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昊陵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ceg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古学家说:“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阳,六千年看淮阳。”2017年5月15日,我有幸随同《海外文摘》杂志社组织的“中国梦·川汇情”中国作家笔会采风团,来到河南周口淮阳伏羲陵。
  淮阳,乃豫东一县,古称宛丘,也就是《诗经·陈风》里的那个宛丘。又称陈州,即那处著名的豫剧《包公下陈州》之陈州。淮阳隶属周口,现在的周口辖区,正是古陈国的治域,就像现在的川汇区是周口市政府所在地一样,淮阳是陈国都城所在地。
  淮阳最让人骄傲和引以为荣的当数伏羲太昊陵了,那里埋着我们的远古祖先伏羲氏,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首。当我们驱车来到太昊陵时,周口市川汇区宣传部的同志们热情地迎接我们,并为我们介绍这里的地理历史和人文情况。因此时不逢庙会,游人不多,一眼望去,整个太昊陵建筑群是一个宫殿式的建筑群落,保持着相当的规模,太昊陵以伏羲先天八卦数理兴建,几十座建筑主要贯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轴线上,若把南北大门层层打开,可以从南面第一道门直望伏羲氏的巨大陵墓,号称“十门相照”。
  我们从午朝门进入陵园,陵园中内古柏森森,老砖斑驳古青,碑碣林立,花木茂盛,香火鼎盛。建筑无不透出远古的幽情,传达着神秘的信息。穿过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一路听导游娓娓道来各道门的名字由来,各个建筑的意义内涵,以及门上历代书法家、圣贤、名士的题字横幅对联,无不融合着知识性、趣味性与朴素的原始梦想,反映着古代人民的高度的智慧和对伏羲始祖的崇敬。
  统天殿是导游讲解时间最长的地方。统天殿是太昊陵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殿宇,因为没有任何殿宇能称统天殿的。在它的东西两侧置一副楹联,上联为:炎黄尧舜禹汤文武周孔老庄无不追踪人文始祖,下联为:帝王将相三教九流诸子百家若非羲皇谁敢统天?观此建筑的地位之高伟,实让人肃然起敬。
  统天殿内正堂供奉着人祖伏羲金像。那伏羲身披金黄色八卦龙袍,两手托伏着八卦太极,面容慈祥威仪,像耄耋之年的老者和蔼可亲,又像是惠泽万物的神灵肃然可敬。朱襄、昊英分站左右,各管书契与甲历,其背景龙图、湖景、金乌、月蟾白虎等都各有其深意,满满都是对伏羲丰功伟绩与日月同辉的歌颂崇拜。导游细致而耐心地引导我们观看壁上的伏羲圣迹图,这些青石上的青雕图案,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伏羲氏伟大的一生。6500年前,他们在这里制网罟,教民渔猎,开畜牧业之先河;画八卦,分阴阳,奠定中国古典哲学之基础;造土埙,制琴瑟,始有中华之古乐;定姓氏,制嫁娶,革除原始社会之群婚习俗。创下先天八卦和龙图腾,燃升了人类文明的圣火。
