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白假丝酵母菌分离株的25S rDNA基因型别分布特征,并分析不同基因型别阴道白假丝酵母菌的药物敏感性。
方法根据阴道白假丝酵母菌25S rDNA基因编码区可转座Ⅰ型内含子的有无及大小,通过PCR技术对954株白假丝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选取156株白假丝酵母菌,采用M27-A3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伊曲康唑、氟康唑、咪康唑、克霉唑和制菌霉素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结果954株白假丝酵母菌分为3种基因型别,其中A型876株(91.8%,876/954)为不含内含子菌株,B型58株(6.1 % ,58/954)和C型20株(2.1% ,20/954)为含内含子菌株。含内含子的白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显著高于不含内含子者(伊曲康唑:0.25、0.125 μg/ml ,P<0.05 ;氟康唑:0.25、0.125 μg/ml,P<0.01),对制霉菌素的MIC值显著低于不含内含子者(分别为4、8 μg/ml,P<0.01)。含内含子的白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24%,19/78)显著高于不含内含子者(3% ,2/78 ;P<0.01)。21株伊曲康唑耐药株中有5株(24%,5/21)对氟康唑交叉耐药;6株氟康唑耐药株中有5株(5/6)对伊曲康唑交叉耐药;5株同时对伊曲康唑及氟康唑耐药的菌株均为含内含子菌株。
结论25S rDNA基因编码区的可转座Ⅰ型内含子可能与阴道白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及制霉菌素的药物敏感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