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幼而动 应境而变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zhengpe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新课堂的显著特征。要使集体教学活动呈现别样的精彩,教师应做到:处变不惊——变“节外生枝”为“锦上添花”; 巧引妙导——变“偶发事件”为“教学资源”; 顺藤摸“瓜”——变“质疑问难”为“精彩亮点”; 穿针引线——变“预设活动”为“自主生成”。让教学活动来个智慧转身,定能轻松驾驭“生成”,真正达到“预设”与“生成”的灵动结合。
  【关键词】驾驭 生成 集体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195
  “预设”与“生成”已成为近年来幼教领域界的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而动态生成又是新课程、新课堂的显著特征,因为有了生成,我们的教学才呈现出生命的活力。但面对生成,很多教师既“喜欢”又“害怕”。“喜欢”的是动态生成中幼儿的不俗表现;“害怕”的是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信息、思维和方法,如寒潮一般让人猝不及防。因此,要使集体教学活动呈现别样的精彩,教师应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机智地驾驭课堂,灵活地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应幼儿而动,应情境而变。
  一、处变不惊:变“节外生枝”为“锦上添花”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 生成性的集体教学一定会让我们遭遇“节外生枝”。面对幼儿的“节外生枝”,教师要有“善理枝”的教学艺术,能“处变不惊”,打破计划,对预定的任务和程序适时地进行反思和调整。这样,课堂也会因“节外生枝”而成为精彩飞扬的天地。
  在一次中班《认识交通标志》的活动中,按照教学目标,施教老师精心设计了教案,还准备了一幅交通行驶图,教师用小老鼠开车进城的方式让幼儿逐一认识各种交通标志。此时几名幼儿小手高高举起。
  幼1:老师,那个我知道是“限速60码”。
  幼2:老师,这个是“停车场”。(边说边跑了上来)
  幼3:这些我早知道了,是爸爸告诉我的。
  有几位小朋友也纷纷说自己知道。(这时场面稍稍有点乱)
  教师呆住了,但细思片刻后,便翘起了大拇指:“小朋友真厉害,老师没教你们都会了。但是……(并故意面露难色),还有一部分小朋友不知道,你能不能做一回小老师,想办法让他们也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呢?”
  “我来,我来……”孩子们的热情被点燃了,一个个争着做小老师……
  幼儿的“节外生枝”,虽然打扰了施教老师的预设,扰乱了教学程序(利用交通行驶图逐一引出各种交通标志)但教师没有选择回避,而是针对活动中幼儿出现的“出轨”行为,灵活地调整了教学转向,重新设计和组织幼儿进行教学活动,让幼儿从“学”变成“教”,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变“节外生枝”为“锦上添花”。
  二、巧引妙导:变“偶发事件”为“教学资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不论教育者是怎样的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的确,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很难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不是没有发现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而是发现了但一时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处理。个别教师甚至采取“暴力”措施和“冷处理”措施,要么对幼儿进行压制和训斥,要么消极地回避或者一味地应付,进而扼杀了幼儿的思维创造力。但也有很多教师在遇到“偶发事件”时,利用自己的教学智慧,灵活驾驭,变“偶发事件”为“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因此也会更精彩。
  在一次观摩活动中,胡老师正在让孩子们欣赏绘本《鳄鱼爸爸买钟》。这时,突然天色变暗,雷电交加,下起了大暴雨。幼儿的视线几乎全部转向窗外,只有一位孩子在全神贯注地看着书本。只见胡老师灵机一动:“小朋友们,这场暴雨在为我班的扬扬小朋友唱赞歌呢!你们看他多认真呀!竟然没有发现窗外世界的变化,而你们呢,对外面的大雨很感兴趣,咱们等会儿到外面去观察一下,好不好……”这时,孩子们又回到了绘本的世界,不知不觉中又形成了一个教学高潮。
  胡老师面对教学中“偶发事件”,没有责怪开小差的幼儿,而是巧妙地表扬那位幼儿的专注,肯定其他幼儿的兴趣。这一表扬一肯定,不知不觉中解决了“偶发事件”,巧妙地将被动转化为主动,将“事件”转化为“资源”。教师机智地运用课堂教学评价语言,随机应变,妙解在评价中生成,“事件”因此美丽起来,活动出现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意外惊喜,新的教学资源也因此产生。
  三、顺藤摸“瓜”:变“质疑问难”为“精彩亮点”
  在预设的故事教学中,幼儿常常会有异想天开的想法,会说出让人啼笑皆非的话,会做出让成人不可思议的事。此时,教师应尊重和赏识这些“闪亮”,并借助这些“闪亮”乘机引导幼儿质疑问难,使幼儿的好奇心得到延伸和扩展;这样,既能培养幼儿看、听、说的能力,促使幼儿思维品质和自学能力的形成;同时又能让故事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更精彩。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抓住生成的“意外疑问”,并把它作为新问题教学的“生长元”,顺着疑问延伸下去,顺藤摸“瓜”,从而使幼儿的认识不断深化,必将迎来不曾预约的精彩,生成出课堂教学的亮点,体现了“引导艺术的核心在于顺着学生的思路深入下去,使其思维不断深化”的教学思想。
  四、穿针引线:变“预设活动”为“自主生成”
  仅有“预设”,不见得就有良好的“生成”,课程的动态性是有条件的。幼儿学习经验的获得既不取决于教材上写了什么,也不取决于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实际做了什么,取决于幼儿是如何与教师、教材、同伴及周围的环境交往互动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具有充分的互动;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参与学习;学习活动富有创造性的时候,才有“学习经验”的生成,才有“课程”的创造。
  幼儿学习了科学《光的魔术》之后,对光的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散步时间,石老师带领幼儿来到了操场边的小树林,突然有四、五个幼儿蹲在地上,小手一直在比划,好象发现了什么问题,于是石老师慢慢靠近他们。只见王煜凯手里拿着一片树叶在对其他几个孩子说:“你们看,太阳光照在树叶上地上就有树叶的影子了,那太阳光能不能照穿这片树叶呢?”听了之后,孙晨雨大笑起来,并说:“太阳怎么可能照穿树叶啊,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早就被照穿了。”其他孩子也跟着大笑起来。只听见陈妙妙又说了:“太阳是好的,它才不会照穿我们呢。”
  回到幼儿园之后,石老师让王煜凯把发现的问题告诉大家,然后一起讨论,所有的孩子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于是,石老师让幼儿回家带来放大镜,看看纸张在太阳底下,通过放大镜的作用有什么变化。这时,吴雨轩小朋友大叫了起来“我的纸着火了!”原来,纸张通过放大镜,在太阳底下竟烧起来了。石老师让他与大家分享他的发现,并引发幼儿集体讨论这个生成的问题。
