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 强化措施 加快推进国家水网建设

来源 :长江技术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shengqi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国家水网建设,是“十四五”规划纲要作出的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5月明确指出:“国家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围绕推进国家水网建设,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加快构建国家水网的重大意义
  国家水网是以全国江河湖泊水系为基础、输排水工程为通道、控制性调蓄工程为节点、智能化调控为手段,集水灾害防控、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水网。相对于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设,国家水网更具系统性、协同性、智能性,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根本性措施。
  我国虽已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但流域防洪体系还存在短板,水资源配置能力有待提升,河湖调蓄和生态功能较弱,部分江河湖库、调水工程预警预报科学调度等管理能力不足。只有通过构建国家水网,统筹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需求。
  在当前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加快国家水网建设,有利于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既是功在千秋的宏伟工程,又是利在当前的重大战略,必须坚定不移办好这件大事。
  二、进一步明确推进国家水网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是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坚持蓄泄兼筹、以泄为主,新建、扩建洪水外排通道,加快防洪控制性樞纽建设,推进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科学提高洪水防御工程标准,构建系统完备、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现代化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推动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建设,深化西线方案比选论证,建设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骨干输水通道。推动综合性水利枢纽和调蓄工程建设,加快水源工程、应急备用水源、战略储备水源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形成多源供给、网络连通、调度自如、保障有力的水资源配置新格局。
  三是实施河湖健康保障工程。构建江河湖库连通通道,维持河湖生态廊道功能,强化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开展生态脆弱河湖治理修复,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稳步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四是提升国家水网智慧化水平。充分运用数字映射、仿真模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水利工程智能化升级改造,优化监测站网布局,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提升水利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坚持系统观念,做好顶层设计,扎实有序推进
  一是编制国家水网规划。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抓紧编制国家水网工程规划,科学确定工程规模和合理布局。
  二是开展重大问题研究。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及河流泥沙量的中长期影响研究;节水潜力和需水预测、雨洪资源利用潜力和关键技术研究;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及区域合理生态需水量研究;西南国际河流水资源战略储备支撑国家水网建设研究。
  三是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用好水利中长期贷款等政策性金融支持,拓宽国家水网项目的抵(质)押物范围和还款来源,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国家水网建设运营。
  四是推进供水价格改革。综合考虑工程类型、用水类型、水资源条件、水价承受能力等,分类制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政府从直接定价转向制定上下限水价意见,探索扩大市场决定水价的范围。
其他文献
基于2016—2018年河南省39个贫困县的季度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不同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通过对经济领域的薄弱环节投放再贷款,能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银行和保险服务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明显,而证券服务对乡村振兴的效果不明显;不同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精准支持乡村振兴,存在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有待提高,金融基础设施投放效率不高,资本的虹吸效应明显,保险保障作用较弱,以及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农户、产业的方式有待改进等问题;农村金融体系支持乡村振兴空间溢出效
摘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于优化城乡要素配置、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经过隐形入市、探索入市、深化改革和授权入市四个阶段,逐步形成了新型综合类用地模式、异地调整入市模式、集体土地整备中心入市模式和集地券入市模式,但还存在着入市与征地之间的矛盾、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和入市配套规划缺失等问题。应实施统筹入市与征地、规范收益分配机制和加快完善村庄相关配套规划等措
近年来,内蒙古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围绕市场主体需求,聚焦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2018年以来,内蒙古迭代推进营商环境1.0至2.0版本的改革,2021年将开启3.0版本的改革,与以往相比,3.0版的改革需要站在前序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破解数据共享不充分、部门协同不到位、对标改革不彻底等共性问题,更加注重改革集成,在整合再造办事流程、简化审批登记手续、加强有效监管、推进惠企利民政策直
摘要:小微企业融资难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给我国小微企业带来了严峻的生产经营压力。征信系统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在提升小微企业信息透明度、优化小微企业信用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优化征信系统,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解决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可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征信;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是教育部与陕西省合作共建的国家级重点项目,是陕西贯彻“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大开发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教育科研优势,建设创新型省份、打造教育科技新优势、助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项目。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对陕西发展提出“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的殷切期望。对于陕西而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追赶超越的必然路径。  20
摘要: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终身教育理念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存在课程授课形式呆板,教学方法陈旧;课程结构比重失调,类别更新迟缓;课程内容衔接不畅,教育实践形式化;课程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评价模式单一等问题。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是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基石,其应遵循德性教育原则、专业性原则、终身化原则和融合发展原则,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