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中经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隋唐、辽金、宋元,明代更加集中,清代形成高度发展形态。但是,这种形成高度发展形态的途径,与明代有所不同,伴随着建立的“廷寄”文书制度,是这种高度发展形态的重要标志。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析。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末一个王朝,它是以满族贵族为主体而建立的封建政权。 满族是我国50多个少数民族之一,它兴起于东北,原为明代建州女真的一支。1636年(明崇祯九年)改建州女真为满洲,改国号为大清。清朝从爱新觉罗家族的努尔哈赤起兵后,在进行统一战争中,创建了旗制。这种制度,是清朝建立的政治体制的萌芽,它既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的军政合一制度,又是“出则备战,入则务农”的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以黄、红、蓝、白四面旗帜加以区分,称为四旗。到了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由于队伍日益壮大,人数愈来愈多,于是将四旗分为八,增加了镶红、镶白、镶黄、镶蓝四旗,合称八旗。每旗首领称为固山厄真,即旗主。努尔哈赤以亲近子侄分辖八旗,称八固山贝勒。固山贝勒成为本旗的统治者,掌握本旗的军事、政治、财经大权。努尔哈赤为八旗的最高统帅,所以,“凡有杂物收合之用,战斗力役之事,努酋(努尔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