  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探究,发现了新的问题,但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的缺乏,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适时地“穿针引线”,从而变“预设活动”为“自主生成”,定能意外地生成预设以外的内容。
  幼儿的“生成”是无限的,老师的回应是有限的。只要我们能珍视并挖掘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善于做一个敏锐的倾听者和发现者,让集体教学活动来一个智慧转身,定能轻松驾驭“生成”,真正达到“预设”与“生成”的灵动结合!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主编 黎奇
  [2]《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谈起》2004(11)华爱华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4]《教学的动态生成过程与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陈秀玲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下,尤其强调“寓教于乐”,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课中来,由衷地热爱体育运动。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必要的体育锻炼对他们的身体发育,和知识的增進有极大好处。因此,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体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
期刊
【摘 要】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还处于一种启蒙阶段,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数学计算及数学解答题,而是要科学的培养数学运用数学语言来进行表达。本文就如何科学的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做了教学研究。  【关键词】科学的培养 小学数学 语言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20  小学生还处
期刊
【摘 要】师生之间的沟通是教师德育工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要不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进行德育教育,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使学生的人生旅途充满着掌声笑声、充满着决心和信心,这样学生才能快乐的获取知识,身心健康发展,才能有效学习。  【关键词】师生关系 有效沟通 身心发展 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期刊
【摘 要】幼儿早期阅读现已逐步引起幼儿园、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与研究。在幼儿园,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来选择相适应的书籍和学习方式,而家庭中,家长对书籍的选择往往比较盲目,很多书籍的选择并不适合进行亲子阅读。同时,我们还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家长对如何进行亲子阅读知之甚少;二是多数的亲子阅读都是妈妈参与,爸爸极少参加。妈妈心思细腻,爸爸则视角独特、敢于想象,经常让爸爸参与孩子的亲子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的学生面对繁重的课业,一方面要给学生减压,一方面又要保证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极其重要,如何保证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成了老师教学的重点。本文将从课堂教学提问出发,分析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和趣味性的结合。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提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38
期刊
【摘 要】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本文以英语课程作为载体,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从兴趣指向、兴趣影响因素和兴趣强度三方面,对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学英语 学习兴趣 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18  《基础教育
期刊
【摘 要】合作教学是普遍采用的教学理论体系,合作教学以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为基础,强调课堂教学中人力资源的开发,为教学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关键词】合作教学 师生 互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8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已不能满足教改的需要。
期刊
【摘 要】教学档案是衡量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重要尺度,幼儿园等级评估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园进行的综合评估,考察各项指标是否达到内涵标准,主要是通过有关文件及教学管理、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书面记录来衡量的,其中很大一部分资料是教学档案,且对档案资料有细致明确的要求—即真实准确地反映教学工作的全貌。高质量的教学档案无疑对评估工作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学档案 学前教育 评估  中图分类号:G4 文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区域游戏的特点分析,认为区域游戏是培养幼儿自主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在三个方面进行尝试:首先,在参与材料的收集与准备中,培养幼儿自主运用的能力。接着,在打破条框给予自由的过程中,提高幼儿自主选择活动的能力。再则,在润物无声的指导中,提高幼儿自主创造的能力。以上三个策略让孩子真正成为区域游戏的小主人。  【关键词】区域游戏 培养 自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
期刊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趣味性和技能性的结合一直是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难题。技术与兴趣应当如何选择,两者又当如何结合在一起呢?故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门户,它对小班幼儿的魅力是无穷的,故事有很多,喜欢听故事几乎是从幼儿园小朋友到中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  【关键词】故事 美术教学 小班幼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