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后,人生就没标准答案了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o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的高考生,可谓是历尽波折,经受题海的淬炼外,还要额外消化考期推迟的焦灼。好在这场重头考试顺利结束了。对于即将迈入成年期的孩子们来说,那段除了学习之外的真空时期就要挥手作别,等成绩尘埃落定,属于他们的会是一段崭新的旅程。不得不说,这话匮乏新意,鸡汤味儿浓,但它真意十足,纵使言语听似老气,却丝毫不影响这当中凝练的期冀。
  我时常会想起那个上午。课间操改成了高考倒计时百日誓师大会,全体的高三学生从书本中抽离,眼睛锃亮,神色出奇一致,端望着主席台,听着面色凝重的教导主任讲话。讲的东西于主任而言,早已重复多年,倒背如流,老生常谈。可对我们来说,那些加油打气的话是饱含力量的。我们单手握拳,满目虔诚,念着誓言。稚嫩喑哑的声音回荡于空,四周大红色的横幅迎风招展,“宁可头破血流,也要冲进名校大楼”“此时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之类的话语在风中飘着。鲍勃·迪伦有一首经典之作,叫《答案在风中飘》,而那时,风中飘着的,正是我们的答案。
  但高考之后的选择,似乎就没什么标准答案了,在可参考的那一栏中,标注的都是大大的“略”,里面蕴藏着可供阐释的无限可能性。誓师大会后,老师给每个人发了本书,那本书很厚实,是对考后生活规划的注脚。书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大学的名称和代码,像早先时代留下的电话簿或者邮政编码册。
  那段时间,除了上课做题跑操之外,我最上心的事儿,就是翻书,扒拉那些陌生的数字,寻觅心仪的学校,试图从中窥见未来。信息闭塞的时候,这么做,显然是针不错的宽慰剂和强心剂。有的时候,复习到乏累,想放空自己的时候,就对着那册子看。不只是我这么做,很多同窗也都如此,饭后、午休前、洗澡后都整齐划一地捧着本高校指南,心里幻想着,嘴里也同步叨咕着,城市、风景、专业以及未来。
  当时的職业梦里,我想当记者。于是笃定心思,决意要考传媒。所以指南里有关中国传媒大学的那个条目,被我涂上了重重的水彩笔,像划的考前重点似的,那页纸也因为久翻而变得又薄又软。但现实里,成绩却时不时地波动一下,所以,我也谨慎地调整目标,试问自己可以接受的最差劲的结果是什么。当心里预期的上限和下限都明晰过后,高考也就真的没那么可畏惧的了。之后就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考试。住校的我小心翼翼地吃早午饭,生怕拉肚子;考场上,也谨慎地阅卷审题,最后再落笔。考试没什么大波折,两天,四个科目,如常一样,在燥热的天气中平稳度过。身处异地的父母反倒是忧心忡忡,在电话里千叮咛万嘱咐,他们的焦虑心绪恨不得捋着电话线袭至我身边。我心里寻思着,似乎在这个问题上,我比父母更沉稳老练。当然,这是笑谈。
  出了考场,返回学校,横幅依旧在,只是在烈日中打了蔫儿。学校往常的低气压被轻启,有人说笑打闹,也有人奔向球场,在夕阳的余晖里投出高中的最后一球。我去人流瞬间稀少了的商店买了瓶冰水,立在肃穆的教学楼前,木讷地喝了几口,冰碴划过嗓子的时候,那股沁凉才让我清醒过来,三年就这么过去了。没有青春片里轰轰烈烈的场景,也没有见证如同末世的疯狂。走廊里,大家只是相互微笑,致意,然后各自拾掇好物件,捧着厚厚的报考指南,等待下一个做选择的时刻。
  出成绩那天凌晨,恰巧有世界杯的比赛,看到中场时,我昏睡过去。没过一会儿,电话铃将我闹醒,是我的好朋友。他言简意赅,说,成绩出了,快查。我打开电脑,分数显现出来,看到的刹那,我挥了挥拳,然后把电话拨给了父母。他们的声音本来带着迷糊,但听我讲完,似乎也精神起来了。挂掉电话,我翻开报考指南,在又薄又软的那一页画了个勾儿。等到报志愿那天,我很自信地写上了学校,班主任轻松地看着我,然后反问了一句:“你这分能报更好的,不再试试了?”我笑笑,“就它了”。 后来,我如愿去了选中的大学。但当时凭感觉报考的专业和记者似乎并没什么紧密联系,每天学习的课程也都集中在广告领域,专业术语的轰炸,时不时令我感到虚无,冷不丁就会产生一种落差感。于是在念大学的前两年,每到高考季,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从前的日子。时不时还会凑热闹,看看高考作文题目,答一答文科综合的试卷。倒也不是后悔,或许只是念旧,怀恋那种感觉罢了。如今回想起来,关于高考的记忆已渐渐斑驳了,对于考后的那一系列选择,慢慢也都释然了。细细想来,那时的选择还是很纯粹的,不必战战兢兢,也不必过多考虑试错成本,无论是悲恸、欢愉、遗憾,还是狂喜,都来得格外直接和自然。等大学毕了业,蓦然发现,高考更像是个起跳点,凭着股莽劲儿一跃而上,跳入层层关卡,而真正意义上的选择和挑战,才刚刚开始。
  当初凭依那本指南所做的抉择可能在日后看来也是盲目的,刚成年的时候认为最正确的那个方向,或许也不过是慌乱后透出的第一缕光亮。但那些都不重要,大胆尝试,一约既定,万山无阻。其实每个人生节点,也都与高考相似,只要遵从本心的选择,一往无前便是了,未知的路,哪条都蛮精彩的。日剧《对不起 青春》里面的台词讲:所谓青春,并不是一条直路,会有分岔路,也会有小路和近路,但不论你走哪一条,那都是属于你的啊,随心所欲地转换自己的方向就好了。看过周浩的一部纪录片,就叫《高三》,画面粗糙,声音嘈杂,但极为真诚,每次看,都像是在观照自己,感触良多。片里有同样的练习题,同样的广播体操和同样的主任激昂讲话。似乎在那个年龄段儿,各处都是同质的。刷豆瓣的时候,看到有个评论,写的是:“回过头来看,不觉得苦,反而觉得那种毫无保障、孤注一掷的豪迈,此生大约是再也没有了。”我心里跟着紧了一下,深以为然。原来那段日子,无论多大年纪,身处何处,都是颇有共情的。
