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建筑、服饰、产品外包装中的色彩设计相比,园林景观设计的色彩应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须以绿色为主色调来进行其他色彩的选择搭配,需注重周围自然环境协调融合。本文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应用的特质入手,按照色彩美学的基本原理,梳理总结园林色彩景观设计中需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色彩特质、应用研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方面的层次也随之日益提升。斑斓的色彩给予人们不同的情绪、感受,植物色彩的搭配协调与否对于园林设计的成功十分关键,它不仅影响整体园林环境的观感,也对游人的心理具有强烈的暗示效应。
一、园林设计中色彩景观的特质
1、以绿色为主基调
在园林设计中,绿色植物被广泛应用,可为园林设计中色彩景观的主角。在对建筑 、小品、铺装、水体等其他景观元素进行布置时,需将绿色作为整体背景进行考虑,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进行搭配。可在绿色基草地上点缀少许对比色,同时将建筑、小品的色彩加进来,形成层次分明的色彩效果。或可大量种植花卉或花灌木,使鲜艳的色彩成片,从明度上划分层次,营造不同的空间效果。
2、以城市空间环境为大背景
不同明度、灰度的色彩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在进行建筑、服饰、产品外包装等的设计时,可以单纯考虑单个颜色给人的感受,或各种色彩搭配后的效果。但由于园林设计工作的背景是整个城市的空间环境,远山、蓝天、湖面或河面均可作为植物配置色彩的背景,背景色对植物的色彩配置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人文风情,各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也具有较大差异。植物色彩的搭配须综合考虑园林绿化项目所处的大空间环境背景等因素,做出合理的选择。
3、以四季变化产生色调差异
在园林景观中,色彩设计除受主要色彩基调、城市空间环境、气候和地域的影响外,由于云、雾、雨、雪等自然现象均会影响大气对光线的折射,因此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也可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如秋冬多雾,植物色彩偏冷;春夏多晴,在充足阳光照射下,园林色彩格外绚丽夺目。
二、园林设计中色彩应用原則
1、整体性原则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色彩的搭配基本手法一般有对比(色彩明度、灰度相异,两种级以上的颜色并存,它们在色相,明度,纯度上差别的对比,产生排斥或衬托的效果,这就是色彩对比)和调和(色彩明度、灰度相同或相近的颜色在并存时,相互映衬并无反差,表现出和谐统一的效果,这就是色彩调和)两种,色彩景观的对比与调和应有度,首先根据设计理念明确主导色调及其他配色调,既不能过度强调对比,以免产生杂乱无章的效果;亦不能一味要求调和,以免沉闷呆板的效果。要从整体色彩效果出发,实现各景观色彩要素的内在调和及各景观色彩要素与整个背景主色调的统一协调。
2、协调性原则
在进行园林绿化植物配植时,色彩种类并非越多越好,色彩的搭配要强调与空间环境的整体氛围搭配得当。一般来说,植被背景以灰绿色系为主,前景应配置明度较高色调的植物,中间以低明度的色彩过渡,在形成协调景观效果的同时,使景观层次也十分分明丰富。另外,即使色彩个体的明暗、灰度具备很高的艺术性,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仍然要注意与背景或其他植物的色彩搭配得当,如绿色的背景,前面可以适当放置一些色彩明度较高的花坛,起到协调、美观的景观效果。
3、人性化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的服务对象为广大市民,因此,园林景观设计的色彩应用成功的关键主要看人的使用感受,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心理需求和审美情趣等。植物色彩的使用对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的视觉感知和心理效应影响较大,如相同的红花,小孩看到就容易联想到苹果、太阳,青年则容易产生热血沸腾的感受,但老年人则较多会产生此处危险的心理感受,因此,园林植物的色彩选用,不能一味追求景观设计的构图新颖与色彩绚丽,而应考虑园林绿地的服务对象,从市民在进行游园活动时的心理感受出发,满足人的需求出发,做到以人为本。
4、地域性原则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风土人情、人文风俗都存在较大差异,而作为文化与传统传承的色彩就具有了地域性,如我国汉族喜好红黄绿青而丧事多用黑白色, 而藏族以白色为尊,如哈达的颜色为白色。又如,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不用黄色。由于色彩的文化性,传统与文化应成为园林景观色彩搭配的主要考虑因素,植物色彩的选用要符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并充分体现地域特色。
三、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1、植物类园林的色彩景观设计
