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初中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s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中,初中语文开始加强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度,不仅对全新的语文教学思路进行了探索,而且也开始尝试全新的教学办法,整体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但是,在对微课资源的运用上,初中语文依旧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有待于在新时期进行多方面地拓展和完善。本文主要对如何加强初中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调整,不仅形成了全新的教学思路,而且也开始尝试不一样的教学体制,尤其加强了对现代化设备的综合应用。最为明显的,必然是对微课资源的综合应用,通过课堂上的微课资源开发,直接使得整个课堂变得很有活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但是,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微课资源教学应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存在的问题依旧相当多,尤其是微课的拓展功能没有得到完全地应用,反而更多地集中在了一些知识点上,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充分激发。为了实时改变这样的现状,初中语文教师有待于在新时期加强对微课资源的开发,进而实现高水平的教学效益。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课文阅读
  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开展中,课堂引入属于一个难题,如果课堂引入流程开展得不是十分完善,学生将很难集中注意力,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也必然会呈现多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 题,许多教师开始使用微课资源,通过微课资源来引出整个课文的讲学,一方面便于吸引学生产生直接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使整个课堂教学开展得更加合理有效。但是,对于微课资源的利用也需要有一定的认知,不能盲目地加以利用。教师在设计微课资源的过程中,需要从两方面的内容出发。首先是学生,只有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微课资源,才能起到良好的课堂导入效果。其次是课文,如果教师所设计的微课资源不符合当前课文的主题,那么就没有开展的必要,反而容易使得学生的思路出现偏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通过设计微课资源来实现问题情境的创设,将一系列语文课文问题罗列出来,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相应地课文阅读。比如在学习《背影》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对于这一课文缺乏一定的认知度,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资源,将本文大致地立体化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了解课文究竟阐述了哪些内容。在微课资源的最后,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如:这里的背影究竟是谁的背影?而背影又描述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当中体现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见过这种背影吗?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对整个课文也充满了学习兴趣,相应的学习质量必然会得到提高。
  二、创设故事情境,给予课堂不一样的魅力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很大一部分是故事性质的课文,而学生对这些课文有着相当高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教师的讲学中,却忽略了这些故事课文的本质,反而注重于讲解其中的知识点,导致学生的实际学习变得十分模糊,整个课文的认知也处于低迷的状态。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也需要在新时期加强对微课资源的综合应用,努力运用微课资源展开教学。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将整个故事的视频通过互联网查找出来,然后在课堂上播放,便于给予学生最为真切的认知度。而学生在观看到相应的视频时,会将视频中的内容与课文上的内容进行对照。这个过程无疑是学生成长的过程,能够使得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同时,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微课资源相比于直接的课堂教学更加富有魅力。教师也可以在实际的视频中,尝试着添加一部分语文问题或者任务,然后让学生来完成。比如在内政大臣撒谎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他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撒谎?而他的内心在这时又是怎么想的呢?或者国王在街上游行,被一个小孩戳破的时候,国王的内心变化又是怎样的?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学生会不自觉地进行思考,相应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加良好。此外,对于其他的故事性课文,教师也可以设置相关的教学视频,综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有效性。
  三、微课教育,给予学生独特的语文认知
  微课是新时期的主要课程开展形式之一,初中语文在现如今 的教学中,对于微课的应用属于十分基础的状况,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仅仅将微课资源定义为知识点的总结。教师需要在新时期的微课教学中进行实际拓展,将现有的微课教学进行多方面的调整和完善,尝试在微课资源中添加一部分课堂没有的内容,进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学习一些育人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资源展现整个课文的中心思想,便于学生进行相应地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来展现一些獨特的语文内容,如不同角度下的课文认知,对课文进行深层次地解析,等等,都可以使得整个课文教学变得相当有趣,整体的意境也十分强烈,学生学习起来也会十分容易。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资源将整个课堂的教学思路展现给学生,如首先需要阅读课文,对课文有大概的了解,在对课文形成一定的认知后,开始对课文进行深层次地分析,如分段、了解每段的含义,接着需要对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行研究。最后需要对整个课文的结论进行概述。通过这样的课程展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得到全面性地提高。
  总而言之,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实时加强对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尽可能通过一些全新的微课形式,实现高效率的语文教育。
  参考文献
  [1]钟亮.微课在语文学科中的研究与实践[J].语文教学之友,2014(12).
