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群众纪律红线不能碰

来源 :党员生活·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xiangpia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在解决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上下功夫。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执纪为民,回应群众关切,深入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提升党员干部群众纪律意识,近期,本刊记者采访了黄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主任陈丰林。
  党员生活:请问陈书记,哪些行为是违反群众纪律的表现?
  陈丰林:《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违反群众纪律行为有明确的界定,尤其对违反群众纪律新表现,有针对性增加一些处分条款,从《条例》第九章来看,群众纪律主要针对以下几种行为:(一)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包括:超标准、超范围向群众筹资筹劳、摊派费用,加重群众负担;违规扣留、收缴群众款物或者处罚群众;克扣群众财物,或者违规拖欠群众钱款;在管理、服务活动中违规收取费用;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时刁难群众、吃拿卡要等。(二)干涉群众生产经营自主权的行为。(三)优亲厚友、显失公正的行为。这种行为主要发生在社会保障、政策扶持、救灾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四)怠慢群众、粗暴对待群众、欺骗群众等明显缺乏群众感情的行为。包括: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的问题能解决而不及时解决;对符合政策的群众诉求消极应付、推诿扯皮;对待群众态度恶劣、简单粗暴;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五)劳民伤财行为。这类行为通常被称之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其主要特征是不顾群众意愿,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最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后遗症。(六)遇危不救的行为。即遇到国家财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能救而不救的行为。(七)侵犯群众知情权的行为。主要表现是不按照规定公开党务、政务、厂务、村(居)务等。
  党员生活:近年来,黄石市在查处违反群众纪律问题上采取了哪些举措?
  陈丰林:近年来,黄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纪理念,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严肃查处了一批损害干群关系、蚕食群众获得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人民群众对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是抓好责任传导。压紧压实“两个责任”,督促各级党组织层层传导压力,有效解决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扶贫领域专项整治战役中,建立健全巡察、宣传、信访、暗访、执纪审查、扶贫、审计、财政、发改等9个专班协调配合机制,实行周报月报工作制度,着力打造监督执纪共同体。卫计、教育、城建、民政等相关部门在本系统内开辟战役分战场,市纪委各派驻纪检组全方位督促市直职能部门落实主体责任。
  二是抓深纪律宣传。践行“人人都是宣传员”“人人当好宣传员”理念,围绕违反群众纪律各类表现,纪律宣讲“大篷车”“小喇叭”进村入户,普纪教育直达田间地头。
  三是抓细专项治理。深入开展“红顶中介”专项治理、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战役等专项活动,坚持指挥部有力统筹、专班强力推进、职能部门全力配合治理机制,确保每个专项治理抓出成效。
  四是抓实监督检查。紧盯关键时间节点,紧盯关键领域和重点岗位,明查与暗访结合,严督与实导并进,对基层违反群众纪律问题线索进行“大清仓”“大起底”。2017年,全市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03个,处理333人。其中,給予党纪政纪处分213人,移送司法23人。
  五是抓牢查处问责。我们对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绝不手软,并做到“一案双查”、公开通报曝光。2017年,黄石市纪委严肃查处了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一号难求”等问题,在全省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其他文献
在十堰市张湾区西沟乡巍巍青山中,有这样一支红色队伍:他们,生活在海拔1000米的高山中,每天都在用双手双脚丈量着这片红色沃土;他们,想的是怎么改变“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贫困面貌;他们,做的是如何让党旗在高山上更加鲜红……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  他们战天斗地,用火红的信仰改写了一个贫穷落后的高山场(村)面貌——他们,就是张湾区凤凰山茶场党支部。  找准“牛鼻子” 打通“小康路”  “刚来茶场的
期刊
