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良知,大义女司机把自己告上法庭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看似失去时效。但永远都不会过时、永远不应被遗忘的故事。
  2004年6月10日,吉林省白山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桩离奇的案件。此案离奇就离奇在原告被告都是24岁的高红梅本人,而且,在公安机关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她竟自己掏钱印小广告寻找目击证人。这件事简直让人无法想象。无论是法官,还是办案民警,他们都平生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案子。人们对高红梅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特别对她自己证明自己有罪更是充满了疑惑与好奇。高红梅是个什么样的人?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
  
  一
  
  高红梅是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区的一名女出租车司机。2003年10月的一天,高红梅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白山市西站广场等客。这时,她发现离她车子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卖花的小姑娘,看样子也就在十三四岁的模样。小姑娘被早晨寒冷的天气冻得不停地搓手跺脚,身体也不停地瑟瑟发抖。看着小姑娘可怜的样子。高红梅有些心疼,她走下车,把小姑娘叫到车上,希望这样能为小姑娘解除一些寒冷。小姑娘虽然冻得不行,但对高红梅还是姐长姐短地叫着。从谈话中知道,小姑娘叫刘小蕾,母亲因工伤不能干活,正病在家里。母亲病倒后,父亲抛下她们母子俩不知去向。她出来卖花赚钱,是为了能贴补些家用。给母亲买些药品。听了这些,看着懂事的小蕾,她想到了自己照顾多病的母亲的日日夜夜,高红梅心里不由得产生了一种酸楚、怜爱和感动。分手的时候,她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了刘小蕾,让刘小蕾有事或者是路远回家困难时打电话找她,她会来帮助她的。从此,高红梅便把对这个素不相识的卖花小姑娘的无私帮助,当成了自己的义务。无论高红梅有多忙,只要小蕾把电话打过来,她都会马上去帮助她。
  2004年2月14日情人节的那天,出租车的活特别多,高红梅也不例外,她一直忙到快晚上10点半了,但高红梅还不想交车,她想再多跑几趟。忽然,她的手机响了——是刘小蕾,她说自己在八道江区医院门前,离家有十几里路,早已没了班车。希望高红梅能帮帮她。
  高红梅接到电话后很着急,她晓得这么冷的天气,在外面站一天的滋味。此时她车上正载着一名女乘客,于是她同乘客商量,想顺路去接刘小蕾,经过解释,好心的乘客答应了。高红梅非常高兴。她在医院门前接到了刘小蕾,刘小蕾今天看起来天也很高兴。上车后,小蕾从身后拿出一叠零钱在高红梅身旁晃了晃,乐呵呵的说:“梅姐,我今天可真没白出来,一天挣了100多块钱哪!这回可以给母亲买点儿好吃的了。”说着,小蕾把钱放好。高红梅看着刘小蕾高兴的样子,用手摸着她的小脸蛋夸小蕾:“你可真能干,今天你妈妈一定会很高兴的。”高红梅看了一下表,已经快11点了,高红梅怕小蕾的妈妈担心,于是她又说服了乘客先送刘小蕾回家。
  高红梅把刘小蕾送到家门口,刘小蕾说了声“梅姐,真谢谢你”就乐呵呵地下了车。急着送乘客的高红梅就忙转方向盘倒车,突然,听到“唉呀”一声,高红梅连忙停车。下去一看,在车子后面,刘小蕾捂着肚子坐在雪地里,高红梅吓坏了,她急忙跑过去扶起小蕾问:“怎么了,是不是撞到你了?”刘小蕾站起来揉着肚子说:“姐,没事的,就碰了一下,不用担心。你忙你的吧!我妈还在家等我呢!”说着,她怕高红梅担心还特意蹦了两下,然后就推门进去了。见刘小蕾没事,高红梅又急着送乘客,没有多想就开车走了。
  
  二
  
