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的“四重”特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keshu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2001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调整,通过研读《新课标》,我认为有如下一些特点:
  1.重过程
  (1)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什么?①体验数学的自然科学性。②体验数学的基础性与工具性。③体验数学之美。④体验数学是一种文化。⑤体验数学是一种思想。
  (2)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做数学,探究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
  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独立性,不再只是充当知识的接受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的学习、操作、探索、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与同学和教师合作交流、讨论,共同发现新知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3)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感情交流的过程。
  教实质上是教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学实质上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和发展自己的潜能,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实质就是交往互动。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学生不能只做听众,必须动起来,要动起手来操作数学,动起笔来推演数学,动起脑来思考数学,动起口来讲数学和与教师讨论数学。数学教学要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交往,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使学生学会交往,逐步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
  数学教学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感情交流的过程,面对拥有灿烂生命力的学生,教师必然把感情投注到教学之中,学生面对知识渊博,充满智慧的教师必然敬佩有加,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的知识经验智慧与学生灿烂的生命活力的有机融合的过程。
  2.重个性
  新课标非常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人的思考问题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方法,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如大脑的潜能,气质)都不同,传统教育的整齐划一,齐步走,只重学科,目中无人,忽视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新形势下显得非常落后。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以人为本,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要教书育人!关注人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关注就是要尊重、关心、牵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新课标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是学生愉悦的情绪和积极情感的体验过程。数学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以及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发展,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过程。当然,数学教师更加要注重学生潜能的发展,把学生比作卫星,教师就是火箭,教师这火箭要把每个学生送到恰当的轨道上去。
  3.重应用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缩短数学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让学生获得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有价值的数学呢?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应用性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后,我安排这样的训练题:我去“物美”超市购物,一块醒目的牌子吸引了我,上面说购买茶壶、茶杯可以优惠,这似乎很少见,更奇怪的是,居然有两种优惠方法:(1)卖一送一(即买一只茶壶送一只茶杯);(2)打九折(即按购买总价的90% 付款).其下还有前提条件是:购买茶壶3只以上(茶壶20元/个,茶杯5元/个).由此我不禁想到:买茶壶4只、茶杯若干只,这两种优惠办法有区别吗?到底哪种更便宜呢?
  这一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把学生置于决策者的地位,需要学生借助函数关系,建立不等式模型,然后根据计算结果作出决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科学态度都是十分有益的.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刻体会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加强此类问题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形式多样性
  新课程的另一个特色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化了,它不允许我们像以往那样用简单的“介绍定理、法则—示范例题—强化训练”流程来学习数学,不再只把“双基”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体目标,新课程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把学习方式的改变作为这次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
  例如,在第一章第二节“展开与折叠”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布置这样两个思考题“:有一条大小为1×7的纸。怎样用它折成一个单位小正方体(也就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在正方体两个相距最远的顶点处逗留着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蜘蛛可以从哪条最短的路径爬到苍蝇处?说明你的理由。”引导学生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讨论交流;在第三节“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电脑制作截面、反复演示,可以利用萝卜、土豆等让学生进行实验,多种感官的交互作用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第四节“从不同方向看”的教学中,对思考题:想象一下,正方体用一个顶点在桌面上立着,光线从上面直射下来,这时正方体的影子是什么形状?有的学生就想到“就是要画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有的猜、有的想,还有的学生实在想不出来就说“我晚上用手电筒试一试再说”。这样的教学,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与学活动的多样性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经验,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不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教育目的,实质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也不断更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它能将声音、形态、动作、色彩融为一体,活化教材,使教材内容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教学激发兴趣延续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
目的:探讨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自制成药圣达欣颗粒剂(治则益气活血、通腑降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特点及其治疗机制,为提高慢性功能不全患者的生存质量,减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和疑问。小学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种天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通过答疑解惑,让学生在质疑中主动的去发现问题,从而寻求正确的解题方式,归纳和总结解题的方法和规律 ,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力性。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题,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我们要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
数学课在普通高中作为一门主科,学生基础较好,学习兴趣浓。而职业高中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职中的老师们都知道要扭转职中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的状况任重道远,但笔者坚信:从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法服务学法的角度加以考虑及探索,职高数学的教学改革定会有所收获的。针对以上特点,几年来我对数学教学进行了一些粗浅探索。  一、
【摘要】在很抓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我从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入手,寻求如何搞好课堂教学,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有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初中学校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本文探讨了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习习惯养成引导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
【摘要】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框架,能优化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思维导图的应用    一、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作为一名教师,都会经历过这样一个事实:在课堂里,教师们挥洒着热情和汗水,讲授自己精心准备的
目的:探索不同数量,不同方式的限食对动物衰老的影响,寻求最佳限食方式延缓衰老.结论:(1)2种限食方式都能使动物血清LPO降低,并且限食组动物心率平均较对照组降低约10﹪,体重较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批判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老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艺,寻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策略    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老师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和研究,教师们一心想竭尽全力摆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弊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面对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种种困惑,教师们个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