  [2]吴玉祥.论初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10).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文本解读是理解文本、把握文本主旨的主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若抓住文本的空白点、生发点、重难点、矛盾点等来组织行之有效的解读活动,将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文本解读如何做到准确、细致、深入和个性化的问题。  【关键词】文本解读;总体要求;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缘起  选入教材中的文本往往是经典作品。经典是一个民族在其文化历史上形成的精神价值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小学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语文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其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城区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加强对寄宿学生的学习引导十分重要,因此,探究语文前置性作业成了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前置性作业的设置需要体现教学的趣味性、针对性以及自主开放性,
【摘要】文学作品阅读历来是高考和中考的重点。阅读方法各有特点,对古诗词等文学作品来说,要抓住考纲列出的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应试能力。  【关键词】文学作品;古诗词;阅读;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最重要方法。读,说起来容易,其实并不简单。因为每个读者对词语的理解层次不同,语句的理解便不同,文章主旨的理解当然更不同。文学作
【摘要】一直以来,情感教育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更是重新强调了情感教育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强调情感教育内涵,并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完美呈现出情感教育的主旨,方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进而保证良好的教学效率与效果。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旨在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思想,从
【摘要】文化作文,应该是我们作文教学的趋势之一。通过读名人故事,我们教学生写有文化底色的文章,让学生学会用名人故事  入文,用文化的审美丰富文本,用文化的视角审视社会,用文化的思辨提升主题。  【关键词】高中生;读名人故事;写文化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全国卷作文题再次高扬“文化”大旗。我所说的有文化底色的作文,就是努力在作文里添入文化的元素。有文化底色的作文
【摘要】“及早读经,大量读经,老实读经,快乐读经”,“只要一个人把任何一本经典读一百遍,必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学的能力,必定能从经典中领悟其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变化其气质,开阔其胸襟,启发其智慧……”——这是全球读经运动的发起人王财贵教授读经主张的方法、态度、价值观的精髓所在。  【關键词】国学经典;幸福人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我们学校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读经队伍
【摘要】文似看山不喜平,然而绚烂之极却又归于平淡。西湖如西子一样,淡妆浓抹总是平分秋色;文章如美女一般,环肥燕瘦却也各有千秋。明代著名的古文家归有光,他主张写作应当“独出于胸臆”,强调真情实感。他的散文,往往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情意。虽然没有曲折的情节和华美的言辞,可是生活小事、平凡场景,音容笑貌中的细节,情真意切时的细腻
【摘要】情感沟通是语文学科的需要和青少年心智发展以及信息社会交往的需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编织故  事、深度理解朗读、平等尊重小组合作、在“知困”的体验中说写等四种情感沟通策略,从而化解语文教学困境。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感沟通;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高耗低效一直被人们诟病,占用語文教学时间最多的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屡屡被人追问
【摘要】意象是古诗词的细胞,在古诗词学习中具有核心意义,它可以提供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似曾相识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人、事、物、景,甚至是氛围和体验。在古诗学习中解读意象,编制的一本本《阅读地图》,便是学生沿着它攀登的“路线图”,让语言文学的诗意本质在儿童的生活里涌现出来,彰显了儿童自由阅读的心态。  【关键词】意象;阅读地图;还原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古往今来的诗人往往在神与物
【摘要】本文对国学经典对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上,促使学生能够在未來做一个文明之人。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现如今,受到社会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多数家长把孩子当做“掌上明珠”,家长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当,对孩子的学习、成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