  第二天,高红梅又到西站广场等活,然而她一整天却没有看到刘小蕾,高红梅心里有些疑惑:今天小蕾怎么不出来卖花呢。接连几天,她始终没有见到刘小蕾的身影。于是,她向广场旁边的一家报刊亭打听。卖报的妇女摇着头叹息说:“听说那小姑娘死了,白瞎了,一个人好好的怎么就死了呢?”高红梅急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听人说是2月14号晚上半夜,小姑娘去上厕所,不小心摔了一跤,也没磕着没碰着,上床后她就说肚子疼,没想到。就这样死了。”说完卖报的妇女不停地叹息。听到这里高红梅脑袋嗡的一下,这怎么可能?高红梅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有些想不明白,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就这样不经摔呢?突然,她的脑海里,刘小蕾捂着肚子坐在雪地上的一幕一闪而过,高红梅傻愣愣地站在那里,脑海里思绪万千。
  那天晚上,高红梅怎么也睡不着,她想摔一跤真的就能把人摔死吗?是不是自己倒车……高红梅不敢再想。
  第二天,高红梅什么也干不下去,不解开小蕾的死因她不可能安下心来工作。于是,高红梅通过在医院工作的同学,找到了当时抢救刘小蕾的医生。她向医生询问了刘小蕾的一些情况。医生告诉高红梅,刘小蕾的死因是由于她的脾脏破裂,抢救不及时,流血过多造成的。最后医生说:“刘小蕾来医院时就已经不行了,具体情况我还没查清楚,但是只是摔了一跤,又是向前摔的,怎么会造成背部一侧的脾破裂呢?……”高红梅的疑惑越来越深。她又试探地问了一句:“如果被车碰了一下,可能会有这种后果吗?”医生用疑惑的眼神看了看她后说:“这可就难说了,但这种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听完这句话,高红梅的心里更加忐忑不安。高红梅又找了两位知名的创伤专家,并且附上了当时抢救小蕾的医疗材料,经过分析,最后两位专家均表示:小女孩被车碰撞后事情如果真的发生。那么女孩一定是在被车撞伤脾脏后,在睡眠中出现大出血而最终导致死亡的。而被认为是跌倒导致的死亡,则完全是一种假象。至此,高红梅明白了一切。
  回到家里,高红梅哭了整整一个下午。悲伤过后,高红梅开始思量怎样处理这件事情,她想来想去,最终作出了一个大义的决定——投案自首。她把这件事向家里人说明后,也把自首的想法告诉了家人。没想到遭到家里人的一致反对,年迈的父亲更是老泪纵横,说:“现在事情都已经过去了,谁还能追出个什么来?娃儿你这不是自找苦吃吗?”高红梅的哥哥和姐姐也不停地劝她,让她一定想清楚,如果去投案,无疑就是自己把自己的一生毁了。但是,高红梅心里清楚地知道,刘小蕾的死给刘家带来的是多么巨大的伤害,不把真相告诉刘家,她这辈子不可能安心,她不想在以后的人生中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包袱生活,而且她更清楚地知道做人不能没有良知。
  
  三
  
  2004年2月25日,高红梅怀着难以言状的心情,先去看了刘小蕾的母亲,把自己“肇事”的经过说了一遍。刘小蕾的母亲盯着她足足愣了一分钟,随后失声痛哭。刘小蕾的母亲冷静下来后,看着也哭成泪人的高红梅,两个人都一言不发。良久刘母叹息着说:“我听小蕾提起过你,谁也不能怪,只怪小蕾的命不好。你也不用这么为难自己。”说完泣不成声。 面对小蕾母亲的宽容,高红梅更加内疚。她想,今后无论怎样报答小蕾的亲人,也无法洗尽亲人心中的悲痛,而自己心中充满着撞死小蕾的负罪的阴影,只有受到应有的惩处,后半生才有可能心安。离开刘家,高红梅毅然地走进了白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大门。听完了高红梅的讲述,交警支队的干警们非常重视。干警们很快勘测了现场,并取得刘小蕾死前的医疗材料,但是最终他们对高红梅说:“根据法律规定和我们目前掌握的证据,由于缺乏有力的人证和物证,我们暂时无法给你立案。你要知道我们不能只依据一个人的口述就给谁定罪的,你先回家等着,等我们有了新的证据再传唤你也不迟……”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公安局一直没有消息,回到家的高红梅吃不下、睡不着,时时受着良心的折磨,刘小蕾欢快的笑脸和小蕾母亲绝望的表情时时在她的眼前浮现,她不想再等下去了,最后她又做出更惊人的决定,她要自己给自己找证据——当晚的那位乘客,是唯一的目击证人。然而,当哥哥和姐姐听到她的想法时,都说她疯了,这不是没事找事吗?况且公安局一立案难免要经济赔偿,不可避免地要连累家人。面对家人的劝阻和埋怨,高红梅含着眼泪说:“我并不是要连累家人。可是我真是肇事了啊!我只想自己,可有谁又会去替刘家想一想,刘小蕾可是他们家唯一的女儿啊!