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常识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lia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的商业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深的东西。而只是在找到对的方向之后,坚持紧紧围绕商业的常识去做该做的事情,一点点地去努力就可以了。商业的成功离不开对常识的坚持。
  我一直认为做企业的人都很聪明,事实的确如此。一般企业做得越大,越不可能在技巧性的事上犯错。可为什么每年还是有企业出现问题?我发现,大多数是因为违反了商业的常识。
  商业常识无处不在
  商业的常识,是每一个做企业的人都应当理解和具备的基本知识,这都基于最基本的商业规律产生的。然而,现在却有很多企业家在经营企业时,违反了这些常识。
  比如做企业肯定要盈利。但有些人总觉得:盈利不重要,要先烧钱;当把所有的竞争对手都烧死之后,市场就全是我的了,自然能赚钱。这就是违反常识。
  比如做企业是要控制负债的。但有些企业就是觉得要多点负债,负债越多人家越怕我,信奉所谓的“大而不倒”。这也是违反商业常识。
  还有,以客户为中心也是商业的常识。但永远有不少人热衷于各种开会、聚会,却很少把时间花在客户身上。这其实也是违反常识的。
  当然还有忘记好产品是制造出来的常识,总是认为是别人“故意竞争”导致产品销售停滞;违反要对未来进行人才储备投资的常识,而只顾眼前利润。
  可见,运营企业时常识无处不在,而且看起来非常清楚、非常简单,可是,为什么总是很难以坚持常识呢?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第一个原因,我认为是人性自带的。人性是有弱点的,这让我们总是犯错误。而我们身边总是有太多的诱惑,让我们贪婪;也有太多负面的事,让我们过分恐惧。
  还有一个原因,是每个人对自我的判断、预期失真。
  有时候我们会对自己过分的自信。有时候我们总认为以前的老方法会继续生效,所以在做事情之前不仅没有预判事情的可能风险,而且在不好的结果发生后,还会郁闷为什么会出问题。而另一方面又有一些过度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表现在一旦出现新生事物,第一想法就是逃。一旦面对,要么是认为自己一定会出问题,要么就总认为别人说的是对的,不知不觉忘记了商业有常識这回事了。
  成功是对常识的坚持
  据我总结,成功的商业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深的东西。而只是在找到对的方向之后,坚持紧紧围绕商业的常识去做该做的事情,一点点地去努力就可以了。看来,商业的成功离不开对常识的坚持。
  首先,在基本方法论上我们要“兼听则明”。
  有些人很相信自己的商业直觉,我觉得也不能一杆子打死。但是光有直觉是不够的,直觉的背后应该有一套完善的商业逻辑。当然,当我们获得了直觉和逻辑的统一、平衡,还要知道此时此刻的给定条件。商业的直觉、逻辑和外部的给定条件,是我们缺一不可缺的增长因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制定出属于自己的战略规划。
  其次,注意技巧性手段的运用。
  第一,应该设立更合适的绩效指标。曾经有一家海外企业的业务发展的一直不好,经过复盘发现,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企业的主要考核指标只有“销售额”, 所以管理团队就拼命地扩大销售额,不管利润、技术、人才等等其他的。
  第二,要注重企业内部的灰度,鼓励内部的竞合。很多企业,尤其是企业大了之后,信息传递一定是失真、不全面的,这就很容易违反商业常识。所以我们鼓励灰度存在,鼓励内部竞合,就是打破信息层层传递、汇报的低效,实现内部信息的透明化和资源利用的最高效。
  第三,要经常复盘,尤其要重视对失败案例的复盘。人性的弱点总是喜欢听好消息,但去看那些血淋淋、失败的东西,才是让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我们要非常清楚地知道哪些地方在流血,逼迫自己知道弱点在哪里。所以复盘非常重要。
  还有两个非常好的工作技巧,一个是头脑风暴,另外一个是充分使用更高效的沟通工具。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前收入分配不公急剧扩大、甚至可能产生某种不稳定因素的情况下,利用财政政策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现状势在必行。在当前情况下,通过财政政策对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差距作适度合理的调整才是较为现实的手段之一。  [关键词]财政职能;居民收入;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8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5)10—0067—03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将逐渐成为支柱产业。这其中也伴随着各种问题,如房价的大幅上涨,空房率的上升,豪华别墅的大量建设等。这些问题都从某些方面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需求关系进行分析,找出房地产价格的决定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认识房地产过热和泡沫的产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住房投资;投资模型;房地产泡沫  [中图分类号
期刊
由于此前在2014年到2016年是A股市场并购重组高峰期,而并购业绩承诺一般是1-4年不等,且基于上市公司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比例的上升,2017年、2018年也迎来了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集中爆发期,这不仅将影响到相关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更关乎整个市场的盈利水平。特别是,当众多上市公司并购标的业绩承诺期满后,商誉减值带来的杀伤力更大。  无并购,不商誉。这是上市公司形成商誉的主要、核心来源。然而,在并購
期刊
今年Interbrand《中国最佳品牌排行榜》中,从行业角度,金融服务和互联网品牌繼续维持了主导地位,并分别有多个品牌成功入榜;从公司角度,腾讯、阿里巴巴和中国建设银行被评为三个最具价值的品牌。  腾讯和阿里巴巴已经连续四年名列榜单前茅,继续保持其品牌价值的快速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品牌的品牌价值在今年的增长都达到两位数,进一步扩大了在榜单中的领先优势。腾讯的品牌价值增长了32%,是今年的排行
期刊
意图在白酒业、茶业、煤矿、房地产上追逐高收益的维维股份,现在发现自己过去所设定的战略,走得越来越偏,而且在此过程中,这些多元化资产非但没有提升公司价值,反而一直在拖累公司业绩,降低公司市值,于是决定重新认清现实,并回归主业。  在统计的26家连续四年(2014?2017年)商誉减值的上市公司中,主营豆奶饮品的维维股份这个名字,可说是家喻户晓。从1993年开始,一句“维维豆奶,欢乐开怀”被流传至今,
期刊
何谓“企业家精神”?具体来说,就是你在公司工作,要充满工作的激情,能够主动对接复星生态系统内的各种资源,不断地创新、创造,不断去学习思考,遇到问题能创造性地想办法解决,每天为此而努力。  二十五年以来,我深刻地明白要实现多个目标真的不容易。如果不是精英组织,一定没法成功。所以,复星从来都是要打造一个精英组织。  复星眼中精英的标准,我想可以用“0.01”来概括,即:我们需要找到那些能够比最快的人还
期刊
2016年,宝明堂在新三板成功上市。谨慎的李明认为,股市风云多变,如果上市的话,不如先从新三板开始,在观察股市变化的同时,先把企业做好,不断的创新公司的制度,经营以及产品,做好准备,等到合适的时机时再更进一步。  创立于清咸丰八年(即公元1858年),历经160年的历史,旗下专卖店囊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昆明、三亚等一百多个城市,2016年在新三板成功上市。如今的宝明堂已经成为了南方中药
期刊
对于衡器制造和传统的加工行业来说,人才和品质仍然是传统制造业转型的两大难题。乐福衡器的董事长于化云认为,品质是创新的基础,传统的生产加工型企业,做到符合标准甚至超过标准才是第一步。  如今,家家户户都在家里会备上一个秤。秤,在如今社会里已经远远超过作为一个量具的存在的意义了。但就是这样一种基本上家家户户常备的小东西,有人却在其中看到了商机。  乐福衡器,成立于2002年,15年以来一直以秤类产品的
期刊
主书名:极简人工智能  副书名:你一定爱读的AI通识书  作 者:[英] 理查德·温(Richard Urwin) 有道人工翻译组 译  出版时间:2018年3月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蚂蚁在寻找食物时,一开始会漫无目的地到处走动,直到发现另一只蚂蚁带着食物返回巢穴时留下的信息素踪迹,然后,它就开始沿着踪迹行走。信息素越强,追踪的可能性越大。在找到食物后它将返回巢穴,留下自己的踪迹。如果该地
期刊
转型其实是企业运营不当的结果,微调转型应该是常态,是主动的,还有就是动作不会很大,但会收到相对积极的效果。如果等到要被动转型的时候,通常动作会比较大,所以才会有“不转型就等死,转型就找死”这个说法。  很多企业面临“转型”的危机是因为平时没有按照市场情况来作出企业管理上的微调。  所以转型是常态,是主动的,是不断要做的,这种转型才能让企业适应市场变化,避开那种伤筋动骨的“转型”。  这个转型是常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