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nqi65118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是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主要载体,实现学生学习数学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有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探究;创新能力;数学价值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实践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活动,充分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获得数学能力的发展。那么,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与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呢?下面,以“制作年历”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与现状
  1.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属于实践活动的范畴之一,既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索的机会,又能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研究与探索的过程,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性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综合实践活动经验。
  2.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现状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既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纵观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几乎每个单元都有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可见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可能是单元学习的综合应用,或是学生早已接触过的知识,有的教师觉得不是新知识的传授,所以没有教的必要,干脆弃之不教;有的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活动,因而对学生的操作不加以指导,放任自流;还有的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繁多,没有重点,学生操作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华而不实。
  二、生活问题数学化,有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一是让学生从生活走进数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先与学生随意聊天,并提起请他们帮忙。学生们一听老师请他们帮忙热情顿时高涨,“老师你说,帮什么忙?只要我们能做到绝对没问题。” “我的爸爸过生日,他非常爱喝酒,我想送他两瓶酒,可又怕他喝醉,我该选择怎样的酒?请同学们帮我出个主意。”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纷纷说要买度数低点的酒。那么,为什么要买度数低的?酒的度数又代表什么意思呢?学生被我反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百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又如,夏天到了,学生需要喝大量的水。我校为了学生身体健康给学生送来了纯净水。大家都很高兴,但一听说要交钱都“啊”了起来。我便问怎么了,学生问到“会不会很贵?”这一问让我灵机一动,心想这是个好机会,何不让学生自己去算一算呢?我在黑板写出“一桶水3元钱,全班41人,假设一天最多喝2桶,请你算一算每个人一个月喝水大概会交多少钱?”问题出来后,学生兴致勃勃算了起来。我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很广泛,例如“一星期上几天课?一个月大概是几星期?一个月在学校呆几天(考虑到这月是大月还是小月)?算出总钱数后怎么办?用什么办法算得快?(估算),如果没估算,算出详细价钱结果除不进或小数太多,如何保留?保留到哪一位合适?”等等。于是要求他们小组合作,看谁想的最周全,算得最快。同学们互相启发,互相吸收,观念逐步完善,认识不断深化,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提高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二是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引导他们借助生活表象来学习知识,激发探究欲望。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35-95=135-100+5”,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5,难以理解。因此,我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自主探究:妈妈带了135元钱去商店买了一只95元的特价电熨斗,准备用来熨衣服。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3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5元,(应加上5元)。所以,多减去的5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这样教学,让学生对数学的抽象思维找到了具体形象的生活依托,在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思考流程,实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教学中的数学语言服务于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数学依赖于生活,数学语言就要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充分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例如:我们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是:侧面积+底面两圆的面积 这是数学语言,把它用来解决生活中这样一个问题:“张师傅要做一个水桶,高0.8米,底面直径40厘米,问:张师傅做这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就很轻松了。可见,教学中的数学语言是服务于生活的。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数学教师要注意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只有具备良好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参与数学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数”中自有言如玉。
  总之,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预习时必须让学生试着找找生活中的原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如“循环小数”在预习时,可以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循环”的现象,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概念。
其他文献
江西省是全国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省份之一,流行范围涉及8个市的39个县(市、区)、316个乡(镇)、2194个村,受威胁人口495余万人,自2003年从都昌县周溪镇柴棚村开始九江市血吸虫
期刊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但是,由于我国心理学起步
摘要:如今高校图书馆存在很多问题:图书馆员素质偏低,老龄化,服务不到位,图书馆经费短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构建,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加强馆员的道德修养,提高服务质量,提高馆员的素质,改变图书馆员的结构,拓展馆员的服务领域,完善服务体系;从多渠道解决图书馆经费短缺问题,更新硬件设施,改善图书馆环境;加强民主管理,创新管理理念。  关键词:图书馆员;高校;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是传播先进知识
一、背景  在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中,很多同学做题成百上千,学习态度也比较端正,但究其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成绩也没因此提高多少.究其原因,主要因为他们都采用题海战术,一味地做题目,只重视最后算出的结果,而不去总结和探究解题规律,忽视了解题后的第二次思考,没有使自己辛辛苦苦所获得的思维成果得到巩固、升华和提高.  二、具体过程  笔者认为解题之后对其进行反思既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有所帮助,又让学生节约
摘 要: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苏霍姆林斯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所以要提供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而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教师只不过是知识材料的供应者和鼓励者。音乐教师要努力探索音乐教学的规律,让活泼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去塑造新一代健康而又高尚的灵魂,全面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摘 要: 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的技能,使其终身受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远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而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就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持之以恒的培养。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自主性学习 培养策略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的技能,终身受用。”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给学生,而是将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通
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增大,城市病越来越严重,智慧城市建设就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这个难题孕育而生的.rn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安东尼·汤森在他的著作《智慧城市》里,提出了智慧城市
期刊
摘 要:文学类别的文本阅读,在测验及常规授课之中,都很容易意会;但是很难经由语言予以表述。语言及内涵彼此的变更及转换,是尤为重要的。从形态层面看,应当辨识这样的言传方式。经过授课指引,学生应能体悟出深层的这类文本内涵,把它传递为明晰的语言观点。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阅读;“意会”;“言传”  最近几年高考,文本阅读范畴内的文学类别占到了凸显的比值,分值变得更多。阅读这类文本,学生常常会畏难,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