要不是因为我……这事我不会连累家人,我听从法院的判决,法院判我几年,我就蹲几年,判我赔多少钱,我就赔多少钱,不这样我一生良心难安啊!”说着高红梅趴在床上痛哭失声。家人被高红梅的话感动了。最后,老父亲含着眼泪抚着女儿的头说:“丫头,事情到了今天这一步,咱做人不能昧了良心,就按你的想法办吧!” 有了家人的理解,高红梅决然地出去为自己找肇事证据了。高红梅首先想到了那一晚载过的那个女乘客,高红梅先是开车在那位乘客搭车的地方转了几天,然而一无所获。接着她又托人找到《长白山日报》的一位记者,要他帮忙发一篇寻找证人的启事,内容是自己要找证人证明自己有罪。但记者听了以后,认为没有公安机关的证明材料,不可能发稿。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好自己花钱印了100张街头小广告,四处张贴,经过多次努力,2月14日晚上搭车的那名乘客终于被她找到了。当高红梅把小女孩的死讯和自己的想法告诉她之后。那女客眼圈有些红了:“妹妹,你是个好人。这个证我真的不想作。我知道你善良,但至于证明。我只能说说事情的经过,我不能证明人就是被你撞死的,她当时没伤着,她还是自己进屋的……”高红梅说:“你证明我倒车撞过她就行,别的公安局会判定的。”女乘客又说:“你可要想好了,我要是去作证那可能真的会坑了你啊!”高红梅心意已决。最终乘客在高红梅的一再恳求下,陪她来到公安局陈述了那天晚上出事的经过。公安机关依法对高红梅交通肇事进行立案侦查之后移交检察机关,经审理。2004年6月10日,法院就高红梅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进行最后宣判。
  此案的最终审判结果,想必在大家意料之中,经合议庭合议。认定高红梅犯有交通肇事过失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附带经济赔偿。当法官宣判后,不料小蕾的母亲站了起来,当庭含着眼泪说:“法官,我声明放弃赔偿金。我的女儿已经去了,我不能再伤害一个好姑娘。小蕾出事后,压根就没说她被车撞过,她是不想连累她这个姐姐,不想让大家知道这件事儿。我这样做正合了小蕾的心愿啊!”高红梅热泪盈眶,并在法庭上表示,以后会尽力帮助和照顾刘母,会把她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法官考虑了刘母的建议。免除了高红梅的赔偿金。审判结束时,法庭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人心深处最美好的部分就是良知。每个人的心底都有这样一支真善美的花朵。只要我们每个人不让心中的良知睡去,不让这朵花凋谢,它就会撑起我们伟大的人格,世界会因此更加和谐,生活会因此更加美好。
  编辑 张金余
其他文献
他出生于河南新乡,有着平凡的童年,平凡的学生岁月,从河南师范大学化工专业毕业后,做平凡的化工技术员。  直到26岁。他担任了一家小化工厂的厂长。这是家规模很小的化工厂。他上任不到一年半。就由于三角债的原因。销售资金难以收回,资金无法正常周转,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技术较好的员工已经跳槽了。剩下的也是人心惶惶。当时有许多选择摆在他面前,他可以拍屁股走人,另谋高就。但他选择了坚持。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
金融动荡,股市低迷,竞争激烈,淘汰残酷,面对各种压力的困扰,生活在当今的人们前所未有地感觉到了“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压力才有动力,失去压力或被压力压垮都是人生的悲剧。现代社会压力不可避免,关键在于你如何面对压力,是回避压力,死死相撑,透支自己,还是适当减压,轻松应对,收放自如?    个人压力问卷调查    1、面对目前生活境况,您是否有生存压力感?  a、有96.7%  b、没有3.3%
“成功”在当下算得上热点词语,对成功的追求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焦虑。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成功”的解释是:获得预期的成果。那么,什么是预期的成果呢?每个人因为不同的价值观而呈现出不同的标准。  我看到这样一条消息,一个叫圣心瞳的年轻人给报社写信,倾诉自己二十二年来只能用“疼痛”形容的成长经历。因为长相丑陋,从小遭人嫌恶,中专毕业至今三年一直没勇气找工作,自闭家中羞于见人,终日过着阴郁灰暗的蝼蚁生活。他不仅
