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闭锁肝纤维化分级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tha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肝纤维化临床病理特点,提出其肝纤维化评分方法并提示预后。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到2014年7月尸检(患儿死于非肝胆疾病)4例,BA肝活检22例(称为Kasai组),BA肝移植组自体肝活检12例(称为移植组)进行苏木素/伊红(HE)、马松(Masson)、CK19(上皮细胞特异性分子标志细胞角蛋白)染色观察患儿肝纤维化情况并收集其临床肝功能生化指标。双盲条件依据患儿肝病变特点将38例肝组织分为0-6共7级,测定门管区、P-P区(门管区-门管区)及增生胆管等病变面积做统计分析。结合患儿血生化检验值探究BA肝纤维化分级与临床肝功能关系。

结果

①BA肝内门管区、P-P区、胆管反应、假小叶及炎细胞变化显著,纤维化进程可分为0-6级,0级各部分无纤维组织增生,1级门管区增宽至3倍大小,界板可见,间质炎细胞轻度浸润,P-P区轻度增生,2级纤维化继续加重,3级门管区增宽>4倍,界板模糊坏死,P-P区重度增宽,4级假小叶出现,肝纤维化进展至硬化期,门管区增宽无法界定、消失,至6级时纤维间隔弥漫,大量瘢痕形成。0-4级门管区及P-P区纤维组织增宽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反应逐渐加重;4-6级以假小叶和间质病变为主,假小叶数量逐渐增多,炎细胞、纤维细胞等活性下降,胆管反应逐渐消失;②Kasai组患儿肝标本大部分在1-3级,1例出现假小叶归为4级,移植组患儿为4-6级。0-4级BA患儿血生化ALT、AST、胆红素及其组分先升高后下降肝功能逐渐下降。

结论

本分级标准较好体现BA患儿肝纤维化实际情况,3级以上预示已有肝硬化倾向,提示预后不良。

其他文献
目的结合病例和文献探讨儿童胃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与预后。方法报告1例12岁胃GIST临床资料,检索PubMed、Springer Link、Google Schola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2013年8月前报道的儿童胃GIST病例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术后恢复良好,病理证实
目的 评价腹腔镜辅助治疗小儿长段型巨结肠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2001年9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治疗的长段型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一般资料、手术方
目的探索从人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扩张段肠管提取肠神经干细胞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开展先天性巨结肠的神经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切除的扩张段肠管,进行酶消化后,制成单细胞悬液,经体外培养形成神经球,并通过CCK8法检测肠神经干细胞在24 h、48 h、72 h、96 h、120 h和144 h六个时间点的OD值,绘制生长曲线,记录增殖情况,通过Nestin、GFAP和
目的了解我国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认知功能的现况。方法根据患儿不同年龄采用不同量表评估44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认知状况,包括智商、运动及行为能力。结果大年龄组仅有49.0%的患儿智力发育合格,WISC组、WPPSI组的平均智商分(79.51±18.01)处于中下水平;小年龄组患儿认知发育合格率亦只有50.4%;智力发育指数(94.3±17.4)、运动发育指数(86.8±18.8)均低于平均水平(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在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患儿中的可行性及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5例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且行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术中应注意事项,总结相关经验。所有病例常规采用Hasson技术进腹建立第一孔作为观察孔,根据腹腔粘连情况,调整置入操作器械,四孔法手术,在腹腔镜下进行分离粘连及腹腔探查,获取合适的腔镜手术操作空间,进而行胆
目的研究Neuroligin1基因在Wistar大鼠胚胎的肠神经系统(ENS)中的表达情况,探讨Neuroligin1基因的表达与ENS和ENS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取胚胎第16(E16)、18(E18)、20(E20)天和出生第一天(B1)的胚鼠肠管标本各30只,通过双重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
目的探讨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术后切口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验。方法2010年6月到2014年8月间我院处理了21例漏斗胸术后出现切口反应患儿,其中男19例,女2例,年龄3岁7个月至17岁5个月,平均8岁6个月。本组患儿切口反应发生时间为术后3~24个月,平均9个月。21例患儿中有15例有明确的外伤或者剧烈活动史,3例切口反应之前出现伤口周围皮疹,考虑金属过敏反应,3例出现伤口线结反应。2例患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