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该如何取长补短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atisbianbi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对比和分析中英两国中学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对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的高中英语教育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英对比;高中英语;取长补短;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6-0025-03
  【作者简介】金永建,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江苏如东,226406)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前些年,笔者作为“江苏省培训者培训”项目的一员,前往英国接受了为期两个月的、关于中学英语教学法、教育理念等诸方面系统的培训。我认为,英国中学的不少做法对我们当前的高中教育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的确有启迪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两国比较
  1.国内教材已愈发科学,与英国大同小异。
  众所周知,一套好的高中英语教材,不仅教师用起来得心应手,而且还会影响学生一辈子。我国的英语教材,在近几年已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经过多年的实验和准备,1996年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已使用类似于英国牛津、剑桥所推广的教材。这套教材基本上奠定了我国当前高中英语教材的基础,它的主要特点是:信息量大,知识面广,贴合学生实际,时代气息浓,注重学生交际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此基础上,2003年又进行了一次较大修订,但基本框架和理念没有大的调整。2005年全国新高一英语教材又进行了很大的变革,即各省可以根据教育部总的要求自主选编教材,比如江苏就是与牛津出版社合作进行教材编写。它以模块为单位,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挖掘和培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操作性更强,更具有灵活性。所以,从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材这一块来说,跟英国已经没什么区别,甚至某些方面略胜一筹。
  2.我国教学设备逐步更新,现代化程度与英国接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中国的很多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及城市地区,中学的现代化程度已逐步接近英国中学的水平,电脑网络教学也基本普及。尤其是网络的发展,大大地缩短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许多信息和资源可以共享。除了传统的录音机外,很多学校的英语教师已经能够应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同时不少学校也已经开始使用电子互动白板、实物投影仪和展示平台,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加形象、生动,针对性和互动性更强,这方面,英语教师可能走在其他学科老师的前列。
  3.英国也有统考和排名,管理严格,压力不亚于我国。
  英国的中学教育国家宏观调控也比较明显,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统一的要求,同时进行中学全国统考,而且统一阅卷。国家和地方督学(OFSTEND and LEA)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学校和教师进行督查。英国的中学教育基本上是免费的,而学校经费的来源主要是靠政府补贴,目前平均每个学生每学年4000英镑左右。所以,国家补贴的多少就取决于学生人数的多少,同时家长又是根据学校的League Table(相当于国内的重点中学排名)来选择学校的,而这一排名由国家和地方教育权威机构根据学校学生的平时和统考成绩等来决定,所以学校的压力比较大,如国家督学检查为不合格,学校就有被拆并的危险。对英国的教师来说,压力并不小于我们国内的教师。每学期伊始,由校长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宣读上学期学校考试情况,当场公布各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二、英国长处
  1.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我国学校的绝大多数教师是希望能真正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可为什么步履维艰,很难实施呢?其实,最大的阻力来源于家长。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老牌的四星级国家级示范高中,由于近几年生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学校多次想按照学生的入学成绩进行分班,可是每每刚刚传出点消息,家长(主要是那些择校生的家长)的电话便络绎不绝,纷纷指责学校的这一做法,并略带抱怨地说如果分班就要求转校,所以直到现在,学校也没有能够真正地做这一点(现在情况好点了,基本上取消借读生了)。效果是好是坏呢?那是不言而喻的事了,班上学生参差不齐,差距很大,教师很难把握住起点,多少有点“就高不就低”,这就使那些学习困难生越学越困难,时时“吃着夹生饭”,甚至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再让我们来看看英国是如何做的。英国从小学开始,每学年便按照国家统考和平时的成绩(A、B、C、D、E、F等等级),将学生分别分在同一年级的不同的班级,这被称之为“Sets”,这样一来,学校就基本上可以根据不同的班级选派适合他们的教师,教学起点比较好把握。又因为学生的水平大体在同一层次,所以学起来相对轻松,也容易找到自信。为了进一步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又按照班级中学生的具体能力差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能力小组,在具体学习和活动时教师可以做到因人而异,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个性张扬,这被称之为“Streams”。这一切是机动的、可以调整的,也就是说,如果学生这学期是分在较差的班级,但经过努力通过了考试测试,已经达到另一较好的层次时,只要提出申请,还是可以变换班级的,这样就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和动力。以上这些做法早就得到家长支持和认可。
  2.真正关注、帮助“诵读障碍生”(Dyslexia),全面注重学生发展。
