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里给我打来电话,说又有我的信,是来自英德某监狱的。我想,应该又是读者的来信吧。自从在一家发行量较大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后,我已经收到好几十封信了。
我抽了个空回了趟家,家里人把信交给我,我拆开一看,还真是读者来信。他在信里写道:
梁洁:
你好!
我姓林。我是在监狱里读到你的文章的。我过去的经历跟你很相似,同样是出生在贫苦家庭,同样是读不起书而出来打工,所不同的是,在打工的过程中,我们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你走的是正路,我走的是歧途。因为打工的微薄收入满足不了我的生活需要,使我做了对不起良心的事。一次得逞之后,我对金钱的欲望也就越来越大,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我以入股开公司为名,骗取钱财,就连最熟悉的工友、最信任我的老乡,也成为我诈骗的目标。为了不让人怀疑,我每月给入股者分派股利,接着再去骗更多的人入股。我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最终以“经济诈骗”的罪名锒铛入狱。摆在我面前的,不是我梦想中奢华富有的生活,而是八年的牢狱之苦。现在,我已经在高墙铁窗内劳改了五年,因为表现好,还立一次个小功,减了两年刑,再过大半年,我就可以出狱了。出去之后,我一定要好好做人,将过去犯下的罪都赎回来。
相对于我来说,你是幸运的,因为你选择了一条与我截然不同的道路。希望你好好地走下去,以我为鉴,永远不要走错一步。
一个诚心改过的犯人
我给小林回了信,在信中说,如果监狱里有条件,也不妨参加自学考试,学点知识,将来出来也好找工作。他很快又来信了,说他们所在的监狱还没有让犯人参加自考的政策,听说以后会实施,但他现在就很渴望增长知识,希望我能把自己用过的教材寄几本给他。我那些用过的教材许多已经寄给别的读者了,我又不忍心让他失望,只好找朋友要了几本,顺便写了几句鼓励的话,给他寄了过去。收到书之后,小林来信对我表示感谢,并保证一定好好学习,以后好好做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大约10月份,我已经向公司递了辞职书,11月初就要到成都去,因工作交接及其他事情太多,一时没有时间给小林回信,渐渐地,便把他给忘了。
2006年4月份,我回广东考试,不打算再去成都。在火车上,我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告诉我,他姓林,给我写过信,我给他寄过书。我这才想起来,是有这么一个人。我问他是否已经出狱,他说已经出来了。我又问他是否已经找到工作,一切可还顺利,他在电话那边笑了笑,用一种很乐观的语气说已经找到工作,虽然有些苦,但是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和力气吃饭也是一种幸福。
我为小林的这种想法感到由衷的欣慰,说了几句鼓励和祝福的话,便收了线。我以为事情就这样了,有一个很好的、充满希望的结局,可是,没想到后来会发生那样的变故。
我考完试便开始找工作,然后安心做事。
6月份的一天,小林给我打电话,说他被工厂炒掉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厂里的人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他曾经是个劳改犯,就把他炒了。他还说,当时那个主管是这样对他说的:“我们不是不相信你已经改过自新,我们只是不敢冒这个险,你知道,万一要出了什么事,我的饭碗就丢了。”
我听罢十分愤懑,直骂那主管不是人。小林却好像并不愤恨,反而很平静地说:“我理解主管的想法,工作不好找,换了谁也要顾及自己的饭碗。”我没想到小林会有这样的胸襟,不禁对他生出几分敬意来。但是,当时的我并没有想过要见一见他,我想,我和他终究只是一般笔友的关系罢了。
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见到了小林。他在医院里给我打电话,说在这座城市没有人愿意帮他,也没有人可以帮他,他只好向我求助。我问他怎么了,需要什么帮助,他说要向我借500块钱,付医院的医药费。
在医院里,我见到了小林。因为刚从监狱里出来不久,他还留着短短的平头,眼睛小而有神,年纪看起来不超过30岁。我问他生什么病了,他指了指额角的伤口,说不是生病,是被人打的。我这才发现,他满身是伤,愣了愣,问他怎么回事,他苦笑了一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我说了一遍。
原来,小林的房东不知从哪儿打听到小林曾经犯过法坐过牢,便处处提防着他。昨天晚上,因为听到房东在隔壁喊“捉贼”,小林急忙跳下床,打开门,看到一条黑影跑过去,就急忙追了上去。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从后面追上来的房东竟然一把抓住他,说他就是贼,还说什么狗改不了吃屎,贼改不了贼性。而在这当口,那个真正的贼却跑掉了。面对这种情形,小林真是百口难辩。最后,房东看看也没丢什么东西,便和一起追来的人把他打了一顿,限他一天之内搬走。
在我的想象中,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小林应该是十分沮丧的,但是他没有,他的眼睛闪着柔和的光,脸上的表情也很平和,让人看不出一丝愤恨。他笑了笑,额头上竟出现了几条沧桑的皱纹。
“幸好他们没把我送到公安局去,要不然,人家知道我有前科,我就更说不清楚了。”小林说。
我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难道一个人犯了错误就一辈子也不能抬起头来做人吗?