  伏羲像正前方香炉内插满了点燃的檀香,香雾缭绕,虽是淡季,但仍时有香客虔诚地跪拜叩首,祈祷声不绝于耳,无非是祈求身体健康、家人平安、时来运转、得子发财等。导游告诉我们,外面有免费的香,可以在像前烧香许愿,我虽怀对先贤圣人的高度敬仰,但对到处奔波烧香拜佛却不太热衷,道济禅师(济公活佛)曾说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我相信只要心有信仰,心中有爱,常以圣人教诲严格要求自己,修炼内心,真诚由内而发,与人为善,烧不烧香、拜不拜神、许不许愿,倒不重要。是在庙宇、教堂等神圣之地敬拜还是在路边、家中等平凡之地敬拜也不重要,君不见,自古以来,多少欺压善良念弥陀的统治者们纵然求天拜神却是无法逃脱宿命的结果的。想到此,我在心里默默地拜了一下,顿觉身心清凉,殿前虽小,却感如天地宽敞。
  穿过喧嚣的统天殿,在显仁殿后面有一片蓍草园,相传伏羲就是在此采蓍草画八卦的,据说伏羲捉到一只白龟,觉得它背上的花纹很奇特,于是他薅蓍草梗,画其花纹,日日琢磨,反复比较,终于找到了一定规律。画出八种图案称为八卦,成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结束了先民们结绳决事的历史。白龟是研究伏羲文化的“活化石”,历史上对白龟的记载,多出自文人墨客的想象,传说的成分更大些,几乎很少人见到过白龟,但导游告诉我们就在淮阳,当地有人于1984年在龙湖内捉得一白龟,背上纹路酷似八卦图案,当时专家鉴定白龟年龄为250多岁,后来在香港回归时在龙湖放生了此龟,意谓“回归”,白龟的出现使传说变成了现实。
  过了太极门,就是伏羲氏的坟陵所在了。伏羲氏的坟墓是一个大土堡,土包被方石所围拢,看上去,有七八米高的样子,坟墓上长着几棵樟树,也分布了很多草。我發现人流到这里是终点,人多了很多,在伏羲氏坟前祭祀上香的人摩肩接踵,坟前香雾缭绕。我围着伏羲氏的坟转了一圈,我注意到,坟前几株松树显然是早已干枯死去,导游说这都是香火熏烧死的,太昊陵自古以来香火鼎盛,每年二月二到三月初三最盛,农历每月初一、十五还有重大祭祀活动,庙会期间,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摩肩接踵、香火缭绕。烧香时的香火高达一人多高,久而久之,这些松树不堪重负,以致干枯。
  离开太昊陵,短暂一游,感慨良多,几百年过去了,古柏依在,白龟犹存,年年香烟依旧,变化的是焚香的人群,几百年、几千年似乎在这里定格,我不禁一颤,人生数十载,匆匆一挥间,生老病死、旦夕祸福又何足惧哉,今天人们祈求人祖的佑护,当年人祖流落宛丘地,卧蒲蒲、制八卦,又向谁祈祷呢!烧香求愿虽是一种美好的祈盼,但这是把信仰当成自己愿望达成的一个方法,这不是信仰的真谛,宗教信仰的真谛是超越,即超越自然界和社会。做人重要是真心积德行善,不断化解自我,生命往上提升,否则扰了圣人的千年安静,怕也是起不到什么保佑作用,人之安命,贵在安心。
  责任编辑:子非
其他文献
在我家的阳台上,有两盆铁皮石斛。那是三四年前大哥送给我的。我虽然喜欢花朵,但对养花既缺乏耐心,也不甚用心,只是浇浇水、拔拔草而已。  这两盆石斛长势一般。初夏时节,花朵开得倒也茂密。恼人的是,花盆里不时会冒出几株杂草,对于这些杂草,我从不心慈手软,一见到立马就把它们拔掉。  我前段时间出差,回家后到阳台上一看,一只花盆中长出了两株杂草,青翠青翠的,居然有十几厘米高了。不知道我的哪根脑筋动了下,这次
小玉、小霞的丈夫都是部队转业干部,在同一乡政府,一个任宣传科长,一个任人武部长;两个女人农转非后被安置在同一粮管所。  粮管所的工作除了收购就是保管,收购和保管都是男人的事,女人多数蹲办公室,做些财务方面的事,如开票、复核、付款等,而小玉和小霞是半路出家,对账务一窍不通,于是,她俩就被安排在麻袋库,做些修修补补的事。每天,她俩一块上班一块下班,处得就像亲姐妹。  一天中午,刚上班,小玉坐下剪麻袋片