  笔者在英国参观了一所比较有特色的中学叫作Stanley Secondary School,共有在校学生800多名,其中正式注册的“诵读障碍生”(Dyslexia)就有200多名(学生和家长并不觉得难为情或低人一等,所以一般都是学生和家长主动向学校申报),虽然英国社会上对“诵读障碍生”也存在着定义方面的分歧争论,但所有学校都对此特别重视,如上面所提到的那所中学,就特别招聘了数名具有专业心理辅导资格的教师,专门对那些注册的障碍生进行全方位的辅导。这些辅导涉及面很广,包括学习成绩,相当于国内的家教和个别辅导,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同时,这些教师又充当心理按摩师,经常鼓励和激励学生,让他们真正得到关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重新充满自信和勇气,回到自己的班级。而对于那些心理障碍特别严重的学生,学校也从不放弃。学校从社会上的专门机构聘请各种相关的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咨询,必要时予以治疗,这样就会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科学的发展。   国内很多中学也多设有心理咨询室或热线,但在各方面的投资尤其人员配备上,与英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很多都是兼职,有的学校甚至形同虚设或者就根本没有;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包括学生家长和他们自己都不大情愿公开承认有心理问题需要辅导和治疗。所以当学生的心理有问题而需要帮助之时,教师往往只能望洋兴叹,等问题发生了才去重视,那时可能为时晚矣。同时,我国中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可能比英国学生要更大些,所以在这一方面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三、几点建议
  1.尽量多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达成度。
  由于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内容新颖、贴近社会生活、更新快等特点,所以形式和内容都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增加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其学习劲头和激情便可想而知,且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很容易拉近,关系融洽,因此学习起来事半功倍、如虎添翼。比如《牛津高中英语》高二Unit 7 Living With Disease是讲述有关AIDS的问题,就可以通过上网搜索、查找相关信息和资料,如河南艾滋病村、世界艾滋病日和国家领导人看望艾滋病患者等各方面的图像和影像资料,从而课堂更加形象、生动,更富有震撼力,学生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感动的同时学到很多相关知识。相反,如果仅凭一支粉笔、一张嘴,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完美,其课堂效率和达成度均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2.注重学生心理健康,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
  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和对人才要求的进一步提高,高考竞争的激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各种压力最后都不同程度地转嫁到学生身上,所以,面对来自家长、社会、学校甚至他们自身的重重压力,学生本来就脆弱的心灵显得更有些不堪重负,如果稍微遇到一些问题,不能及时给他们心理减压,其后果往往是不堪设想的。如果他们的智商很高,即使最后能获得一定的学历和文凭,心理却不健康或者有问题,那他们将来就可能成为社会的“危险品”,复旦大学宿舍投毒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等等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我们教师平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疏导他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做他们的心理按摩师,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只有当学生的心理能健康地发展,他们才有可能轻松、愉快地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3.遵循新课程改革理念,力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很多学校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素质也变得越来越参差不齐,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充分张扬个性,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方法来教学,将无异于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不仅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成绩,反而会抹杀学生的个性,使好的、聪明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老是“硬撑着”。所以,我们应该向英国学习,首先按照不同的水平和能力将学生编排在不同的班级,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派具有不同特点和特长的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这样,才真正体现让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
  就拿笔者任教的学校来讲,学校克服重重阻力,将能力和水平接近的学生编排在同一个班级,这样,学生之间可比性增强,以往的学习困难生自信心也得到增强,学校派那些比较有耐心的教师去教他们,经常鼓励他们,最后成绩进步神速。近几年我校的高考各项指标基本上排在全省前列,引起一定的轰动,我想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吧。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克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已基本全面铺开,其核心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充分尊重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如果教师还是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来教具有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材的话,学生就基本上没办法学,教师也没办法教。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学习,不断进修,彻底改变一些已经过时、不适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教给学生的是方法,是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些固定的、死记的知识点;要教给他们“点金术”,而不是一座“金山”;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不能总是以长者、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相反,应以一种合作者、共同探究分析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应恰到好处地指点迷津,点到为止,不要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当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能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敢于放权,做一个忠实的观众和听众,成为一个旁观者和参与者,从而达到“平等中的首席”这一境界。