我把钱借给了小林。他说伤好之后马上就去找工作,领了工资后马上还给我。但是,从他偶尔打来的电话中,我了解到他一直都很不如意,因为害怕人家知道他曾经是劳改犯之后会炒他,所以,在应聘时,他就事先说明自己是刚刚从监狱里改造出来的。然而,正因为如此,到搬家公司去做搬运工人家不要他,应聘保安人家也不要他,就连进厂做普工也没人收他。最后,他只好到工地上去打杂。既然他的境况这么糟糕,我也就没敢奢望他能还上那500块钱。
7月份的一天晚上,小林又给我打电话。我怎么也想不到他会在电话里哭。他说,他成年之后只哭过三次,一次是在广东打工时被人看不起,一次是犯了法被判刑,还有一次就是现在。我问他这一次为什么哭,他说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为什么国家和社会给了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出来之后别人却又不能接受他,信任他。我安慰了他几句,说只要他拿出行动来向别人证明,总有一天会让身边的人接受他的。他又问我应该怎么做。我一时也想不出来具体要怎么做,只好告诉他,反正就是要好好表现,比如努力工作任劳任怨啦,热心助人啦,甚至见义勇为啦……举了许多例子。他在电话那边一直没说话,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进去。等到我说完,他才说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二天,小林来找我,还给我200块钱,说他暂时只能还这么多,以后有了钱,再还剩下的300块。
没过几天,我便到外地去出差了,足足在外边呆了十来天,回来的时候,听同事们说前两天市里发生了一起抢劫案,一个民工见义勇为,被歹徒捅了几刀,在送医院抢救的路上就死了。我听了,为那个死去的人感到几分伤感,几分钦佩。
同事们继续说,一个劳改犯能洗心革面到这个程度,太不简单了。我一听,愣住了,接着心里一惊,猛然想起小林来,急忙问道:“什么,那人是个劳改犯?”同事们点头说是。我再也听不下去了,担心死的真的会是小林。打电话到他们工地一问,果然就是他!
小林的工友在电话里问我是谁,我说我是小林的一个朋友。对方叹息一声,说:“如果你是小林的朋友,这句‘对不起’我们就只能对你说了。小林在工地上的时候,我们都不愿接近他,能离他有多远就离他有多远,怕他贼性不改,又来骗我们。现在才知道,我们都想错了,小林是真心改过的……大姐,对不起!”
要是这句“对不起”能在小林活着的时候对他说,那该有多好啊!
放下电话,我找了个没有人的角落,痛痛快快地流了一场眼泪。我想,是我叫小林见义勇为的,没想到竟是我害了他呀!
小林的事迹刊登在报纸上,看到的人都由衷地赞叹他的精神难能可贵。
小林被追认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他的家人也受到了政府的抚恤。好些知道这件事的单位都以小林为榜样来教育自己的员工,就连我们公司,也在召开一周一次的会议时提到这件事,鼓励全体员工向小林学习。
几天后,我去参加小林的遗体告别仪式。以前排斥过他的工友和老乡都来了,我看到他们脸上笼罩着一层哀伤,我知道,他们是真的哀伤。
社会终于重新接受、认可了小林,小林的死是光荣的,所有曾用怀疑的目光看他的人都对他重新评价。小林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然而,这一切小林都看不到了。我仿佛又看到了他闪着柔和的光的那双眼睛,以及额头上写满沧桑的皱纹。但愿他一路走好,原谅这个世界上所有伤害过他的人,在另一个远离烦恼的世界里,能感受到被信任、被关怀的温暖。
责 编:雪月
我抽了个空回了趟家,家里人把信交给我,我拆开一看,还真是读者来信。他在信里写道:
梁洁:
你好!