一两重的真诚,超过一吨重的聪明。    1978年5月,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在上海联合招生。那时22岁的徐小平,脚登一双塑料凉鞋,手提一只尼龙网兜,怀揣几个茶叶蛋,肩背一架手风琴,从泰兴家乡到上海赶考。他在一个亲戚家里安顿好了之后,便随着滚滚的人流,参加了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和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考试。  不久,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复试榜张贴出来了,徐小平榜上无名。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复试
邓笛 编译  拥有金钱不一定幸福,而拥有幸福就不在乎金钱    金钱与幸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心理学家大卫·梅耶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他发现:“如果你问人们,金钱能否买来幸福,回答大多是否定的;但是如果你仍问这些人,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钱,幸福感是否也会随之相应增加,回答大多则是肯定的。”心理学家们还做了这样的调查:他们询问年薪在15000—30000美元的人,至
算算经济账,可怜天下父母心    现如今中国的父母为了供一个大学生完成四年的学业,除了少数富裕家庭以外,大多数家庭都要节衣缩食,甚至卖房卖地,背负起可能要背负一辈子的债务。我国教育部前副部长张保庆就曾直言不讳地说:“我和我爱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刚好够自己的孩子上大学。”教育部长尚且如此,普通百姓又如何?  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的最新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高校学生平均学费已经从1995年的80
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美国人奥利弗·史密斯,在谈及科学家的素养时说,拥有“快乐文化”是科学家成功的秘诀之一。“科学家应当是个乐观主义者,因为大部分时间,你的那些实验都行不通。如果生来具备一种‘快乐文化’,你会发现它作用很大。”史密斯还饶有兴致地谈到自己的第一个科学实验,他曾希望利用木头和猪膀胱造一部电话。虽然那次实验以失败告终,但是留给他的是快乐的回忆。  史密斯的成功秘诀“快乐文
不管是谁卖辣椒。都需要解决好一个问题,就是顾客常常会问: “你这辣椒辣吗?”不管怎么答,都有风险。一个农妇竟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令人拍案叫绝。曾经有人自作聪明地告诉农妇,将辣椒分成两堆,有人说要辣的,让她指这堆,反之,指那堆。农妇没有听从,而是按照自己的办法推销。  开始,农妇对顾客说:“我这辣椒,颜色深的辣,浅的不辣。”顾客挑好辣椒,付钱后满意地走了。那天,颜色浅的辣椒卖得很快。最后只剩下颜
曾经有一个特别难忘的场合,作为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的我被要求当场“简单扼要”地说出来“文化是什么?”  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和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
五年前,我到一家建材公司工作。我所在的车间生产一种代钢塑管,这种产品在市场上很抢手,一直供不应求,因此我们几乎天天加班。公司各车间实行独立核算,我们车间的效益最好、工作最辛苦,按理说工人的工资也应该水涨船高,然而实际情况却不然。  车间主任姓王,长得瘦矮白净,然而却为人粗鲁、专横贪婪。他设了一个小金库,车间的盈余完全由他支配,对工段长和几个他得意的工人,每月他都发给丰厚的红包,平时用公款吃喝玩乐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