  一、违反法定程序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问题和股东资格问题
  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如果有限公司的股东在没有征得其他过半数股东同意的情形下,擅自将自己所持公司的股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公司外的第三人时,其与第三人之间签订的转让股权的合同,在法律上的效力如何,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实践中这样的情形数不胜数,常常是受让股权的一方付出了转让费的同时其所持有的股权却在公司中得不到承认,而转让方却可以在收到一笔可观的转让费的同时,其股东身份未发生任何改变,继续把持着公司的股权,享受着双重优待,而我国公司法对商主体的身份的确认采取的是形式主义或外观主义,受让方的股东身份如果能够得到股份转让方所在公司的认可,则可以不受阻拦的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股东变更登记,取得公司股东的身份;但是,如果其受让行为得不到公司的认可,公司也拒绝为其办理变更登记,在这种情况下,受让方的利益会受到极大的侵害。
  笔者认为,对违反法定程序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应在三个前提下加以区分:一是受让人的主观意图如何,善意还是故意;二是在明确了受让人主观状态的条件下,该转让行为是否得到了公司其他股东的认可;三是公司的其他股东是否明确要求行使优先购买权。这三种情况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因为如若公司其他过半数股东不同意转让股权,按照法律的规定,应该行使优先购买权。合同完全满足合同成立的要件,一般情况下自双方协商一致即成立并生效,因为公司法规定的股东的“同意”条款和优先购买权条款并不属于强制性条款,且公司法制定一个大的原则和目的应该是崇尚私法自治,以实现商主体的最优的财产处分权以利益最大化,故对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影响应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受让人已经实际进入公司行使股东权利且其他股东未及时明确表示反对的,视为已经默认。如果公司其他过半数股东知晓了该股权转让行为且明确表示反对,而且主张优先购买权,出让股东仍一意孤行,与受让方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出让方应視为民法上的无权处分人,该股份转让合同则为效力待定合同。
  二、瑕疵出资人转让股权和股东资格问题
  瑕疵股权主要是公司设立时股东未出资、出资不实以及公司设立后股东抽逃资金等形成的出资瑕疵股权。出资瑕疵股权的转让涉及到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瑕疵股权受让人能否成为公司股东以及瑕疵股权转让人的责任承担等问题。善意第三人基于其对公司登记效力的信赖以及秉着诚实信用的原则与瑕疵股权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合同。笔者认为,如果瑕疵股权转让合同双方具有转让合同的合意,即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合法,形式合法,主体合格,该合同就是有效合同。善意受让人的权利应当得到保障,其有权利以欺诈为由撤销合同,或者对合同加以追认确认其有效。此时公司应当确定善意第三人的股东地位,将受让人记入公司股东名册,并到工商行政机关办理股东变更登记事项。
  三、名义出资股权的转让问题
  名义出资人或者实际出资人,谁具有股东资格问题,谁就有权转让股权。长期以来,学界主要存在两种争议。“实质说”认为,出资为取得股东资格的对价,实际出资人具有与公司建立股东关系的真实的意思表示,实际出资人应确认为公司的股东;“形式说”认为,名义出资人已经公司章程记载和公司登记,符合法律规范意义的形式特征,名义出资人应确认为公司的股东。由于现行法律并未对实际出资人和名义出资人的股东资格做出明确的规定,实践中也往往会出现相似的案例出现不同判决的情况。笔者支持第二种观点,即“形式说”。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23条规定:“当事人之间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一方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享有股权的,应当证明以下事实之一:(1)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规定;(二)已经受让或者以其他形式继受公司股权,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世纪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处理。”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是关于善意取得的规定,这充分说明,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给善意第三人时,善意第三人可以依照善意取得的规定取得股权,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名义股东具有公司的股东资格。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王辉基,青岛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  【摘要】由于中药强调多味中药材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药物的组合性,这就导致中药无法像西药那样有明确的生物化学成分来阐明中药成分,更谈不上建立中药质量标准控制体系。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出现,正为解决因中药没有国际性、稳定性、科学性质量标准而导致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问题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对建立一套既不脱离中医理论指导又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化中药产业链,
摘 要:SmartPlant Foundation是专门为工程公司、工厂业主、运营商设计的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工程项目和工厂运营信息的有效性、完整性、准确性。本文系统介绍了其设计集成功能在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的开发及应用,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带来了极大便利。  关键词:SPF;设计集成;IPD;DDP;EQD  1.引言  SmartPlant Foundation(SPF)软件,
作者简介:孙昭妍(1984-)女,汉族,河南鄢陵人,研究生,平顶山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环境法。  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应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加强各监督执法部门的具体措施,提高每个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善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关键词】食品安全;法律;监督 
[摘要]篮球运动由于其激烈性和技巧性等许多特点,造成了在运动过程当中膝关节极容易受到损伤,所以,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膝关节损伤的防治十分必要,在不影响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热情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篮球运动技巧,并有效地防止可能的损伤发生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篮球教学过程当中膝关节损伤的类型、原因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不但有助于教师合理的安排和注意教学当中的强度、进程
作者简介:田季平(1988-)西北政法大学2011级法律硕士(法学),研究方向:民法。  【摘要】“三资”管理问题由于存在集体财产流失,农村干群矛盾突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的党风廉政建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参与集体“三资”管理的过程中,群众的民主意识加强;少数村集体财务混乱,随意开支,导致集体资产流失。这些突出问题成为农民和农村干部关注的热点和矛盾的焦点,因此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作者简介:孙煜(1988-),男,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资源法学专业2011级研究生。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国上下今后工作的重点。要想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坚定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念,不仅要深入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意义,更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性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应当看到,在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可行的,因为我们具备了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将其随机分成2组:常规护理41例作为对照组,
印度是在基础教育领域接受国际援助最多的国家之一。国际援助不仅仅增加了印度的基础教育资金,更改善了印度的教育条件,增进了印度与国际教育组织和有关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摘要】询问笔录作为海洋行政执法人员在日常执法检查中常用的一种法律文书,是海洋行政执法人员为查清案情,向被检查人、证人或其他知晓案件情况的人员进行询问、调查时,就有关询问、调查情况和内容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字记录。其对挖掘案件线索,固定事实证据,以及对案件的定性和处罚种类与具体数额的确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海洋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最重要的证据之一。  【关键词】询问;笔录;证据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