我国传统园林设计当中的色彩主要靠植物來进行衬托,因此主要的色彩通常也是以绿色为主,在植物开花或者结果的时节再配以相关颜色。因此,我们在进行园林阶级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遵循相关的自然规律并且以邻补色以及对比色来作为主要的色彩的基调。由于邻补色本身可以让人看到整体的色彩的搭配,而对比色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且让人感受到比较强烈的美感和轻松愉悦的感觉。
我们在进行植物类园林的设计过程当中应该遵循异同整合的原则来进行配色,其次在整体的设计过程当中还要注意要与主题进行贴合,并且围绕主图来进行色彩的搭配以及应用从而力求达到更好的效果。另外,我们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季节的变化所带来整体效果的影响,
2、小品类园林的色彩景观设计
我们进行园林小品的设计可以起到照明、展示以及装饰作用的小型的空间设施,而且其本身还有最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能够为人们提供休息的环境和空间。园林的小型色彩景观,对于增加整个园林的艺术气息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还可以增加人们对于环境的舒适感。在进行园林的小品进行色彩修饰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根据地理位置以及环境等因素来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力求营造温馨而且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进行色彩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搭配,尽量的采用一些暖色同时避免使用大红大绿颜色从而带给人烦躁的感觉。
结语:
色彩在园林中的设计应用中涉及面广,并因其强烈的感染力而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成败关键。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园林设计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重美观轻实用,造成很多设计漂亮的园林门可罗雀,而一些设计简单却功能实用的园林却门庭若市。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师应在进行植物色彩配置时,应综合统筹考虑色彩设计中的空间环境、气候等诸多影响因素,同时以“整体性、协调性、人性化、地域性”为基本工作原则,把各植物所体现的色彩要素从局部到整体合理构色,统一规划,使园林绿化的整体色彩统一协调,给人带来视觉及心理的美感享受。
参考文献:
[1]马莉娜,何伟强. 点睛之笔——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园艺,2013,(20):126.
[2]贾雪晴. 园林植物色彩的心理反应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色彩特质、应用研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方面的层次也随之日益提升。斑斓的色彩给予人们不同的情绪、感受,植物色彩的搭配协调与否对于园林设计的成功十分关键,它不仅影响整体园林环境的观感,也对游人的心理具有强烈的暗示效应。
一、园林设计中色彩景观的特质
1、以绿色为主基调
在园林设计中,绿色植物被广泛应用,可为园林设计中色彩景观的主角。在对建筑 、小品、铺装、水体等其他景观元素进行布置时,需将绿色作为整体背景进行考虑,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进行搭配。可在绿色基草地上点缀少许对比色,同时将建筑、小品的色彩加进来,形成层次分明的色彩效果。或可大量种植花卉或花灌木,使鲜艳的色彩成片,从明度上划分层次,营造不同的空间效果。
2、以城市空间环境为大背景
不同明度、灰度的色彩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在进行建筑、服饰、产品外包装等的设计时,可以单纯考虑单个颜色给人的感受,或各种色彩搭配后的效果。但由于园林设计工作的背景是整个城市的空间环境,远山、蓝天、湖面或河面均可作为植物配置色彩的背景,背景色对植物的色彩配置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人文风情,各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也具有较大差异。植物色彩的搭配须综合考虑园林绿化项目所处的大空间环境背景等因素,做出合理的选择。
3、以四季变化产生色调差异
在园林景观中,色彩设计除受主要色彩基调、城市空间环境、气候和地域的影响外,由于云、雾、雨、雪等自然现象均会影响大气对光线的折射,因此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也可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如秋冬多雾,植物色彩偏冷;春夏多晴,在充足阳光照射下,园林色彩格外绚丽夺目。
二、园林设计中色彩应用原則
1、整体性原则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色彩的搭配基本手法一般有对比(色彩明度、灰度相异,两种级以上的颜色并存,它们在色相,明度,纯度上差别的对比,产生排斥或衬托的效果,这就是色彩对比)和调和(色彩明度、灰度相同或相近的颜色在并存时,相互映衬并无反差,表现出和谐统一的效果,这就是色彩调和)两种,色彩景观的对比与调和应有度,首先根据设计理念明确主导色调及其他配色调,既不能过度强调对比,以免产生杂乱无章的效果;亦不能一味要求调和,以免沉闷呆板的效果。要从整体色彩效果出发,实现各景观色彩要素的内在调和及各景观色彩要素与整个背景主色调的统一协调。
