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但是由于语文教学的理论性较强,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较差,继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也做出了必要的调整与改革,教学方法愈加丰富多样。文中将对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呈现出的新特点进行分析,并探究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开展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课程改革逐步展开,这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发展方向,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并对初中语文的新特点进行分析,对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与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对语文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初中语文教学展开探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呈现出的新特点
  (一)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教学
  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让每名学生都能够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传统教学工作将教师作为主导,在课堂上学生没有机会也不愿意与教师交流,而教师为了追赶进度、提高效率,也没有对学生予以足够的关注,无法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努力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信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与参与性提升,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课前做好全面的预测
  传统教学完全按照教案展开,而师生在课堂上缺少互动,教学过程显得极为死板。在课程改革当中,师生课堂的互动性明显增强,学生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增多,此时课堂上就会呈现出一种不确定性,如果教师不能提前做好准备,就极有可能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特殊问题,无法因对课堂上的突发状况。因此在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全面的预测工作,既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又要对学生的兴趣、个性特征进行分析,猜测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并提前准备好答案,同时也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好课堂活动以及教学问题,保证课堂教学可以有序展开。
  (三)课堂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
  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课堂还会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性特征,虽然教师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出的问题做好了预测与准备,但是课堂上仍有极大的可能出现教师没有预测到或者与预测情况不相符合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灵活调整教案内容,使教学过程可以得到较好的优化。这种动态性对教师的能力与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与能力。
  (四)学生的参与度更高
  在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学生会成为课堂的主体,此时其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将极大程度的增加,而这种参与也是极为高效的,即学生能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与技能,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当保证参与的全员性与全程性,要将教学目标渗透到教学活动中,让每名学生都能够感知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与意义。
  二、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师的观念会对课堂教学的展开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首先教师应当树立平等观念,要意识到由于成长环境、教育基础的不同,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每名学生都有优点与长处,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客观看待他们的进步;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语文素养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发展,让学生在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应当树立学习理念,积极学习心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使自身的职业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展,继而推动课堂教学的与时俱进。
  (二)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让课堂能够变得丰富多样,使课堂上形成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继而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与讨论。教师要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
  (三)积极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提出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应当成为课堂的案例而不是全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拓展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多种多样的知识内容,这对学生的综合成长与发展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意义。例如在讲《小石潭记》时,教师就可以将永州八记中的其它文章引入到课堂上,让学生自主进行对比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将更加深刻,同时学生的语文知识面也将得到拓宽。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将其它学科知识与语文知识联系到一起,如生态伦理知识、环境伦理知识等,让学生意识到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发学生的共鸣。
  (四)教师要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教师要转变思想,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在课下,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积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对其予以足够的信任。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给予学生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意见与看法时,教师应当对其予以肯定;当学生提出错误的观点时,教师也不应对其予以严厉的批评或斥责,而是应当耐心引导,使学生能够产生正确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尊心将得到有效的维护,其自信心也将逐步建立起来。
  (五)教师要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够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而教师应当对教学评价予以关注。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优点与长处,客观看待每位同学的进步,在评价学生时,除了要关注学生成绩的变化外,还应当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语言能力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并以鼓励性词语评价学生,这样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尊重,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与信心。
  【结 语】
  初中语文教学能够极大的推动学生语言素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響,语文课堂教学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应当明确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以及新特点,初中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前要做好全面的预测、课堂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而学生的参与度也更好。为了使课程改革可以进一步落实,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积极拓展教学内容、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李秋香.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J】.江西教育,2016(21)
  【2】李玉军.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J】.课外语文,2016(03)
  【3】罗中伟.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教师,2013(S1)
  【4】宋芳利.浅析新时期初中语文课程的改革【J】.成功(教育),2013(01)
  【5】魏剑.论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9)
其他文献
计算机机房在设备性能不断提升的同时,也伴随着越来越大的能耗问题,如何降低机房能源消耗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能源效率标准,结合公共机房建设过程中在节约
生物学教育应该体现哲学思想教育的价值.在科学哲学的领域,生物学课程改革需解决好以下问题:本体论上以系统思想取代二元对立;认识论上正确处理反映论和个人意义建构的关系,
雾慢慢散尽,在清冷的晨光中,人们纷纷打开了铁门,伴随着嘎吱嘎吱脆生的骨折般的声音,一天开始了。  这是我的家乡,河北故城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北方村庄,很多年过去了,但儿时村里过年的情景确总是在心里闪现。  进入腊月,过年的气氛就渐渐浓了起来。  我印象深刻的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送灶神,妈妈总是在灶王象前的桌案上摆放一些平日里稀罕的糖果、清水、料豆、秣草。我们总是趁大人不注意,悄悄把桌案上好吃的糖果抓一把
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摘 要】  职业学校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用性写作能力,以及语文文字的应用功底。但是由于大部分职业学校写作教学停留在单纯的讲授教学中,严重的制约了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形成。文章基于职业学校作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所在学校不同年级的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写作态度、素材来源、素材运用的技巧和效果上探析职业学校学生作文素材积累和运用,旨在
非连续文本阅读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之前,对于众人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词眼。自此之后,人们便开始留意、关注、重视这个原本陌生的领域。在弄清它的内涵和意义之后,许多语文老师便开始大胆尝试。将这一文本体裁摄入课题,更有老师尝试用这种文本学习的思考方式,去代替、置换、甚至颠覆,原有的文本教学模式。任何一样新生事物产生,原本就需要用探究、实验、否定、再实验这样的轮回方式,来弄清原委,理清脉络,
实验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强能力求创新为导向的我校实验教学中心的特色建设,通过构建的“多元化”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多层次的实验平台
听觉系统是接受、传输、分析、处理声音信息的特殊感觉系统.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对听觉系统的研究进展迅速.耳蜗是听觉感受器所在之处,其结构复杂,但中学生物学教材中对耳蜗结
针对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对系统操作能力训练的要求,应用组态软件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实物反应装置小型化、仿真运行装置工业场景化、采用计算机控制和完整流程的设计思想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