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文化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6862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人类之间的信息与情感,帮助人们进行交际。而语言与文化又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语言不仅仅是符号系统,它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不了解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永远运用不好语言。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英语教学,下面就结合自己教学的经验,来谈一下初中英语文化的培养。
  关键词 : 初中英语 语言 文化
  1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不同的文化通过不同的语言来反映。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跨文化交际,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应抱着这个目的去进行英语教学。鉴于语言与文化有着如此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在跨文化的交往中,如果我们没有对文化知识的深入了解,只局限地以自己母语文化中所形成的个中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习俗观和世界观去和外国人交往,必然会形成不同文化观念在某个话题或论点方面的冲突和不快。
  2培养英语文化意识的原则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首先应体现实用性原则,突出主流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选取的文化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初初中生所学的语言内容、日常生活交流中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如:英语中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道谢和答谢;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等等。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应遵循渐进性原则,突出跨文化教学的阶段性。一方面,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需要不断重复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另一方面,文化本身的教学难度很大,加上初中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不够,更应加强这一方面的培养。
  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实践性原则。单纯的英语知识传授必然是被动灌输,单纯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必然是空洞说教。参与、体验就是让学生在外语教学中直接参与跨文化交往,在亲身参与的跨文化体验中感知外来文化,获得跨文化的知识,形成跨文化意识。
  3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谈到中西文化差异,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种活动,时间由邀请方确定,被邀请者视受到邀请为一种荣幸,一般都会按时赴约。而在美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些活动被视为占用别人的时间,需要双方协商有关的时间。因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风俗传统。这些说明了,在日常学习中,要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二)理解英语文化背景有助于阅读。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文化背景知识。
  (三)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的介绍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感受异国风情。如在Festival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英语节日的由来及一些节日的风俗,引导学生将之与中国的节日比较。
  4文化意识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如果仅仅停留在文化知识的传授上,还不能达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这里还有文化理解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异国文化,而避免用自己的文化、道德、价值观作为标准去衡量异国文化,同时,又要避免盲目地追随异国文化,应比较两种文化的异同,使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进行交际。实践证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和学习英美文化,加深对语言本身的理解与掌握,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应尽可能地具体化、形象化。当然,要结合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语言教学,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平时看报或读书时,教师应尽力摄取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最新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让学生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外语原著和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来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也可以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和录像等手段给学生直观的感受。鼓励学生去找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
  5在初中阶段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方法途径研究
  文化意识与阅读教学
  如果学生不了解英语文化、历史、价值、思维模式、风俗习惯、宗教和生活方式,也就不能理解篇章的真正含义。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聚焦于语言形式(如语音、词汇和语法),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作用。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化知识是相当广泛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可能会妨碍人们对语言的理解。所以,理解语言不仅依赖对词汇和语法结构的理解,也依赖对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
  文化意识与听力、口语教学
  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是英语语言教学的重点之一,而且这两种技能通常都是结伴而行。要提高听、说这两种语言技能,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文化背景因素和思维方式因素,扩大英美文化背景知识面,增强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做到用英语思考和理解英语。但在初中阶段,大多数的普通学校因为课时限制等原因一般不会专门设置听力课和口语课,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适时适宜地进行跨文化听力和口语教学。
  离开英语文化,要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英语是不可能的。因而,英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学习运用外语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永年县第九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数学是基础教育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不仅能够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步伐。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它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在实施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够不断训练自己的发散思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来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摘要:复习是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的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也是对学生应达到的技能技巧的全面落实和提高。复习不是简单的将学过的知识进行罗列,而是要将旧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在复习的过程中将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一位同学来说,数学知识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并非易事,加上有些教师的复习课安排的不够合理,这样,好多学生就不爱上复习课。因此,教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互动形式。提问的时机、类型、角度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课堂提问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及能力的发展。本文针对目前生物课堂提问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误区,提出了本人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提问 误区 对策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常见形式,通过提问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借助知识载体相互了解、共同发展。课堂提问也是新课程理念
摘要:排球比赛中发球是唯一不受对方干扰的得分技术,它既是比赛的开始,也是进攻的开始。发球技术发挥的如何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技术因素,二是心理因素。尤其是高中生,身心发育已成熟,身体发育接近成人水平。针对高中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加强心理训练,培养心理控制能力,在比赛中提高发球的成功率。  关键词:发球队员 心理因素 技术因素  发球是排球运动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实践中得知,高中的排
摘要::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今日已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无论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现代化,还是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都离不开物理学的许多基础理论。每一个“四化”建设者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趣味性  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
摘要:生活离不开语文,高雅的心灵生活更是出自美好语文的熏染,时下,高中语文教学面临尴尬的境地。“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加之其它原因,高中语文学习在学生心理的地位堪忧。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学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它,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关
导语,就是指老师在刚上课时切入该课教学内容的导入语,或者叫开场白。虽然,它在语文教学中只起一个或承上或启下的过渡作用,但其效果是不可忽视的。开课时老师一番饶有趣味、引人入胜、富有创意、独具匠心的导语设计,定能迅速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心,激发起学生继续学习和深入阅读的兴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就非常注重导语的创意设计,为课堂教学开一个好头。语文课堂的导语设计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那怎样使老师
摘要:生物作业的现状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标教学一定要改变作业设计的“一刀切”,力求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和实施,来提高学习兴趣,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生物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 个性化作业 教学成绩  新课标的出台拉开了课程改革的序幕。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教育理念。其课程性质是:在义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