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法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J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220-01
  《语文课程标准》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纳入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三种方式有机结合才真正的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水平上。新课标的研究依托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实践性和综合性成了语文改革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课堂上灵活多样,打破“独霸讲台、只揽黑板”的陈规陋习,应融在学生中去各领“风骚”。
  1 激兴导入,创设情景
  导入是教师在开课之前的一段幕启,也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的主要手段,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第一步。为此,语文教师的导入也就成了一门艺术,一门适合舞台演出的艺术,与此同时,教师也就成了学生们节目的主持人,自然学生也就成了自己真实的观众。
  创设意境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灵丹妙药。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意境中才能挖掘出潜在的情感,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般来说,意境的创设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开头的激兴导入就让学生置身于课文内容的氛围之中。如《芦花荡》的导语:“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但时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资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这样的导入,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好奇的意境,他们自然的对课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争先恐后的去了解。
  2 让学生自由选择语段学习,打破课文有先到后的讲授法
  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沿袭着课文从前到后的顺序性讲授,这种传统的讲授法的弊病是把学生局限在自己事先画好的一个圈子内,欲出不能,无形中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受到束缚。这恰好与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法背道而行。所以在有些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课文的先后顺序,真正使他们拓展思维,开辟学习的新领地。如《孔乙己》一文开头便对咸亨酒店大写特写,对于那个社会那个酒店学生是空中楼阁,朦朦胧胧。倘若硬让学生先从乏味的、自己不理解的开头去学,那只能变成“强扭的瓜”了。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语段开始,结果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断腿后的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的情节,即整个文章的高潮部分。学生能把全文最精彩的语段找出来,我认为学生会很认真的自己去探究,也就很轻松的将其它各情节贯穿起来。
  3 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
  学生的自主探究需要教师的导航,否则很容易偏离学习重点和难点的航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导航:(1)意见分歧处点拨,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对有些问题产生分歧,我们不要简单的充当裁判的角色直接判定谁是谁非,而要从课文的内容、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巧妙的点拨,使学生自己悟出结论。(2)我们提倡阅读过程中的多元化理解,但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而置教学内容本身的价值取向于不顾,这样不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必然会削弱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学生多元化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正确的价值取向上进行理解。(3)朗读课文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要活动之一,在学生的朗读不能很好的表情达意时,教师可进行适时的范读以帮助学生正确体会把握文章的情感,以推进学生的自主探究。
  4 师生共同提问,共同解答来完成课堂教学
  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是一项课堂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新举措。它使学生能自由、积极、灵活多渠道的锻炼能力,从而掌握知识。换而言之,教师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也就是授之于“渔”,而不是给予“鱼”。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总之,教育是任重而道远的,新课标刚刚启动,作为青年教师首先应适应课改,敢于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216-01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标准,实施了新课程。为了教学成功,现在需要前沿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树立改革新理念,不断创设新思路,为教学成功探索出有效的教育新途径,为后代都能成为未来幸福生活的时代强人而尽绵薄之力。  1 艺术地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意识  1.1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调动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人才竞争,尤其是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竞争的重要性。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绩
【摘要】“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就必须依靠平时点滴的积累。因此,要搞好作文教学,要使学生笔下生花,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引导他们进行语言的积累。从读中见效,活动中彰显。让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多看、多听、多读、多记、多背。让他们从小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真正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语言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215-01  教育工作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传道”——向学生传授道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在教师诸项职责的首位,意在强调:育人之道,育德为首。众所周知,德育工作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的任务,它还需贯穿于中小学各门学科之中。在小学阶段,除思想品德课
资本结构是决定资本所有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安排,它与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战略和公司价值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关联。选择什么样的资本结构是公司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217-01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218-0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可以很好地落实这一数学理念。开展有效学习。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望。我们不能强迫学生坐在教室里,硬性的把一个个知识点灌输给他们,只有当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时候,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220-02  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是净化人类心灵的良方。  音乐教育就是提高人们音乐素质的一个奠基。它能够陶冶和丰富学生的情感,并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那么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就必不可少。在音乐教育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自主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