♂ 自我介绍  我叫钟上钧,今年11岁,每当有人问我在哪上学,听完我的回答后他们往往会“满脸问号”。这时候我就需要解释虽然我小学还没毕业,但是我五年级就被选入了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创新班。简而言之,我是一名在中学学习的小学生。我性格活泼开朗,乐于助人,喜欢思考。我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例如摄影、旅行、读书、写作、打架子鼓、下围棋、信息编程等等。  我目前已在《中国少年报》《农村孩子报》《作文指导报》《
外面的雨,密密的,细细的,一直下着。织帘似的雨瀑挂在窗前,让人感到一丝压抑。  今天周末,一早起来给高三的女儿做了早饭,并送她去学校。回来我上床睡了个回笼觉。妻今天加班早早地就走了,等我起来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  下楼,去菜场,拎着菜回来。等我走到楼下的时候,遇见了她,平时给我们楼道保洁的阿姨,约莫六十多岁的年纪,满脸布满了道道褶皱,一看就是饱经风霜的乡下女人。她是坐在楼道上的,看见我顿时满脸堆
一条伟大的黄河,蜿蜒北上东流,历经数次天灾人祸,溃决奔泻,6次大的改道,形成了今天的黄河和故黄河之说,其实就是黄河在哪里入海的问题。今天的黄河是在山东省垦利县一带,清朝中晚期改道,流了一百多年,入渤海;而原来的黄河是在江苏夺淮入海,称为故黄河,经过河南的滑县、商丘、山东的萧县、江苏的沛县、徐州、睢宁、宿迁、淮阴,一路向东,倘若从黄河夺淮起始于南宋建炎二年算起,七百多年的时间,何其漫长!   我来
有些地方名气很大,景色迷人,可是,你旅游完了之后,没有感悟,却写不下只词片语。而有些小地方,虽然偏僻,但只要有一个细节打动了你,你就会留下很深的印象。  沙颍河边的周口关帝庙就是一例。  我们走进景区的时候,正是下午三四点,太阳亮亮晃晃地挂在头顶,空气中的气氛显得越发肃穆。关二爷的忠义之举,感化古今,教化后人,乃至于全国出现了很多座关帝庙。周口的关帝庙建于明清年间,原为山陕会馆,周口漕运兴盛之际,
从前,路建康和我都居住在北京海淀三角地。那儿市井错落,喧哗嘈杂。大款乞丐,教授盲流,皇家园林和煤球炉子,煮大肠的和吃西餐的,间或有之。地界儿虽不大,灵性四溢,出个人物,很平常。  屈指一算,我们哥们儿的交情,四十多年了。属于有事儿没事儿,碰个面儿心里才踏实的那种。  老哥俩儿,你瞧着我老了,我也瞧着你老了。  忽然怀旧,忽然想想老哥们儿建康的一些往事,不由得好生唏嘘感慨了一阵子。  最初见到的路建
豆豆问爸爸:“老爸,你上学时用功吗?”  爸爸说:“我是全校最用功的。”  豆豆又问:“那为什么奶奶說你成绩很差?”  爸爸说:“不瞒你说,一年级我就学了三年,所以爸爸读书很用功呢。”
小学毕业,我吵着要拜师学画,自学画画多年,已成瘾,还没看过画家是怎么画的。母亲带我去见一个人,他是我母亲娘家的远房亲戚,一个农村出来的民间画师。他在街口开了一家“呦鸣画社”,实际不过是一间三十平方米的画室,就只有他一个光杆司令。  师傅四十开外,瘦高身材,脸白净,眼睛乌黑,说话轻声细语,虚弱书生,哪里有农夫气概!    他见我口气调皮,应答迅速,不像一个小孩儿。这都怪我少小读了太多成人杂书,没山没
一  猎人老尤这几天在盯着这个闯进林子的女人。  没人知道老尤的岁数,四十?五十?反正单单是住进山里就足足有六年了,六年前的暮春,他背着一杆猎枪,挎着一只破旧的铝制水壶,拖着一只锈蚀的铁皮箱子,住进山顶那间千疮百孔的破庙里。老尤的模样实在太像疯子了:过肩的长发,茅草一般,遮住干瘪的左眼以及大半张脸,余下可以示众的另半张脸则沟沟壑壑,如同风化的山体。没人听过老尤开口说话,老尤见了人,枪杆子就是他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