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 谊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sssdd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官场,可以缺明主,可以缺贤士,但从来就不缺圈子。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就将中国官场形形色色的圈子分析得非常透彻: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也使他们结成小团体。出生于一省一县,视为“乡谊”;一年考中举人或进士,视为“年谊”;同年的举人或进士就像学校里的同班一样,在原则上有彼此关照的义务。他们的考官则不消说是终身的恩师。婚姻关系,包括男女双方的远亲近属,视为“婚谊”。这多种的“谊”是形成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众多的圈子里,“婚谊”“年谊”这些圈子辐射面相对较少,同时也会随时代而变化。唯一不变的,却是“乡谊”。而且,它一直是中国官场中最庞大的圈子,它犹如一个巨大的车轮,沿着数千年的中国官场一路碾过来,且毫无停滞之象。
  曾国藩创建的“湘军”,就是“乡谊”圈子的典型代表。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更是将恩师的这点学到了极致。李鸿章晚年坐镇北洋时,凡是乡人的请求,没有不答应的。慢慢地他军营中几乎全是安徽人,其他省的人根本没有容身的机会。不仅如此,他还找一切机会刻意去提携和网罗一批有潜质的乡人。光绪元年(1875),因光绪继位,增加一科乡试,是为“恩科”。当时李鸿章正由天津入京觐见,本来应该立即返回任所,但这时顺天乡试快要揭榜,于是决定推迟几天。揭榜前他在家里设宴招待所有安徽试子,这顿饭从早上吃到半夜,却没有任何中榜的喜讯来报,李鸿章非常奇怪,就派家丁去打探消息,当得知没有一个安徽人中举时,李鸿章气愤极了,大声道:“咸丰戊午科(1858)顺天乡试也是一个安徽人没有,今年不会再闹出柏中堂那样的笑话吧。”柏中堂就是柏葰,主持咸丰戊午科顺天乡试时因家人私受贿赂被杀。李鸿章对乡人的关切,言语间已昭然若揭。
  官场人为何热衷结织“乡谊”圈子?这实际上是一种互恩互利的需要:那些在底层努力往上爬的人需要大人物提携,而身居高位的领导也需要众多信得过的人吹号抬轿,而乡人,因为地域关系成为彼此信任的首选。乡人之所以受信任,这是由于中国数千年儒家思想的影响。费正清在《中国与变革》中说:在儒家的五种著名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其中有三种由亲属关系所决定的。中国整个伦理体系倾向于家庭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或国家为中心。因家庭及宗族,再及乡邻,“乡谊”就这样结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铁圈。
  理论虽然如此,但现实中要结好“乡谊”圈子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尤其是那些身处底层却想通过“乡谊”往上爬的人,有时也要费一番功夫。
  比如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严嵩。明朝嘉靖年间,中了进士又点了翰林的严嵩当时官职并不很高,于是他就想方设法往上爬。他打听到礼部尚书夏言是江西老乡,便精心准备了一顿晚宴,派家丁去请夏言赴宴。未料到夏言是位清正之人,推辞不去。严嵩认为家丁办事不力,将他打了顿后亲自出马。来到夏府前,夏府家丁推说夏言已睡觉了,严嵩却不认这个邪,他跪在夏府前面,将请柬高举头顶,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诵请柬,感动得夏老先生不得不出来相见。在夏言的提携下,严嵩一路高升,后成为明朝重要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再比如非著名人物郑鄤。明崇祯年间郑鄤为了结识时为礼部尚书的老乡孙慎行,打听到孙慎行喜欢读书后,就用重金收买他的书僮。每当孙慎行读了什么书,书僮便第一时间告知郑鄤,郑鄤也赶紧跟风阅读。然后找机会与孙慎行见面,大谈特谈最近所读之书,孙慎行觉得遇到了知音,由赏识到提拔,郑鄤的高升之路就开启了。
  结识“乡谊”虽有诸多好处,但任何一枚铜板都有两面。韩寒说“什么坛到最后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都是花圈”,这“至理名言”正好点中了“乡谊”这道圈子背后的痛处:“乡谊”中某个人得罪了权势人物,极有可能整个“乡谊”圈都会遭殃。就拿严嵩来说吧,他任授翰林院编修时,正值大太监刘瑾专权,刘瑾对南方士大夫采取排斥的方针,特别提出“毋得滥用江西人”。 严嵩见仕途受堵,便以病请归,在山里隐居读书十年,直至刘瑾倒台,这位江西老表才出山重归仕途。
其他文献
1864年7月,作为太平天国首都11年的天京(南京)失陷。围城三年的湘军蜂拥闯进了天京各个城门。当时传闻洪秀全和天国新贵收敛有大量财宝,都藏在城中,湘军于是一连3天3夜搜查全城。曾国荃和提督萧孚泗率先洗劫了天王府,捞尽官衙甚至民宅的一切浮财,连同几万名女俘虏,一并作为胜利品带回去。但是,他们远不满足,“历年以来,中外纷传洪逆之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认为还有更多财宝埋藏在地下各处。  曾国荃抓到
