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策略构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ing82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改深化的进程中已经愈发重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兴趣教学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教学策略,要求教师采取合理的激趣方法来展开高效的数学教学,并且有效地活跃数学课的氛围,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对数学问题探索的欲望,进而增强学生的数学探究与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基于此,本文主要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讨教师如何构建有效的兴趣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兴趣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19-02
  小学数学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疏忽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导致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教学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对数学课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从而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一、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基本现状
  在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开展的兴趣教学没有获得预期中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其兴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体现在:
  一方面,有些教师开展的兴趣教学存在表面活跃、内里缺乏活力的问题。也就是教师所采取的兴趣教学方法只能表面上活跃氛围,但是还没能起到真正调动学生兴趣的作用[1]。因此,在这样的课上依旧缺乏一定的学生参与度,不利于真正提高数学课的兴趣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的教师开展的兴趣教学缺乏科学的教学指导或教学手段予以支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难免会遇到学习障碍,若是教师没能够给予及时的指导,也会使其在面临学习困境时产生畏难情绪,慢慢丧失学习积极性。
  由这些教学现状看来,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教学措施来改进当下的兴趣教学。
  二、人教版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有效策略
  1.通过有效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指导方式,要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为了增强课堂提问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辅助一些直观性的事物来提出问题[2]。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学生需要掌握好几分之一这个重要的数学知识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使用一张纸将其分成均等的两半,然后提问学生:“若是我手中的半张纸用数字来表示,则可用0.5来表示,那么我们还能使用小数之外的什么表达形式?”在这一课堂提问之下,学生会走进到这一课堂问题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认识分数这一概念,然后学会将0.5表示成分数,即〖SX(〗1〖〗2〖SX)〗。因此,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2.融入数学文化的自主探究活动。
  数学文化在数学课中的融合运用愈发受到教师的重视,而且数学文化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发挥非常好的教学价值,如教师可通过数学文化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让学生受到熏陶的同时,使其感受到数学的知识魅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从数学文化的渗透入手,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水平与数学学习能力。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周长”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将圆周率的发现及其发展的数学文化融入进来,尤其是融入祖冲之的圆周率数学文化,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圆周率的意义,并且体会其数学文化中蕴含的数学探索精神。这可以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其自主地体验圆周长的数学探究活动,进而了解圆直径与其周长之间的关系。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会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下感受到自己对数学的情感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數学探索精神,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3.利用微课展开数学兴趣教学。
  微课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新型教学手段,将其用于数学教学的兴趣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微课是依托于教学视频而开展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教师将其与数学课教学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3]。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来制定合理的微课件,然后发送给学生观看,使其在课前阶段就进入到自主预习的学习状态中。
  教师可以为其设计自主预习的学习内容,比如:(1)石头、橡皮泥、梨等系列物体的体积有多大?(2)石头、橡皮泥、梨等各自具有哪些特点?(3)怎样求出这三种物体的体积?教师在布置自主预习任务的时候,还可辅助一些趣味或者生动的视频,让学生产生更浓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教师视频的辅助下提高自身的知识理解能力。比如教师可插入一个曹冲称象的故事动画,让学生在其启发下,自主思考物体体积与升高部分水的体积之间存在的关系。学生在微课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时,若是遇到了一些疑难问题,则可在课堂上及时向教师或同伴请教。而教师也要做到及时反馈学生的学情,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状况。
  4.通过趣味课后作业培养学生兴趣。
  课后作业是一个必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重要学习环节。因此,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学习兴趣,可为学生布置趣味课后作业,让学生感受到课后作业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有利于促进的课后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内化与运用效果。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的课后数学作业:“如果你在家里不小心打碎了一个三角形玻璃,而你又不清楚这个玻璃的尺寸,那么要采取怎样的解决措施?”这是一个可以让学生动手去实践操作的课后作业,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走进这一情境之中,提高其课后作业的完成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兴趣教学存在一定的低效化问题,教师如何构建高效的兴趣教学策略,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可以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从被动学转为主动学、乐学,有利于切实提高小学数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立堂.浅谈兴趣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128-129.
  [2]廉铁柱.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兴趣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27):149-150.
  [3]董美玲.激发兴趣教学 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具魅力[J].赤子(上中旬),2016(01):236.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尤为重要的。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发展对其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培养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创新,找出最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学科的重要解题思想,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形结合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基本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包括直观
能源企业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企业,关注能源企业的财务状况,构建其财务预警指标和应对策略,有利于企业及时控制财务风险。该文根据不同的财务风险类别,构建了不同的
【摘 要】物理是初中阶段的必修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物理学科本身的逻辑性以及思维性较强。同时物理也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主的学科,很多物理知识都需要融入到实验中。有效的展开物理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形成,为今后接触更加系统,难度系数更大的物理知识学习奠定强有力的基础。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仍然有部
【摘 要】随着小学语文课改的深入,探究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直接灌输知识更符合新课程理念,也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语文探究;教学方法;学思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224-0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摘 要】差异化教学指基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所实施的有明显区别的教学。差异化教学下,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实施差异化教学有利于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水平。本文简单阐述了差异化教学的内涵及特点,重点讨论了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初中数学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
【摘 要】初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包括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课程,其中人文地理知识是初中地理课程的基础。初中地理当中的人文素养不仅包涵了关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和情感,还包括了顺应自然、关爱环境、人地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等。其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在提高学生认知技能的基础上需要重视的内容,并且要将人文素养内化到个人的情感领悟和落实到个人行为当中。  【关键词】初中地理;人文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