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6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非手术室)32例和观察组(手术室)32例,均采用相同的护理查对制度,并通过量表评价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在此基础上展开回顾性统计,通过医院自拟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对所有患者展开对比研究。结果:以相同护理查对制度的执行为前提,观察组患者接送、入室、输液、输血、医嘱、饮食等制度执行及落实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以11例优秀、17例良好为主,对照组32例中以10例良好、13例一般为主。观察组出院患者整体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中,护理查对制度是一种最基本的护理方式,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中的执行可以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有效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进行广泛应用。
关键词:护理查对制度;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应用;意义
医院手术室的工作节奏非常快,加上存在众多复杂的细节,所以对护理质量的要求非常高。作为极容易发生事故的科室,手术感染和死亡等护理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严格的查对制度可以对护理安全进行保证,同时也可以使护理纠纷得到有效减少。下面就针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男35例,女29例,患者年龄在20—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10.5)岁。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非手术室)32例和观察组(手术室)3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护理查对制度,并通过量表评价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在此基础上展开回顾性统计,主要内容包括手术患者的接送、入室查对;术中输液、输血、药物查对;标本清点、手术物品查对;医嘱查对;饮食查对等。通过医院自拟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对所有患者展开对比研究。
1.3评价标准
制度的落实情况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评估,并按照量表评比对比调查结果,通过以下评价标准展开评价: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到90分之间为良好,80分以下为一般。采用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对比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分析
对本组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查对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情况比较
参照量表评比标准,观察组患者接送、入室、输液、输血、医嘱、饮食等制度执行及落实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观察组32例中以11例优秀、17例良好为主,对照组32例中以10例良好、13例一般为主。
表1两组护理查对制度执行与落实情况比较(

±s,分)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将患者满意度量表评分标准作为参考,观察组32例出院患者整体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n(%)]
3讨论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以相同护理查对制度的执行为前提,观察组患者接送、入室、输液、输血、医嘱、饮食等制度执行及落实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以11例优秀、17例良好为主,对照组32例中以10例良好、13例一般为主。观察组出院患者整体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护理查对制度在我院护理部手术室中的执行要更加严格,这对于护患纠纷的减少以及医疗事故发生率的降低都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差错的发生与查对不严格存在密切的联系,对查对制度进行严格的执行对于护理安全事故的减少存在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护理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手术室护理,更需要护理人员的细致与耐心,如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缺少耐心,那么护理查对制度就很难得到严格的执行。所以可以说护理查对制度的严格执行可以为手术医生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减少外在因素的干扰,这些护理工作在手术室中是非常关键的。
综上所述,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中的严格执行可以使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同时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进一步增强,这对于护理纠纷的减少是非常关键的,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白雪玲,杨禄坤.探讨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J].中国伤残医学,2014,15(10):232-233.
[2]刘进娜,宇冲,王娟.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ICU护理差错中的作用及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2,34(10):53.
[3]彭爱红,朱小冬,周桂兰,林泳.强化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41(13):142-143.
[4]齊士君,刘旺兴,田小莲.查对制度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应用及意义[J].中外医疗,2013,28(33):169-170.
[5]王惠亭.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实践中的落实应用[A].河南省护理学会.2012年河南省现代手术室护理安全暨管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2:2.
关键词:护理查对制度;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应用;意义
医院手术室的工作节奏非常快,加上存在众多复杂的细节,所以对护理质量的要求非常高。作为极容易发生事故的科室,手术感染和死亡等护理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严格的查对制度可以对护理安全进行保证,同时也可以使护理纠纷得到有效减少。下面就针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男35例,女29例,患者年龄在20—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10.5)岁。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非手术室)32例和观察组(手术室)3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护理查对制度,并通过量表评价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在此基础上展开回顾性统计,主要内容包括手术患者的接送、入室查对;术中输液、输血、药物查对;标本清点、手术物品查对;医嘱查对;饮食查对等。通过医院自拟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对所有患者展开对比研究。
1.3评价标准
制度的落实情况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评估,并按照量表评比对比调查结果,通过以下评价标准展开评价: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到90分之间为良好,80分以下为一般。采用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对比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分析
对本组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查对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情况比较
参照量表评比标准,观察组患者接送、入室、输液、输血、医嘱、饮食等制度执行及落实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观察组32例中以11例优秀、17例良好为主,对照组32例中以10例良好、13例一般为主。
表1两组护理查对制度执行与落实情况比较(
±s,分)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将患者满意度量表评分标准作为参考,观察组32例出院患者整体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n(%)]
3讨论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以相同护理查对制度的执行为前提,观察组患者接送、入室、输液、输血、医嘱、饮食等制度执行及落实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以11例优秀、17例良好为主,对照组32例中以10例良好、13例一般为主。观察组出院患者整体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护理查对制度在我院护理部手术室中的执行要更加严格,这对于护患纠纷的减少以及医疗事故发生率的降低都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差错的发生与查对不严格存在密切的联系,对查对制度进行严格的执行对于护理安全事故的减少存在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护理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手术室护理,更需要护理人员的细致与耐心,如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缺少耐心,那么护理查对制度就很难得到严格的执行。所以可以说护理查对制度的严格执行可以为手术医生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减少外在因素的干扰,这些护理工作在手术室中是非常关键的。
综上所述,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中的严格执行可以使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同时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进一步增强,这对于护理纠纷的减少是非常关键的,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白雪玲,杨禄坤.探讨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J].中国伤残医学,2014,15(10):232-233.
[2]刘进娜,宇冲,王娟.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ICU护理差错中的作用及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2,34(10):53.
[3]彭爱红,朱小冬,周桂兰,林泳.强化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41(13):142-143.
[4]齊士君,刘旺兴,田小莲.查对制度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应用及意义[J].中外医疗,2013,28(33):169-170.
[5]王惠亭.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实践中的落实应用[A].河南省护理学会.2012年河南省现代手术室护理安全暨管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