清朝皇宫内对阿哥、格格的抚育教养等有一系列繁琐而严格的规定。  阿哥刚一落地,无论是皇后所生,还是嫔妃所出,都由专职保姆抱出去,交给奶妈喂养。每个阿哥都配有40个专职抚育、教养人员,其中有保姆8人,奶妈8人。  阿哥断奶后,奶妈就被换成了太监,这些太监被称为“谙达”,意思是精通某一项专职技能的人,负责教小阿哥学习宫廷中的各种礼节。  小阿哥满6周岁时,谙达便为他准备小帽子、小袍褂、小靴子等,教他跟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朱自清这样写道。  不独在1927年写作《荷塘月色》的那几天心里不宁静,其实,在此后的数年,朱自清的内心也从未真正宁静过,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得到证实。曾经有一段时间,这位才子不止一次梦见自己因学识不足而被清华大学解聘教职。梦境分别记载在1931年12月5日、1932年1月11日和1936年3月19日的日记中,其中,1936年的那篇最为详
英国前司法大臣黑尔什姆生前日记披露:1964年4月,英国前首相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1903-1995)曾遭遇过一起预谋绑架事件。他于1963年10月至1964年10月间担任英国首相,鉴于反对党对他执政两年来的政绩不满,他在1964年4月在苏格兰的联盟党会议上宣布解散现政府,并于10月提前举行大选。  道格拉斯·霍姆参加完联盟党会议后,同好朋友普里西利亚·威兹穆尔夫妇一起去他们家聊天。  也是道
山东省教育厅作出决定,从明年秋季新生入学起,全省中小学一律不再编快慢班。今年已分快慢班的年级,有条件的应进行调整;调整有困难的,应当切实加强领导,积极做好工作。  目前,教育战线经过调整、整顿,教育质量有了提高,同学龄学生的文化程度较为整齐。在这种情况下,再分快慢班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不利于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不利于全面貫彻党的教育方针。今后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互帮互
摘要:国家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大数据时代奠定了坚固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中小学校文书档案的管理也从纸制档案转变成了网络存档,在提高管理质量的同时,方便了中小学校对于往期资料档案的查找与使用,极大程度地促进了中小学校的经济发展。本文将针对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化管理目前所处的困境进行阐述,同时提出在大数据时代下档案信息化所带来的便利,其次探讨在大数据时代
假眼球的配制,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就有人实行了。眼球是用结晶的石头做的,不过那时都是装配在木乃伊上用的。后来用金属或淡色的石头给活人来装配,这是利用假眼球的开始。16世纪时,法国人潘酮对于假眼球的配制,曾有精确的研究,被认为是假眼球制造者的鼻祖。瑞士人高执耳曼于1851年,在纽约市制造过玻璃的眼球。后来德国人奈伦造出了更多精细的玻璃眼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海军牙科学校发明了一种最新的方法,
1970年,我从兰州大学经济系毕业,分配到甘肃宁县当了一名中学教师。上了5年大学,就搞了4年“文化大革命”,学业受到严重影响。工作后,大小政治运动不断,“臭教师”的地位叫人另眼相看。期盼外出进修深造,且更换一下工作环境,是我魂牵梦绕的一个梦想。但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文革”中,那就是白日做梦。  “文革”终结,机会终于降临在我的头上。1978年上半年,教育部决定,通过考试选拔部分1968-197
在古代,名和字,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的“名”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小名,又称乳名、奶名、幼名或小字。我国从上古时代就开始取小名了,由于小名的称呼多用于家族内部,所以起名时不是太讲究。如周公之子名禽、孔子之子名鲤、春秋时魏公子名虮虱、汉代司马相如名犬子,还有孔子小名丘、王献之小名官奴、陶渊明小名溪狗、谢灵运小名客儿、王安石小名獾郎等。即使是帝王,有的小名起得也十分粗俗。如魏武帝曹操小名阿瞒、北朝魏太武
生活中,人们在评价一个人的道德品行时,有时会用到“正经”或者“不正经”。 “正经”即正当、正统、正派的意思。“不正经”,顾名思义,就是不正统、不正派,属于“旁门左道”。如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素园 ,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  其实,“正经”一词来源于古代教育制度,具体来说,“正经”指的是儒家经典,以别于诸子百家之书。它是学生的主课,相当于现在的“语数外”。  在我国古代,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