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生物高考命题趋势与教学变革研究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nv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教育与考试的关系看,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但考试只是一种方法,教育才是目的。本文简单剖析了近几年高考试题难度、知识点分布、命题规律等方面,重点总结了高考备考启示、教学方法指导和对新教材的处理的独到见解,对年轻教师的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考;教学方法;新教材
  一、高考试题分析
  (1)比较稳定。纵观近六年高考试题,总体感觉平稳,其中稳定地考查了主干知识,在试题的编排上除了考查学生基本知识外,还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2)稳中有变。其一,每一年必修教材的知识点略有变化,但选修教材的知识点年年不同;其二,必修一与必修二所占比例每年不同。
  (3)覆盖面较广。高考试题的考查范围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内容。从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除了五本书中个别章节没有涉及以外,绝大部分的知识内容在考题中都有体现。
  (4)试题难度适中。80%左右的题考查内容注重基础知识,但2015年以前,遗传题偏难,2016年难度适中。
  (5)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试题平稳,无偏题、怪题,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有紧扣教材的基础题,同时又突出了对重点内容及生物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如涉及细胞、代谢、遗传、稳态及调节、生物与环境等五大板块。
  二、高考生物试题给来年备考的启示
  (1)强化基础知识。高三复习中加强基础是首要任务,尤其在临近高考更要回归教材,强化基础知识训练。考生也要认真对待基础训练,勿以简单而忽视、淡化基础训练。
  (2)全面训练。高三复习不能只注重重点知识,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可以看出,有些知识来源于教材的细微之处,如若复习过程不全面,可能会造成重大失误。
  (3)加强能力水平训练。2011年、2012年高考虽然能力考查不显著,但2013年、2014年能力考查明显提升。随着新课标的推进,高考的命题将会逐渐过渡,能力水平的题还是会占有一定比例的。
  三、新教材处理的几点体会
  (1)认真落实新课标。新课程的实施,出现了一标多版的教材。在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兼顾各种版本的教材,只有以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认真钻研一套教材,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因此,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做到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要对知识进行归纳分类,构建知识网络,把握知识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2)适当补充新教材弱化的内容。如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植物的水分代谢和矿质代谢、无土栽培、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基因的结构、细胞质遗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微生物培养的五大营养要素、微生物生长规律曲线等。这样才有利于教学。
  (3)适当补充初中相关内容。如花的结构及种子的结构、肾脏的结构及尿液的形成过程、ABO血型、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等。这样才有利于教材知识的衔接。
  (4)教材有些内容要适当拓展。如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表示方法及实验测定方法和装置、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方法、验证孟德尔规律的方法、设计实验判断性状的显隐性、自由组合定律中子二代基因型的种类和份数及一对相对性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无仔果实的培育方法、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比较、赫尔希和蔡斯实验关于噬菌体的标记方法、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和方法等。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整体化,也符合近几年的高考实际。
  四、反思我们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这几方面内容: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种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倡导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营造宽松的氛围 (学生相互讨论、允许学生打断教师的讲话),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景,注意语言的技巧,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问题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从而培养创新意识。用曲折多变的问题情景来刺激学生,对教学语言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力求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创新意识不断增强。比如在《蛋白质》一节中讲到氨基酸的结构时,首先提出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然后展示出其中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式(或参看课本所列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图),问:“这些氨基酸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学生就会认真观察、讨论,在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结构和不同的结构后,再问:“将这些不同的结构用什么来取代时它们的结构就完全相同了呢?”学生会提出用R或y。这样就可以引出氨基酸的通式,学生也易于记忆。 ”
  (2)重视概念教学,让学生做好笔记。中学生物的内容几乎是概念的海洋,学生理解、记住概念就等于完成六成以上的任务。如讲减数分裂和分离定律时概念较多,需要对概念教学予以重视,并指导学生做好笔记。
  (3)加强实验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尽量多做实验,以便为做实验题奠定基础。实验题考法常见两种类型:一是分析实验(搞清结果和结论:在分析实验时,如果是验证性实验,结果和结论唯一;如果是探究性实验,实验结果预测要全面科学,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可能得出的结论)。二是设计实验(分为三大步:第一步,实验分组编号;第二步,设置单一变量;第三步,实验过程及观察统计结果)。如探究哺乳动物体温恒定中枢是下丘脑还是脊髓。选年龄、长势、性别、体重相一致的健康小鼠先测体温,再分为三组,一组不做处理,二组破坏下丘脑,三组破坏脊髓,在相同条件下培养,测量体温并记录。分析结果有四种可能。
  (4)教学手段的优化。新课程要求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可以用传统常规教学手段,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法。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把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化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效而简便、科学而切实地为教学服务。
  一要重视“粉笔教学”。传统的边讲边演式板书的“粉笔教学”,是教师运用黑板、以简洁的文字和图表等视觉媒体传递教学知识和教育思想,它所体现的那种灵活与精巧、机智与准时、融洽与到位,是任何教学方式都无法取代的。“粉笔教学” 又一优点是能体现人文关怀,学生没听清的可以在黑板上找,还可以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甚至下课后看到黑板可重新整理回顾本节内容。一节成功的生物课,板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例如:在讲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时,可结合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边讲解边对有关转录和翻译的场所、原料、模板、过程、结果等要点进行板书和绘图,呈现图文并茂。不但能达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要重视挂图、标本、模型、生物活体的辅助教学。在适当的时候不怕麻烦地使用这些辅助手段可化难为易,学生易理解且记忆深刻。
  三要重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生物教学中,虽然使用多媒体教学容量大,但不利于学生重复记忆,要合理恰当使用它。如在讲细胞结构、细胞分裂、细胞融合、胚胎发育、补充例题习题等时,使用多媒体动画省时,效果特佳。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达到抛砖引玉,互相切磋,共同提高教学技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齐志广,杨献光,马闻师,等.从高考命题看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J].生物学通报,2004,(4):56—57.
  [2]吴珍珠.关于生物学科优质高考试题标准的调查报告[J].中学生物教学,2014,(10).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高中)
其他文献
在科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诱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中,创新精神是创新教育的灵魂,是诱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提高创造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个部分,尤其在会计行业的工作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在处理平常工作中的各项相关事务,也就是说会计电算化是二十一世纪的
<正> 麝香是麝科动物雄性香囊的分泌物,是珍贵的中药材和香料。除传统医学证实麝香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等功效之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增强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美育为导向,促进幼儿德育,可使幼儿美育得到锤炼和升华,让幼儿纯真的心灵在美的熏陶中健康成长。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将幼儿读本中的语言材料转换为听
区域活动的观察指导是极富灵活性、创造性的。在活动中,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指导技巧,既不干预太多,又不能错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教育契机。那么,教师在活动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才
初中化学的应用性、精微性、化合动态生成性,以及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等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理解与运用化学知识的难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有效整合了学生的知识优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