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教学闯“四关”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to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应用文教学中,要使用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认真走好“入口关”“理论关”“情境关”“写作关”四个关口,切实有效地提高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应用文 入口关 理论关 情境关 写作关
  
  应用文,古已有之。它随文字的出现而崭露头角,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展现它的作用与价值。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应用文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然而又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理论和技能之间的一门特殊课程,这是由于它的理论性和实用性所决定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这门课的教学,使学生真正从这门课中学到有用的知识。
  自從接到应用文教学课后,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而又有价值的教学环境中掌握这个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并能在生活中得心应手地运用?以下是我在这门课的具体教学中的几点初浅认识和想法。
  
  一、跨好“入门关”
  
  学生刚刚接触这门课时,我做过一个调查,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目录看后的感受。学生多数用比较消极的声音告诉我:老师,我们最头痛的作文课又回来了,而且伴随我们将要整整一学期呢!如果让学生就带着这种不满情绪学一学期的话,那教学的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所以我就觉得跨好“入门关”至关重要。
  撇开教材,先从实际例子讲起,比如讲到学生写给父母的一封信,看着错误百出,漏洞颇多的信件,学生笑了,在笑的过程中了解了掌握书信正确格式写法的重要性;讲到某企业家经历千万磨难有了不小的企业规模与资产,但一份有漏洞的合同就让他损失了近大半的资产,企业运转受到严重妨碍,学生为之惋惜,惋惜的过程中知道了合同的重要性,应该谨慎对待;讲到某大学生求职时表现突出,谈吐得体,但翻到其简历时求职信的错误使他错失了很好的机会,学生有点懂了,懂得了求职信的重要……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清醒地知道了借据、合同、书信、公文、报告等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我就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这些就是我们这一学期重点要掌握的东西。
  只有学生真正从心里重视了,他就有准备好好学习这门课的信心与决心,这些就是应用文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二、走好“理论关”
  
  应用文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它的内容涉及各个领域的许多方面,如行政管理、财税经融、交通运输、公安司法、文教卫生等等。比如,学习公文,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国务院2000年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应当严格按照“办法”中的要求操作;学习诉状类文书,更要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以及地方的有关法律和法规,这样,在实际应用中,才不至于出问题,犯错误。学习这些内容,需要大量的时间作保证。而班级里大部分学生对枯燥的理论学习厌烦、反感,面对这些特殊的群体,我不禁思索如何走好这理论学习的一关?
  如果按部就班照书上一节一节知识点教的话,学生花的理论学习的时间肯定要超过整课时的三分之二,学生必然会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我在上课时就抓住每节知识点的异同,先讲相同部分,然后着重再把不同点深入讲解一下。比如公文中共有十三种,文中选择的八种在教学中,可以集中介绍他们各自的定义、作用、适用范围等有关内容,再分别讲解他们各自的写作格式。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又可让学生容易掌握有关理论,不至于产生厌烦情绪。
  省下来的时间就可以用练习来巩固理论,在练习讲解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再细心地讲,耐心地讲,反复地讲。长期的时间反复练习讲解,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做到保质保量。只有让学生具备了有关的政策法规和理论知识,才能在运用中得心应手。
  
  三、用好“情境关”
  
  为了使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更感兴趣,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设置不同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根据需要写出相应的文章。比如学习诉状类的文书时,老师和学生共同利用“法庭小品”来学习。事先让几个学生写好民事起诉状、民事上诉状、民事答辩状等,然后排个“法庭小品”,把以上的文书运用至小品中,让学生在具体的例子中看该类文书的结构是否得当,文字是否妥帖,整体效果较好;也可以假设学生到某公司参观实习,让其写出系列型的应用文,即参观前写“通知”“请柬”,参观过程可以用多媒体教学代替。看完后写“心得”、“体会”,结合模拟参观内容和自己的认识“发言稿”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灵活运用多种应用文。
  
  四、过好“写作关”
  
  有了良好的心理学习定位、较深的理论学习功底,加上情境设计所赢得的写作主动性与兴趣,再合理利用各类学习方法,真正到进行写作时就容易下笔了。
  1.巧用例文。对于书中所举各类例文,我都是引导学生自学加教师讲解,结合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很好掌握每种文书的基本格式及行文主体涉及的内容,做到写作前胸中有数。
  2.勤于动笔。学生怕写作文是胸中无墨,脑中无话,无从下手。而有了前面的准备,能有话可说了,于是就可以在“勤于动笔”上下功夫,多写片段与主体内容。比如写个人学习总结时,可以先强调写一年学习得到的体会,第二次片段写一年学习感受到的不足,第三次则强调针对先前不足采取的措施,修改后,综合这三次内容就是一篇较好的个人学习总结。
  3.善用比赛激励。平时可以通过小组比赛、优秀应用文评比等方式激励学生写作,让他们体验写作成功的快感。
  以上就是我教一学期应用文写作后的所感所悟,“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通过取“他山之石”,再经过自己的探索,可以让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写作的质量越来越高。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06年1—2期我们讨论了课堂教学中应该由老师提问还是应该由学生提问,很多老师热情地参与了讨论。本期我们刊发两位老师的文章,探讨课堂教学中该问什么、该怎样问,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阅读是以理解为基础,理解又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标志,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至关重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提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同时又必须有助于完成相应的阅读教学任务。基于此,
馄饨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食品。但是,人们对“馄饨”的“饨”却是“深知其义,而未知其音”。笔者曾经在南京大学食堂馄饨窗口作过一次调查,站在一旁,暗中记录购买馄饨的大学生对“馄饨”一词的发音。调查结果统计表明,在所调查的106人中,仅有8人发音完全正确。一般而言,大学生的普通话相对标准些,发音错误率较低,但是在“馄饨”一词上却产生了普遍的误读。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都给出了“饨”的注
单元整体设计一、学情分析本单元选文属童话、科幻类作品,学生第一次接触此类文体。童话、科幻是人类丰富想象力的产物,是人类美好心灵的寄托。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株洲市芦淞区社区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得出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不高,层次较低;体育组织不健全;缺乏场地及指导人员;居民参
感悟一般指受到感动而有所觉悟。我们这里所说的感悟,是指感受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的表象,从而获得某种启迪,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升华,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完整过程。  感悟式教学是由教师创设种种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听讲的兴趣、说写的欲望、合作探究的心情,为有感而悟打下基础;或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有所感触而领悟;或通过品味课本、体验生活,打通课内与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界限,使
音乐,做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音乐教育从心理学层次说,是建构人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文化—心理结构;从脑科层次说,主要是开发的具有巨
《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人》是爱因斯坦1936年10月15日在纽约州立大学举行的“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稿。这一年爱因斯坦57岁,已经是一个享誉世界的伟大物理学
“谁来提问”“为谁而问”“怎么提问”等问题是大家对阅读教学课堂提问这一现象进行讨论的几个关键问题。新课标指出“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该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如何指向个体?一句话,指向个体就是指向阅读本身。真正的阅读过程就是不断的提问过程,这是由阅读心理机制决定的。学生指向个体的阅读也就是自我发问的阅读。  学生的自我发问,不同于一般课堂师生间、同学间的提问,是一种内部的自我提问。提问时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