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我发现了你,还是我创造了你?!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boygo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入大学时朝气蓬勃,对学校各种社团都感兴趣,最终他选择了自己有优势的诗社。起初他以为自己多年的文学积累终于能够有所发挥了,却发现社团中藏龙卧虎。他开始觉得社团中的同学排挤他,甚至有一名同学总是看不起他的感觉。
  有次两人因为竞争参赛名额起了冲突,他感觉社团的人都向着这个同学,认为最后的结果不公平,大家都在针对他,一气之下他退出了社团。可是他仍然感觉那些同学会在背后议论他,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这让他越来越不舒服,甚至出现了社交障碍。
  在与S的一次面谈中,他说道:“我觉得他们都嫉妒我,所以才会那样。”
  当我问到是什么让他有这样的感觉,他回复我说:“我妈从小就跟我说,我很优秀,我身边的同学、朋友都是因为嫉妒我,羡慕我,才不跟我好的。”
  我又问他:“那为什么会有被看不起的感觉呢,那不是该觉得骄傲吗?”
  S明显愣了愣,陷入了沉默,接着说道:“其实,我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我感觉自己不够好,至少没有我认为的那么优秀,我以为我进入社团有绝对的优势,却发现比我牛的人多的是,所以一度我是不自信的,甚至有时候参加活动都挺心虚的,生怕被社团同学看出来,有时候他们说的话,现在想想可能就是调侃或者玩笑,因为我现在回忆他们之间好像也总是那样说话,但我就总觉得他们是在针对我。”
  分析
  通过S的陈述,我们不难发现,在他朝气蓬勃的外表之下有着一颗不自信的心。他会把内心的担忧“偷偷地”和现实中的遭遇进行连接。也许别人一句玩笑的话,对他来讲就成了贬低他的言语;也许一场公平的竞争,因为没能如他所愿,就成了所有人针对他的“阴谋”。
  其实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自我保护,在告诉自己:我是优秀的,所有的不好都是你们的或都是你们造成的,这样会让他不自信的感觉减轻一些,他仍然可以相信自己是优秀的,可这并没让他感觉到更舒服,反而更加的心虚。
  接下来,我们先来看一个神话故事。
  皮格马利翁是塞浦路斯的国王,他精心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并深深爱上了这个“少女”。皮格马利翁给她穿上美丽的长袍,拥抱它、亲吻它,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但它依然是一尊雕像。皮格马利翁感到很绝望,他不愿意再受这种单相思的煎熬,于是,他就带着丰盛的祭品祈求女神能赐给他一位如盖拉蒂一样优雅、美丽的妻子。
  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当我们看到一个人,你可能感觉他道貌岸然,趋炎附势;也有人感觉他温和谦卑,审时度势。他人在我们看来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吗?你感觉:哦!看,我“发现”了他是這样的人!可是,这其实是我们用自己内心构建的方式去感受他人,再将自己原有的经验、体验投射到了他人身上而产生的,准确的来说是你“创造”了他人,而非你“发现”的,而反过来,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被他人所构建着。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投射。
  S的案例和神话故事,虽然都是投射,S投射出去的是消极的部分,所以他体验到的感觉并不是那么的爽;国王投射给雕像的是积极的部分,所以看一座雕像都是那么的痴迷。
  在我们早年成长过程中,会受周边人和环境的影响,对某类人或某些现象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比如小学班主任让你整个小学生涯都过得很不爽,当你长大后,每当遇到类似的人时就会无缘由的厌恶对方,其实对方什么都没有对你做;这就是你将自己早年的经验投射出去,直接“安装”在了另一个人身上的结果,而他人也有可能是那么投射我们的。
  那么,如何做可以避免那些让我们受伤的投射再次对我们造成伤害呢?
