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常规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先讲动作要领,作一些示范,学生跟着学。
关键词:体育 教学 学生 自主 培养
《体育与健康》的教育教学,从学习角度来看,它是一种特殊学习的过程,是应该建立在学生自主锻炼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平等、爱心交流、人际契合、相互尊重共同创造展示的课堂。在《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对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掌握技能技术的教学方法做了尝试。
一、先练后讲,发展思维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常规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先讲动作要领,作一些示范,学生跟着学。如何培养帮助学生解决学、练中的问题,通过各自的思维方式在学练中掌握、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方法。在主教材 “快速跳短绳”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先练后讲”、“先试后导”的教学法。让学生自学所教内容,通过活动体验互相讨论及评价,由教师做出指导,然后让学生进行第二感知的体验。通过尝试、探究,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再提出建议和方法,而后让学生积极思维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既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了个性,也培养了求异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发现学习
课改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倡导学生主体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 “发现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索,引导学生进入学练情境,发挥他们运动潜能,鼓励自我创造适练,并提供一定的探究空间,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不断地挖掘学生自身的创新潜能,完善自我。如“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o起立”,为满足学生自我创造促使独立思考,我在教学中的用法是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激发兴趣。教师不讲要领、不示范、只作提示;大家想一想,前滚翻中那种方法转体180o最合理?于是个个欲试不甘落后,人人想当“发现者”,然后教师模仿学生动作,激发他们从观察中发现问题。让同学们发现前滚翻后接转体不连贯的现象出现,这时教师可以从他们七嘴八舌中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把握问题的关键进行研究,启发指导,反复探索讨论获取新知,在“发现学习”中,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反复探索与讨论,将片段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组合,构成一种新的认识和结构,最终学生对“前滚翻接转体180o”的动作技术要领和特点,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三、以生为本,动创结合
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来自于学生的自我创造,只有对自己的操作能力不断反省与总结,才能领悟在自主策略思考中的技巧。例如在安排《行进间运球与篮球的创编练习》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运用篮球,充分“动”起来,使他们在 “动”中体验篮球运球技能技术的乐趣和对人体自身锻炼的价值,然后在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技术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开拓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自我创造,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享受创造成功的乐趣。
四、自我评价,相互促进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控制太多,约束太多,尤其是测验、考试成绩更是教师说了算,从教师的角度来考察并对学生做出评价,而新课程理念的课程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而且要从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给予关注,进行评价。通过 “思、议、评、练”等一系列的教学途径,运用提示、思维、探究、自学、活动、演练等学导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注重学法指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同时安排适当时机让学生将自主学、练中的思维过程,动作要领在小组或班级中用自己的操作性语言进行表述,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相互促进,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点评,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动作技能技术上能真正“会学”、“善学”、“好学”。如:篮球运动中的“跑动中投篮”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进行表述跑动中投篮有那几个环节组成,学会跑动中投篮的关键动作是什么等,促使学生在练习前对整个动作机能技术的掌握有所了解。在练的过程中我再让学生用最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述,比如:跨步接球、上步跳起、跳起投篮等,强化语言对完成动作的作用。然后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展示自我(自我评价)、相互交流(小组评价)共同提高。
总之,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往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重要性,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运动特点,以及学生自己的特长,指导他们寻找适合自己掌握技能技术的目标,有效引导学生进入 “自主”掌握技能技术的尝试状态,引发兴趣、激发动机。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掌握技能技术上的潜在能力。在自我反省、评价中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自我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习和掌握技能技术的能力。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亲身经历、感悟,在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技术的同时更多地激发他们的生命活力、身心健康。
(山东省商贸学校250013)
关键词:体育 教学 学生 自主 培养
《体育与健康》的教育教学,从学习角度来看,它是一种特殊学习的过程,是应该建立在学生自主锻炼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平等、爱心交流、人际契合、相互尊重共同创造展示的课堂。在《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对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掌握技能技术的教学方法做了尝试。
一、先练后讲,发展思维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常规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先讲动作要领,作一些示范,学生跟着学。如何培养帮助学生解决学、练中的问题,通过各自的思维方式在学练中掌握、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方法。在主教材 “快速跳短绳”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先练后讲”、“先试后导”的教学法。让学生自学所教内容,通过活动体验互相讨论及评价,由教师做出指导,然后让学生进行第二感知的体验。通过尝试、探究,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再提出建议和方法,而后让学生积极思维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既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了个性,也培养了求异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发现学习
课改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倡导学生主体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 “发现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索,引导学生进入学练情境,发挥他们运动潜能,鼓励自我创造适练,并提供一定的探究空间,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不断地挖掘学生自身的创新潜能,完善自我。如“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o起立”,为满足学生自我创造促使独立思考,我在教学中的用法是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激发兴趣。教师不讲要领、不示范、只作提示;大家想一想,前滚翻中那种方法转体180o最合理?于是个个欲试不甘落后,人人想当“发现者”,然后教师模仿学生动作,激发他们从观察中发现问题。让同学们发现前滚翻后接转体不连贯的现象出现,这时教师可以从他们七嘴八舌中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把握问题的关键进行研究,启发指导,反复探索讨论获取新知,在“发现学习”中,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反复探索与讨论,将片段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组合,构成一种新的认识和结构,最终学生对“前滚翻接转体180o”的动作技术要领和特点,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三、以生为本,动创结合
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来自于学生的自我创造,只有对自己的操作能力不断反省与总结,才能领悟在自主策略思考中的技巧。例如在安排《行进间运球与篮球的创编练习》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运用篮球,充分“动”起来,使他们在 “动”中体验篮球运球技能技术的乐趣和对人体自身锻炼的价值,然后在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技术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开拓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自我创造,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享受创造成功的乐趣。
四、自我评价,相互促进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控制太多,约束太多,尤其是测验、考试成绩更是教师说了算,从教师的角度来考察并对学生做出评价,而新课程理念的课程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而且要从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给予关注,进行评价。通过 “思、议、评、练”等一系列的教学途径,运用提示、思维、探究、自学、活动、演练等学导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注重学法指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同时安排适当时机让学生将自主学、练中的思维过程,动作要领在小组或班级中用自己的操作性语言进行表述,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相互促进,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点评,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动作技能技术上能真正“会学”、“善学”、“好学”。如:篮球运动中的“跑动中投篮”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进行表述跑动中投篮有那几个环节组成,学会跑动中投篮的关键动作是什么等,促使学生在练习前对整个动作机能技术的掌握有所了解。在练的过程中我再让学生用最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述,比如:跨步接球、上步跳起、跳起投篮等,强化语言对完成动作的作用。然后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展示自我(自我评价)、相互交流(小组评价)共同提高。
总之,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往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重要性,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运动特点,以及学生自己的特长,指导他们寻找适合自己掌握技能技术的目标,有效引导学生进入 “自主”掌握技能技术的尝试状态,引发兴趣、激发动机。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掌握技能技术上的潜在能力。在自我反省、评价中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自我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习和掌握技能技术的能力。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亲身经历、感悟,在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技术的同时更多地激发他们的生命活力、身心健康。
(山东省商贸学校25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