  像是写了篇不上档次的流水账,但说到底,人生不就如此么,流水而过,迎来送往。在高考匆匆作别朝暮而处的物事后,我们做出一个又一个的选择,这些选择的终点是未知,而正因为未知,才精彩。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其他文献
1954年,英姿勃勃的空降兵執旗参加国庆阅兵仪式。海军方队经过天安门前。步兵方队高呼口号通过检阅台。摩托车队经过天安门广场。1954年10月1日,时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阅兵总指挥杨成武(左)向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右)报告。受阅的航空学院学员经过天安门城楼。火箭炮部队经过天安门检阅台。骑兵方队最后一次接受检阅。防空部队通过长安街。坦克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时,受阅机群也出现在空中。
2021年3月26日,林毅夫在北京接受本刊記者专访。(刘潇/摄)  初春新雨后的朗润园,柳色绕堤,微风吹面不寒。错落有致的庭院里,两株玉兰开得正盛,满地花瓣散落如雪,正应了润物细无声的意境。  这里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所在地,也是经济学家林毅夫工作了20多年的地方。1994年,他与其他5位海归经济学博士一道,创立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国发院前身),逐渐发展为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重镇,围绕国
90年前,党的历史上诞生了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情报和政治保卫机关——中央特科。在周恩来的主持下,中央特科为保卫党中央安全和红军长征胜利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1931年,党的领导人顾顺章叛变,当时担任国民党特务头子徐恩曾机要秘书的钱壮飞,把情报及时报告给周恩来,使党中央免遭灭顶之灾;延安时期,在蒋介石爱将胡宗南身边担任机要秘书的熊向晖,一次又一次地传递国民党进攻延安的情报,保障了西北一隅的红旗始终屹立
英国皇家海军舰艇鸣响礼炮,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敲响99次钟声,皇家军官佩戴黑带服丧,主要政党暂停竞选活动,各大标志建筑物降半旗志哀……  4月9日,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去世,享年99岁。这一天,距他100岁生日仅剩两个月。他的葬礼定于4月17日下午3时在温莎城堡的圣乔治教堂举行。仪式举行前,全国默哀一分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参加葬礼人数被限制为30人。这也符合他生前意愿:“不要在我死
1  2015年,我成为衡水中学高考文科状元,考入北大中文系。是什么支撑我一路不停地走下来?为什么我能够在枯燥平淡的日常学习中做到不颓废、不堕落、不厌倦呢?我学习的动力不是来自老师的威压,或者家长的期望,也不是为了跟同学们一争高低,我是为了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而我强大的动力来自我跟大学之间的情感联系。  我曾见过有的男生因为喜欢一个女孩子而加倍努力,那么不管那个女孩子最后是接受还是拒绝或是不再被
钱某只要买一双与陈先生一模一样的鞋,每次上陈家时,偷偷将两双鞋调换一下。这样,陈先生不知不觉中其实是两双鞋轮换着在穿。当钱某作案时,先穿其中一双鞋,事后又换回给陈先生穿。由于每个人鞋底的磨损有各自特点,钱某就是想借此误导破案线索的。
超市向他咨询,工商质检和他交流  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一纸宣判,让赵正军一夜之间成了舆论“红人”。  这是一场“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赵正军状告卫生部,要求其公开生乳新国标制定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编写的《会议纪要》。根据判决,卫生部需在法定期限内,对赵正军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予以重新答复。  赵正军,河南巩义人,39岁,初中学历,没有正规学过一天法律,却因为屡屡状告行政部门,成
“为了真主,你可以去杀人?”  “别说是异教徒了,如果安拉有旨意,我甚至可以杀我儿子。”  这是一名记者与一名在狱中服刑的、受极端思想深度洗脑的暴恐分子的对话。4月2日,第四部新疆反恐纪录片《暗流涌动——中国新疆反恐挑战》播出,其中的这段对话让无数人感到毛骨悚然。  曾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的熊选国介绍道:“宗教极端势力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强烈的政治性,鼓吹‘除了真主以外,不服从
“这将是一座全世界最特别的迪士尼乐园”,数年前,上海迪士尼开园,华特迪士尼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如是说。上海迪士尼是够特别的,比如在其他园区,并不存在禁带食品、翻包检查等规定,而在上海迪士尼,此类霸王条款却屡遭诟病。  禁止外带食物,有违法嫌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