  当面对一段新的人际关系时,我们首先要“保持清醒”,早年的经验可以做为参考,但不要让它成为你唯一的标准,我们可以凭经验大致猜测这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日后的接触中用事实说话;这样可以避免很多无畏的冲突或者是过于理想化的幻想。
  其次,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他人也可能用他们早年的经验来评判我们,我们要保持理智,不要因为不好听的言语而轻易动怒,也不要因为那些动听的言语而失去理智。也许那个人对谁都是那个样子,也许你就正好是他的某个固有类型,所以你要明白,你在他的眼里也许并不是你本来的样子。在你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学会去核实或是别太在意。
  最后,看到自己。一个自我价值感明确的人,无论在什么样的人群中、环境下,都可以很自在地做自己,成为自己,不会轻易受周边的影响。
其他文献
高志来到咨询室时刚刚过完他19岁的生日,去年他本该参加高考的,却在高三第二学期选择了退学。母亲本想让他休整一年,今年再考,没想到劝解多次无效。孩子还扬言:“你再劝,我就死给你看”,而且孩子开始闭门不出,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妈妈有事只能用纸条留言给孩子。  前不久,孩子给妈妈留了一封绝笔,离家出走,这可吓坏了妈妈,好不容易找到孩子后,急忙带孩子去了医院的心理科,初步诊断为抑郁症。服药一段时间后发现效
本届比赛首次采用了IOS国际标准(ISO IEC 18305),从室内定位场景、用户行为模式、定位精度评价、算法响应速度等方面制定比赛评判方案。决赛规则是这样的:组织方工作人员拿着手机,安装参赛团队设计的室内定位APP后,进入大楼测试它的性能。  APP必须满足3个硬指标:3.5小时的比赛时间内不能死机;响应时间不能超过5秒;响应时不能出现同一个坐标位置。决赛设置了8个“魔鬼场景”,有书架高低间隔
2017年7月,清华大学2017级新生录取通知书中放进了校长邱勇的赠书——《艺术的故事》;2016年秋季,哈佛大学设立硕士研究生新专业——设计工程学(Design Engineering);近几年,世界知名大学提倡的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3nd Maths,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中,又添进了艺术(Art)元素,华丽升级为STEAM……艺术与
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中国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在选择中医脑病作为博士专业之前,我曾经见到有人突然倒地,抽搐、口吐白沫,引来一群人围观,大家都不知所措。现在才知道这是癫痫病发作了。  因为癫痫病发病症状的特殊性,患者承受着痛苦同时,本人和最亲近的家属可能还会有种深深耻辱感和自卑感。“明明并没有做错什么,却感觉比做了羞耻的事情更丢脸”,这是一些癫痫患者对自己发病被朋友、路人围观后的描述
采访李白杨、梁少博和马臻的一个半小时中,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爆棚的自信。他们的自信也许源于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武大图书情报的悠久历史和霸主地位。武大图书情报创建于1920年,走过了97个年头,在中国高校图书情报学科排名中蝉联第一,在世界高校中也是佼佼者。前不久,武大信管學院主办了国际顶级信息学院联盟年会(iConference 2017),这是该年会首次在亚洲举办,吸引了国内外500多名信管
疫情之下,公考面试被推迟。应届毕业的考公学子们在6月毕业后,仍要漫长地等待面试。这期间,公考人有不少戏剧性的故事。  逆转剧  娜娜同学住在我隔壁,此女子打眼望去就是个有福之人,眼睛笑起来一条缝,日常插科打诨笑声不断。说起她的逆转剧,当年考研复试10:13的录取比例,娜娜同学是第十一名进面试,但她最终波澜不惊地逆袭读研。今年娜娜报考的国考岗位是某税务系统的宣传岗,2个录取名额,6个面试指标,她恰是
在第一次考研中,我没能踏实背书,专业课新闻与传播基础仅仅考了81分,使得总分不理想,落得遗憾收场。“二战”一开始,我决心攻克背书这个老大难问题。  赵伊纯,北京联合大学2020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背书:早起晚归只为它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2019年6月17日早上,我在考研公寓楼下的小花园里跑完步,便拿出专业课教材,正式开启背书。考研公寓地处北京房山,距离市区30多公里,大幅减少娱乐生活
十九大报告指出:“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  我爱好写作,在网上发表过小说、散文,所以对网络文学很关注,我认为网络文学是文艺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互联网的发展让传统的以知识分子为创作主体的精英化文学模式逐渐走向百姓。网络文学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莫过于大众,网络让大众成为文艺的创作者;大众的创作源于生活,真正源于生活的创作才是好的创作;好的创作把真实变为文学,把经历变为艺术。  2017年
传染病治疗中的“治”与“舍”  第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是《卡桑德拉大桥》。影片里,瑞士世界卫生组织的实验室混进了两个恐怖分子,他们与保安发生冲突的时候打破了瓶瓶罐罐,两人都感染了鼠疫,其中一个当场死掉了,另外一个则逃到了火车上。  在中途补给的时候,隔离板被加载到了火车每节车厢外面,以封锁被感染的火车,确保外部环境的安全。车厢内外还都有医生或专家共同为寻找治疗手段而不懈努力。最后,车厢里一条被感染了
12月8日,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延庆区委推出的大型红色文献纪录电影《北平以北》在全國院线上映。上映以来,在观影学子们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平北暨北平以北,指北至内蒙、东至承德、西至张家口的区域,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平北抗战在抗日战争中地位重要、斗争残酷、牺牲巨大、意义深远。1938年至1940年间,八路军3次挺进平北,付出巨大牺牲,才最终站稳脚跟,足见当时斗争的残酷性。由于各种原因,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