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了进步奖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厌学;矫正
  
  一、症状描述及成因剖析
  
  小明,男,小学三年级,对学习兴趣不浓,作业要在老师特别看管下才能勉强完成。课堂作业拖拖拉拉,家庭作业经常不能完成,学习成绩中下。平时课外活动时喜欢一个人玩,性格孤僻,人际关系紧张。父母对其打骂也无济于事。
  小明系独生子,父母都是大学毕业,都有一份相对稳定、收入可观的工作,家庭经济、文化条件较好。小明与父母关系也较好。但是小明母亲常因恨铁不成钢而打他。经过学前测试,小明的智力属于中上水平,但平时说话口吃,有轻度焦虑。上课时,注意力稳定性较差,好动。
  ⒈表现
  上课时,小明进教室速度较慢,课本摆放凌乱,课前从来不做准备,别的学生已在听课,他常常连用的课本都没拿出来。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偶尔能举手发言,但发言时常因心急而口吃,引起哄堂大笑,由此他举手次数就越来越少。自制力较差,常常东张西望,或找同学说悄悄话,作业常常要老师盯着才能勉强完成。
  ⒉原因分析
  (1)家庭方面的影响。小明的父母都是大学毕业,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比别人胜出一筹。小明从小表现得智力超群,知识面丰富,理想远大,从小立志出国留学,读博士,成为科学家。父母因此对他宠爱有加,不忍心管教小明任性的行为。自从小明入学后,学习习惯较差,行为上自由散漫,考试成绩总不那么理想,这让父母非常失望,经常打骂责备小明,小明很想表现好些,上课抢着发言,可由于心太急,竟急出口吃的毛病来,同学们一嘲笑,他口吃得更厉害。后来,他举手次数越来越少,干脆不求上进了。他的父母渐渐地把自己的宝贝儿子当成差生看待。
  (2)教师方面的影响。教师常常以单元测试了解学生掌握学习的情况,并以此排名次,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分数”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惟一标准。小明因为成绩差而评不上三好学生、雏鹰好少年,内心很焦虑,并且导致口吃,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
  (3)性格影响。小明性格孤僻,课间常常一人跑到偏远的地方独自玩耍。同班同学一不小心碰到他,他就会还手打架,人际关系紧张。
  综上所述,小明的行为表现属于厌学现象。
  当务之急是帮助小明克服怕进教室、怕同学嘲笑、怕父母责骂的恐惧心理。所以,辅导员应帮助小明养成一种与焦虑不相容的情绪反应(如愉悦),来抑制他在特定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焦虑情绪,也就是利用心理学上的交互抑制原理。
  
  二、实施干预
  
  1.取得小明家长的配合。我向其家长提出以下要求和建议:今后不要随意责骂小明,因为他是一个智商中上、自尊心极强的男孩子,发现问题后要春风细雨般地与其讲道理;在生活、学习上多关心孩子,鼓励他和其他同学多交往;发现他讲话口吃,不要嘲笑他;培养他整理好书包、合理摆放课本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家长多与学校联系。
  2.取得周围同学的配合。动员周围同学多关心帮助小明,向他伸出友爱之手。上课小明发言口吃不要嘲笑他,在老师鼓励小明发言的同时,同学们要鼓掌欢迎,要多向小明学习思维灵活、记忆力强的优点。
  3.取得科任教师的配合。请科任教师在发现小明口吃时尽量避免给他任何语言上的刺激,防止刺伤他的自尊心。
  4.重视学习动机的激发。努力从小明身上寻找闪光点,小明书法不错,就让他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演书法,并且让他当小老师,教同学们写字,使小明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5.树立学习榜样。随着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和独立性的增强,与同伴交往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同伴交往成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专门请班上学习习惯规范、成绩优秀的学生坐在他附近,帮助小明管好自己。
  两年来,小明厌学情绪已基本消除,与同学也能和睦相处了。他对各科都表现出一定的兴趣,课堂发言积极,基本上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已在中上水平。本学期期末综合测试中,由于他表现突出,进步较大,荣获学校的“进步奖”,他当时高兴地大叫:“哇!我得了进步奖!”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康市民主小学。此学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务理事单位)
  编辑/于 洪
其他文献
〔关键词〕同伴交往;儿童;游戏;友谊  一、引言  “什么是朋友?”“你为什么要交朋友?”“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如果问儿童这些关于友谊的问题,你会发现不同年龄的儿童会有不同的答案,儿童对“朋友”的理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友谊是和亲近的同伴、同学等建立起来的特殊亲密关系,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提供了儿童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的机会,提供了儿童体验情绪和进行认识活动的
专栏寄语  一、后现代心理辅导取向应运而生  受到社会发展及后现代哲学的影响,心理辅导也出现了新的趋势。近二三十年来以短程、解决导向、正向关注为特征的一些辅导理念和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和传播,其中以叙事辅导、焦点解决典型为代表。同时,合作取向、隐喻故事治疗等亦属于后现代辅导的范畴,这些方法共同受到社会建构主义、短程辅导、系统论、策略辅导、催眠辅导的深入影响而具有一些共同的因素。  后现代心理辅导认为,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浙江省上虞市以“学校试点探索,园区实验攻关,全市区域推进”为基本思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一、抓住根本,加强师资培训     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建设一支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专职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
〔摘要〕同样是传递鸡蛋,在一些班级里,课前要求得当,告知要尽可能快速完好地传递到位,争取“完璧归赵”。注意细节的提醒,同学们传递的结果都非常的棒,虽然有些组慢一些,但是没有发生鸡蛋落地碎的情况。人生在世,珍爱生命,守护生命,这是我们要高度重视的事情。“人生如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这是非常有哲理的句子。教会学生学会共情,教会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珍贵,这是我们此课教学的主旨。  〔关键词
【关键词】目标;行动力;梦想  【活动背景】  辽宁省将从2018年秋季高中一年级开始,实行新的高考方案。方案大体方向是,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个科目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改革方案的核心理念是“扩大教育的选择性”,赋予考生和高校更多的
〔关键词〕活动;体验;生涯指导课;教学设计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笔者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学生对于“人生”“未来”等方面的困惑及思考越来越多。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生涯指导基本处于“缺席”状态。对于教师而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生涯指导课“上些什么”以及“怎么上”。  一、生命关照:生涯指导导向及课程内容选择  生涯指导是指教师在了解学生个人潜质、兴趣和特长的基础上,以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
〔摘要〕在开学初的新生心理排查中发现,16%的学生曾出现自杀的念头,我约谈这些学生时发现很多学生有自伤的经历。我在深入访谈23个自伤学生和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初步探究了初中生自伤行为的心理因素和干预措施。我发现情绪管理障碍、冲动性、创伤性经历是三个主要影响因素,相应地提高情绪管理能力、获得更多社会支持、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是三种较为有效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初中生;自伤;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9-0041-03  【活动理念】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的要求,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着重培养其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但我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却发现许多同学面对可能失败的情景都会采用自我设限的策略。所谓
〔摘要〕高中生处在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问题有了深入思考,开始积极探索生命的意义和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欧卡为工具协助高中生探索生命意义的心理课程具有可行性,能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长,也为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生命的意义;欧卡;高中生;心理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
〔关键词〕疫情;活动设计;心理班会;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0-0007-02  【活动背景】  在这次疫情中,口罩是一个重要的存在。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说,戴口罩不仅可以保护自己,降低自己被感染的几率,也是对他人负责,减少自己不经意间传染他人的可能性。  同时,口罩也有许多延伸的内涵,小朋友的天性是喜欢外出,喜欢跟朋友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