从移民西迁到再次南迁  从钟祥市城区一直往南走,驱车二十分钟,就可以到达柴湖镇。我们首先来到了荆门大柴湖党员干部教育基地,该教育基地负责人全淅林就是柴湖镇的首批移民,他名字中的“淅”字就是为了怀念自己的故乡淅川由原先的“西”改来的。全淅林告诉记者,虽然这里是柴湖镇,但是大家都习惯叫它“大柴湖”。  据记载,1935年汉江发生特大洪水,堤防溃决,从那时起柴湖镇一片汪洋。后来,湖里长出了可以烧火做饭的
期刊
大柴湖精神是大柴湖移民群众和党员干部在搬迁安置、重建家园、振兴发展的长期实践活动中的积淀和结晶,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开放时代精神在大柴湖的生动体现。  这是舍家为国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了丹江口水库工程建设,移民群众胸怀大局,肩负民族大义,挥泪辗转多次搬迁。他们弃祖抛业别故园,背井离乡,展示了舍小家、为国家、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  这是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面对艰苦的生存条件,广大干群咬紧牙
期刊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一条重要经验。党内法规制度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党支部制度建设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重要基石,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2017年4月作出的关于“抓实基层支部”重要指示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讨党支部制度建设,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夯实党的组织基础,保
期刊
对中国人来说,有家就有家风。家风正,政风清。笔者认为,注重守好“家庭”这个道德源头,通过家庭约束党员干部“8小时外”的言行,构筑起家庭廉政这个第一“防护坝”,对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廉政建设具有积极导向作用。  众所周知,很多老一辈革命家十分注重家风建设。1948年,毛岸英与刘思齐打算结婚,但刘思齐没到法律婚姻年龄,毛泽东坚决不同意,毛岸英与他闹情绪。毛泽东怒吼:“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直到刘思齐满了
期刊
【典型案例】湖北省H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成立以来,长期有群众强烈反映“办证难、办证慢”等问题。作为服务群众的窗口单位,该中心没有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出发,主动担当、方便群众,而是一味强调办公场地不足、硬件设施简陋、流程设置不科学等客观原因,对待群众诉求消极应对、推诿扯皮,甚至“宁让群众多排队,不让职工多加班”,未经请示擅自决策限号受理业务,一限了之,不疏反堵,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在推动不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产业兴旺被摆在突出位置,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农村要走特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坚定决心和现实要求。  过去总是讲“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铺路石,很多地方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发展的理念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基层党组织要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发挥独特优势,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 
期刊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有了深邃文化的浸润,人的精神骨骼才能强健起来,精神世界才能丰盈起来。读书,不仅能陶冶情操、润泽心灵,还能开阔视野、增加见识,更能增长才干、提升本领。因此,读书是提升黨员干部领导力、执行力和创新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现实是部分党员干部读书越来越少,更有甚者,部分党员干部以工作繁忙为由不认真读书或根本就不读书。如此读书不仅不利于增加智慧、提升本领,而且会使知识结构越发老
期刊
电影《焦裕禄》中,有一个镜头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从事治沙工作的上海籍技术员,因个人感情受挫,决定离开兰考。焦裕禄闻讯后急忙赶到火车站,找到这名技术员,递给他一包沙子,诚挚地说:“我对你照顾不周,你要走了,没有什么礼物可送,就送给你一包沙子留作纪念。你看到这包沙子时,就会想起曾经工作过的兰考,想起兰考人民……”  技术员接过沙子,咀嚼焦裕禄那暖人心窝的朴实话语,禁不住熱泪盈眶。不久,他又义无反顾地跟
期刊
文章“改头换面”,材料“文字搬家”,汇报“浓妆艳抹”,这在身边不为少见。言为心声,行为心迹,文风体现的是作风,文风不正,作风一定不实。借而不鉴,参而不考,抄袭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生动体现,大家常认为其恶小而为之,实则是危害很大的邪气,抄袭症还是思想的“龙头”沒关紧,监管的措施“挂了空档”。要在思想上矫正,抄袭者不要做现代的孔乙已,觉得“窃不算偷”,文字抄袭,就是思想的小偷,当受唾弃。要在行为上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