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我短暂的十几教学生涯中,充满艰辛,也不乏欢乐。回顾走过的教学路,总结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获得这样一个值得肯定的公式:成功=热爱+探索+奉献。
一、热爱是事业的基石
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始终不渝的。自从我选择这个职业以来,始终乐意从事这个职业。
孩提时代,我就憧憬当一名光荣的教师,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毕业后,我分配到了一所农村小学任教。终于实现了我的夙愿,在学校这片乐土上播种我的理想。从此,我踏上了教学道路,奔波于家庭和学校之间,每天往返20余里路,风雨无阻,并乐此不疲。
我忠诚祖国的教育事业,并把这种思想贯穿在自己的言行中。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任务是繁重的,但我从不敷衍每一堂课,除了课前充分备课,认真制作教具外,对于自己十分熟悉的课,我也不马虎,把旧课当成新课上,每上一课都有新的收获。我把对事业的热爱落实到认真工作上。十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了设计一个教学方案,苦思冥想到深夜,有时半夜醒来,脑子里会突然冒出一个好点子,我马上把它记下来。在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有过事假、病假,但我总想方设法补上,不愿耽误学生上课,甚至结婚日期都推迟在寒假里。我知道,只有把自己置身于渴望求知的学生中,置身于我热爱的事业中,置身于学校这片乐土中,我才感到充实,感到满足。
二、探索是事业成功的桥梁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深深知道: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教师,更该把知识的火种,成功地播撒在每个学生的心田。为此,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勤奋地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刻苦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内在联系,精心设计教案,上好每一堂课。连续低年级的教学,并没有使我在教法上固步自封,反而,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为了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提些深化文章中心的问题,并且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摸得着”,从而深化了学生的思维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我强烈地追求知识,不断地进取,不断地提高教學质量,永不满足,精益求精,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做贡献。
三、奉献是事业发展的动力
奉献是一个好老师不可少的品格。为了学生,老师可以尽心尽力,劳而无怨。因为这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在每个学生成长的道路上,都洒有教师辛勤的汗水。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我也象老教师一样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热爱学生,从不厌弃差生。我历来认为对差生的态度就是检验老师爱生的试金石。我在教学上让“上等生吃得饱”,也让“差等生吃得了”,千方百计搀着差生走。记得有一个叫李明的同学,因先天大脑迟钝,学习成绩较差。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让李明回答问题;在课下,利用课余时间,我给他开“小灶”,一遍不懂,多讲几遍,直到弄懂为止。结果是,他以全年级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升入了高一年级。
在生活上,我用温暖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渴了递开水;换季了,提醒多穿些衣服;放学后,要注意交通安全……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博得了领导的赞扬,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在毕业留言薄上,一位同学写道:“老师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
四、成功是事业的收获
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一份辛苦,就有一份收获。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累累的果实。
回首过去,粉笔生涯,讲台春秋,使我深感成功地艰辛。作为青年教师,抬头遥望,通往终点的路还很漫长。我愿毕生热爱教育事业,终身探索育人之路,无私奉献光和热,在人生道路上填写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里,谨借古人诗句以壮此生志---教书育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