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幸福感的途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huixi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在课堂的幸福感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历史课堂教学的原动力,重在注重历史细节,和谐师生关系,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因材施教,多方面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幸福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原动力。
  【关键词】幸福感 新课改 高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87-02
  有效课堂呼吁教师将新课改的理念内化在一个个历史细节教学中,使历史的魅力由一个个细节迸发,吸引着每一个课堂生命,让他们在充满幸福感的课堂中加油起动,发挥主体能动性,快乐学习。因此,要摆脱失落的历史课堂,作为教师,必须在历史课上如何让学生获得幸福感上下功夫。那么,基于人的成长、发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力的有效课堂也就不再是空话。
  一、让学生做到我“想”学——平等和谐孕育学习幸福感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具有民主、和谐的思想,能否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和表现欲,进而掀起课堂的高潮,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还是激发学生自主意识、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沃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自觉贯穿民主、和谐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平等的和学生一起研讨教学内容,体现课堂上深厚的人文关怀,这也是历史的真谛和情怀。就需要执教者以民主的语态,诙谐的语言,平等的教态,亲切的眼神,活跃并带动整个课堂,推动教学的民主化进程。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历史时空中打破课堂沉闷死寂的局面,去体验历史,感悟历史,思考历史。学生的激情就会点燃,学生就“想”学“愿”学。同时,教师还要会“煽动”,让学生的情感更深、更持久。正确地引导,及时地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做到我“乐”学——探究诱思激发学习幸福感
  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高效的实施课堂教学计划。调动起学生的表现欲望,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疑惑表达出来,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与赞赏,产生成功的快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自觉性、主动性,形成学习历史的习惯和规律。首先、把爱心带入课堂,创设“乐学”情境。调动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设计出令学生学兴盎然的乐学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陶冶情感。“乐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形象化,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其次、巧设疑问搭阶梯,构建“乐学”通道。只有通过学生自觉吃苦的勞动,才能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因此要掌握好“乐学”的“火候”,既铺台阶,又让学生登台阶。而创造性的提问,则能让学生拾阶而进,伴有乐趣,又须再攀登,苦中有乐,逐步到达“乐学”的彼岸。第三、设计活动展才华,创造“乐学”途径。这就要求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
  三、让学生做到我“会”学——实践成功体验学习幸福感
  这是提高学生幸福感的关键。为了培养学生善于学习、会动脑,让学生大脑的各个功能区都能协调地发展起来。首先、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这样,同学们的参与热情高涨,思维活跃,言辞犀利,观点新颖独到,他们所表现出的想像力和创新意识大大地超出了教师的预料。其次,根据教材专门设计一些动手的活动——让学生的手脑动起来。用来培养和锻炼他们在收集和整理素材、设计和绘制图表、撰写分析报告以及运用电脑进行多媒体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相信学生,让学生放手去做,你会为他们在活动中迅速地成长起来而惊叹!让学生积极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最后,我也有意识教授学生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让他们学会了类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既提高了复习效率,又训练了思维能力。
  四、让学生做到我“必须”学——肩负责任担当学习幸福感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激发动机靠强制的办法或者是空洞说教难以持久生效,关键在于引发学生的“自我需要感”,这正好是发挥了历史学科特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史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人类历史几千年的文明是历史传承的结果,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积累的知识是从人类历史中汲取和传承的,只有继承才能创新,所以学好历史就是继承,只有继承才能创新。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必须学会学习,学会担当责任,才能激发我们学习的原动力,才能从肩负的责任担当中归宿学习的幸福感。
  总之,我深刻体会到历史课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主体,才能激发自身的潜力,才能全身心的参与教学活动,也才能享受成功和进步的喜悦。我们也只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把握住新课程的主旋律,向每位学生敞开学史之门,指明知史之路,让每位学生畅所欲言,遨游史海,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魅力,才能不断地向课堂注入“活水”,从而增强历史课堂的和谐感和幸福感。
其他文献
在道教“杂而多端”的来源、演变中,有一部分是继承了母系氏族社会女神崇拜的文化传统,发展了先秦时期中华民族信仰体系中别具一格的女仙崇拜,最后将二者融合起来,产生了一些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05年12月~2006年12月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
摘要:语文学科教育中有着丰富的人文情感教育资源和可行途径。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开展情商教育,既降低了情商教育实施的难度,又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发现 “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这两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占据很大的份量。因此,我们则从这两部分展开了关于情商培养方法的探索。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商培养  “情商”也就是“ 情感智商”,英文为Emotio
四月初二,我拖着行李离开了家。一大早儿,天空还挂着爬山虎一样的霾云。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提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历史学科被教育部纳入实施“立德树人”工程的五个重要学科之一。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必须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必须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 德育为先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83-02  一、历史教学必须坚持德育为先  中华民
目的:发现和克隆人类基因PIK3IP1的新变异体并鉴定其功能,研究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和亚细胞定位,分析PIK3IP1在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GenBank中的数据,从人的混合组织
【摘要】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步较晚,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是高职院校的薄弱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部因素与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新时期市场经济和网络文化等社会外部因素对高职学生群体产生的影响,需要教育工作者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创新工作方式和育人理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高素质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蒙古族作为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一部分,对于我国的统一与完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蒙古族自古以来在大草原上驰骋,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风俗文化,其中的蒙古族婚礼仪式就是其中重要
目的:探讨分析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使用辛伐他汀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两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使用辛伐他汀药物与不使用辛伐他汀药物治疗效果的区别.结果:通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