2、协调性原则
在进行园林绿化植物配植时,色彩种类并非越多越好,色彩的搭配要强调与空间环境的整体氛围搭配得当。一般来说,植被背景以灰绿色系为主,前景应配置明度较高色调的植物,中间以低明度的色彩过渡,在形成协调景观效果的同时,使景观层次也十分分明丰富。另外,即使色彩个体的明暗、灰度具备很高的艺术性,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仍然要注意与背景或其他植物的色彩搭配得当,如绿色的背景,前面可以适当放置一些色彩明度较高的花坛,起到协调、美观的景观效果。
3、人性化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的服务对象为广大市民,因此,园林景观设计的色彩应用成功的关键主要看人的使用感受,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心理需求和审美情趣等。植物色彩的使用对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的视觉感知和心理效应影响较大,如相同的红花,小孩看到就容易联想到苹果、太阳,青年则容易产生热血沸腾的感受,但老年人则较多会产生此处危险的心理感受,因此,园林植物的色彩选用,不能一味追求景观设计的构图新颖与色彩绚丽,而应考虑园林绿地的服务对象,从市民在进行游园活动时的心理感受出发,满足人的需求出发,做到以人为本。
4、地域性原则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风土人情、人文风俗都存在较大差异,而作为文化与传统传承的色彩就具有了地域性,如我国汉族喜好红黄绿青而丧事多用黑白色, 而藏族以白色为尊,如哈达的颜色为白色。又如,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不用黄色。由于色彩的文化性,传统与文化应成为园林景观色彩搭配的主要考虑因素,植物色彩的选用要符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并充分体现地域特色。
三、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1、植物类园林的色彩景观设计
我国传统园林设计当中的色彩主要靠植物來进行衬托,因此主要的色彩通常也是以绿色为主,在植物开花或者结果的时节再配以相关颜色。因此,我们在进行园林阶级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遵循相关的自然规律并且以邻补色以及对比色来作为主要的色彩的基调。由于邻补色本身可以让人看到整体的色彩的搭配,而对比色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且让人感受到比较强烈的美感和轻松愉悦的感觉。
我们在进行植物类园林的设计过程当中应该遵循异同整合的原则来进行配色,其次在整体的设计过程当中还要注意要与主题进行贴合,并且围绕主图来进行色彩的搭配以及应用从而力求达到更好的效果。另外,我们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季节的变化所带来整体效果的影响,
2、小品类园林的色彩景观设计
我们进行园林小品的设计可以起到照明、展示以及装饰作用的小型的空间设施,而且其本身还有最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能够为人们提供休息的环境和空间。园林的小型色彩景观,对于增加整个园林的艺术气息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还可以增加人们对于环境的舒适感。在进行园林的小品进行色彩修饰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根据地理位置以及环境等因素来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力求营造温馨而且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进行色彩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搭配,尽量的采用一些暖色同时避免使用大红大绿颜色从而带给人烦躁的感觉。
结语:
色彩在园林中的设计应用中涉及面广,并因其强烈的感染力而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成败关键。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园林设计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重美观轻实用,造成很多设计漂亮的园林门可罗雀,而一些设计简单却功能实用的园林却门庭若市。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师应在进行植物色彩配置时,应综合统筹考虑色彩设计中的空间环境、气候等诸多影响因素,同时以“整体性、协调性、人性化、地域性”为基本工作原则,把各植物所体现的色彩要素从局部到整体合理构色,统一规划,使园林绿化的整体色彩统一协调,给人带来视觉及心理的美感享受。
参考文献:
[1]马莉娜,何伟强. 点睛之笔——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园艺,2013,(20):126.
[2]贾雪晴. 园林植物色彩的心理反应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