  总之,分析研究并认真对比中英两国中学教育的现状,取长补短,批判性地“为我所用”。结合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这一国情,这样的原则对我们创新教育、拓宽思路,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的发病状况,分析母体自身因素与子痫前期发生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进行孕前保健、分娩的5421名孕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可能导致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通过卡方检验筛选子痫前期可能的影响因素,对其进行偏相关分析,从而确定各因素对子痫前期发病的作用强度。 结果 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孕妇高血压史、双胎妊娠、妊
【摘 要】本文以徐州高级中学省级课程基地及“汉代乐舞”校本课程为例,阐述了课程开设的缘起和意义,从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舞蹈《相和歌》作品分析等四个方面陈述了课程的实施。  【关键词】汉画像石;校本课程;汉代乐舞;相和歌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8-0072-02  【作者简介】丁成梅,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江苏徐州,221009
【摘 要】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许多英语教师一直困惑的问题。传统英语教学惯用机械的读、背、默写等形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之后,英语课堂中出现了许多新花样,采用最多的就是游戏,但有些学生却不愿意参与其中。教学中缺少的不一定是游戏的形式,而是一种游戏精神。本文拟结合初中英语课堂实例,对游戏精神的四个层面——自由精神、体验精神、愉悦精神和创造精神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游戏;游戏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分割的现象,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即以阅读为基础,借助文本的话题、体裁、词汇、结构等搭建支架,以读促写,优化写作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读写结合;写作设计;支架;话题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4-0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木芙蓉涂鼻軟膏联合辛芩颗粒治疗小儿慢性鼻炎的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7—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单用组与联用组,每组各45例,单用组给予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1 cm涂于鼻腔出血位置,早、晚各一次;联用组在外用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的基础上再口服辛芩颗粒,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后联用组症状积分值显著降低(P0.05)
【关键词】兴趣点;生活实践;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0-0062-03  【作者简介】杨华,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江苏洪泽,223100)教师,洪泽县骨干教师。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各种礼仪规范。第一课时是Welcome to the unit,是本单元的导入课。它的功能是激活学生与单元话题有关的已有知识
【关键词】高三复习;高中数学;激发潜能;向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4-0078-02  【作者简介】1.梁莉娟,江苏省无锡市立人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00)教师;2.王华民,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江苏无锡,214000)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  某天下午的最后一课,我们随堂听了一位老教师的高三复习课——
【摘 要】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微课”要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快速实现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高中思想政治微课中的相关案例,从微课语言的形式美、现场感、趣味性、准确性等四个方面,探究了微课制作过程中教师的讲解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微课;教学语言;高中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6
【摘 要】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究竟能否走出一条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效发展的科学路径,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课程实施理念。江苏省天一中学张洁老师执教的“Advertisements”语篇教学一课,成功地践行了当代语言教学的最新理论,给人启迪。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与语言;课例评析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
【编者按】江苏省邗江中学于2000年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学校历来重视校本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教室课堂、校园课堂和社区课堂为特色的课程研究与实践曾获得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学校不断深化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引领教师把研究的着眼点从教學技巧的运用逐渐转移到对课堂中“人”的行为方式,即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上来,摆脱教学技巧和模式的束缚,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