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in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是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交际能力的摇篮,如何将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成为现在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作者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应用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着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模式,也是新课标教学目标下一种颇受教师青睐的课堂学习模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交往能力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学生在合作与竞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能够有效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发扬创新,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下面是笔者总结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与同行分享。
  一、分工协作,共享成果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将合作学习的模式充分应用,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增长知识与见闻,并且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而获取的知识会更加记忆深刻。比如在学习“长城与运河”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中展示的万里长城与京杭大运河的相关图片,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想法,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搜集,调查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或是还有哪些令人惊叹的奇异景象。教师在下节课上课时就可以让学生之间就自己查到的知识进行交流,由于每个学生的搜集手段与渠道不同,每个小组将成员的搜集结果进行汇总,他们就会得到多种多样的答案,如“西湖”、“乐山大佛”、“秦始皇兵马俑”、“北京故宫”,等等,从而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够了解更多知识,体会到祖先的智慧。学生通过交流都能够收获更多知识,了解自己不熟悉的方面,从而体现出合作学习中学生分工协作、共享成果的优势。
  二、合作交流,集思广益
  虽然一堆沙子是松散的,看起来没有什么作用,可是当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就会变得比花岗岩还坚韧,这就是合作的力量。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把不同个性的学生聚合在一起,让他们经过磨合后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的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既是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必然选择。在学习“卧薪尝胆”这篇课文时,由于课文是一篇蕴含深刻做人的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叙述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虽然战败但是没有气馁,反而一直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终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极其骄傲,不听忠臣相劝,执意要放掉勾践,最终放虎归山,被越国灭掉。该篇课文的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学生都很容易理解,教学难点就在于领悟故事蕴含的哲理。若是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则学生很难将课文要表达的主旨全部挖掘出来,而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他们就可以在讨论中充分发散思维,不断进行思维碰撞,产生新的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真正懂得不论做人做事,只有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的道理,并能够以此为鉴,激励自己发愤图强,刻苦学习。由此可见,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集思广益,不仅可以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可以增加情感体验,让他们在深刻的理解中体会到做人的道理,进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三、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态度决定成败,学生只有抱着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才能取得一定成就。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在实践中使小组成员取长补短,而且能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最难学的部分就是古诗。虽然古诗简短精练,节奏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乐意吟诵古诗,但是很多学生几乎不能理解诗中蕴含的深意,只是一味地背诵默写,难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情感提升,这给学生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带来了不小困难。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往往会退缩,甚至产生畏难心理。因此,要让学生学好古诗,教师首先就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即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收获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庐山瀑布的照片,然后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采取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赏析古诗的内容,理解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并从中体会诗人李白开阔的胸襟与超群脱俗的精神面貌,感受到诗仙的风采神韵。再比如在学习杜甫的“绝句”时,学生在朗诵时只知道这首诗写景,无法分析出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是学生通过交流与讨论,对诗句进行认真探讨研究,并联系诗人的经历,学生慢慢归纳出该诗要表达的主旨,体会到诗句蕴含的深意。这首绝句每一句为一景,但又融而为一,在其中起到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这首诗在表面看来是展现的一些生机盎然、欢快明亮的景象,但实际上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而感到的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诗人以清新愉快的景色描写寄托内心复杂的心情,采用“以乐景抒哀情”的写作手法,正是诗人此诗的主题之所在。因此,学生通过不断交流与分析,能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合作实践,提高素养
  合作实践是指学生以合作和互助的形式從事相关学习活动,以完成学习任务为共同目标,以提高每个人的学习成绩为基础,提高整个小组的综合成绩,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素养。比如在学习“哪吒闹海”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都会为哪吒抱不平,认为哪吒做得没错,是东海龙王与太子太过霸道无理。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这篇课文,理解故事发展的结果,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进行分角色朗读对话,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表演出来,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并且锻炼了口语能力与表达能力,提高了勇气与胆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得到了全面发展。再比如在学习“争论的故事”时,我让学生在读过这篇文章后,将故事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并说说这兄弟俩错在哪儿,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并将课文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抒发自己的感情,最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该故事为基础,或改编或续写,编排出一场舞台剧。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对课文要表达的主旨有更深的体会与理解,并且在学习与合作的过程中,交际能力与尊重他人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素养。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其有力地挑战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它能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责任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实行分工协作,取长补短,达到共享成果、共同进步的目的。将合作学习的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能力,促进自身发展。
其他文献
古语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教育同仁们应该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名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者,我分享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方式,愿和大家共勉。  小学良好的学习习惯,无非就是课前预习,课堂专注,课后复习,这些
1.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推翻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
摘 要: 文章从课程理念出发,分析如何运用阅读场景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提高阅读综合素养,建构高效阅读课堂。  关键词: 场景运用 内涵解读 高效阅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师从教材内涵和学情的要求出发,利用有效的学习场景,激活学生阅读欲望,引发学生积极自主参与文本研读活动,通
◆摘 要:文章要有真实情感,才能久而弥香,缺乏真实情感的文章读来即味同嚼蜡。学生只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学生缺乏阅历,但不缺乏真情,真实情感来源于现实,现实生活培育真实情感,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真情才能讓学生写出动人感人的文章。  ◆关键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情感培养  有些学生的作文,让人读后觉得枯燥乏味,毫无个性可言,毫无新意可言,究其原因,就
◆摘 要:地理是一门研究世界的学科,它不仅要研究世界各国的位置,还要研究各个地区的气候、风俗习惯、地理条件等等,它是一门涵盖知识面广阔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地理的学习对于学生十分重要,而作为高中地理教师的我们也肩负着做好教学工作的重任。  ◆关键词:高中教育;教学方法;地理教学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已经给教学带来了一些弊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效率日益降低,作为一名高中地理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是教学手段还是教学理念、内容等,统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此环节中,教师必须对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认知,同时还应该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继而做到因材施教以及有的放矢。立足于现实,我们能够清楚地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院校学生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甚至个性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故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进行耐心教学,从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