我姓林。我是在监狱里读到你的文章的。我过去的经历跟你很相似,同样是出生在贫苦家庭,同样是读不起书而出来打工,所不同的是,在打工的过程中,我们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你走的是正路,我走的是歧途。因为打工的微薄收入满足不了我的生活需要,使我做了对不起良心的事。一次得逞之后,我对金钱的欲望也就越来越大,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我以入股开公司为名,骗取钱财,就连最熟悉的工友、最信任我的老乡,也成为我诈骗的目标。为了不让人怀疑,我每月给入股者分派股利,接着再去骗更多的人入股。我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最终以“经济诈骗”的罪名锒铛入狱。摆在我面前的,不是我梦想中奢华富有的生活,而是八年的牢狱之苦。现在,我已经在高墙铁窗内劳改了五年,因为表现好,还立一次个小功,减了两年刑,再过大半年,我就可以出狱了。出去之后,我一定要好好做人,将过去犯下的罪都赎回来。
相对于我来说,你是幸运的,因为你选择了一条与我截然不同的道路。希望你好好地走下去,以我为鉴,永远不要走错一步。
一个诚心改过的犯人
我给小林回了信,在信中说,如果监狱里有条件,也不妨参加自学考试,学点知识,将来出来也好找工作。他很快又来信了,说他们所在的监狱还没有让犯人参加自考的政策,听说以后会实施,但他现在就很渴望增长知识,希望我能把自己用过的教材寄几本给他。我那些用过的教材许多已经寄给别的读者了,我又不忍心让他失望,只好找朋友要了几本,顺便写了几句鼓励的话,给他寄了过去。收到书之后,小林来信对我表示感谢,并保证一定好好学习,以后好好做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大约10月份,我已经向公司递了辞职书,11月初就要到成都去,因工作交接及其他事情太多,一时没有时间给小林回信,渐渐地,便把他给忘了。
2006年4月份,我回广东考试,不打算再去成都。在火车上,我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告诉我,他姓林,给我写过信,我给他寄过书。我这才想起来,是有这么一个人。我问他是否已经出狱,他说已经出来了。我又问他是否已经找到工作,一切可还顺利,他在电话那边笑了笑,用一种很乐观的语气说已经找到工作,虽然有些苦,但是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和力气吃饭也是一种幸福。
我为小林的这种想法感到由衷的欣慰,说了几句鼓励和祝福的话,便收了线。我以为事情就这样了,有一个很好的、充满希望的结局,可是,没想到后来会发生那样的变故。
我考完试便开始找工作,然后安心做事。
6月份的一天,小林给我打电话,说他被工厂炒掉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厂里的人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他曾经是个劳改犯,就把他炒了。他还说,当时那个主管是这样对他说的:“我们不是不相信你已经改过自新,我们只是不敢冒这个险,你知道,万一要出了什么事,我的饭碗就丢了。”
我听罢十分愤懑,直骂那主管不是人。小林却好像并不愤恨,反而很平静地说:“我理解主管的想法,工作不好找,换了谁也要顾及自己的饭碗。”我没想到小林会有这样的胸襟,不禁对他生出几分敬意来。但是,当时的我并没有想过要见一见他,我想,我和他终究只是一般笔友的关系罢了。
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见到了小林。他在医院里给我打电话,说在这座城市没有人愿意帮他,也没有人可以帮他,他只好向我求助。我问他怎么了,需要什么帮助,他说要向我借500块钱,付医院的医药费。
在医院里,我见到了小林。因为刚从监狱里出来不久,他还留着短短的平头,眼睛小而有神,年纪看起来不超过30岁。我问他生什么病了,他指了指额角的伤口,说不是生病,是被人打的。我这才发现,他满身是伤,愣了愣,问他怎么回事,他苦笑了一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我说了一遍。
原来,小林的房东不知从哪儿打听到小林曾经犯过法坐过牢,便处处提防着他。昨天晚上,因为听到房东在隔壁喊“捉贼”,小林急忙跳下床,打开门,看到一条黑影跑过去,就急忙追了上去。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从后面追上来的房东竟然一把抓住他,说他就是贼,还说什么狗改不了吃屎,贼改不了贼性。而在这当口,那个真正的贼却跑掉了。面对这种情形,小林真是百口难辩。最后,房东看看也没丢什么东西,便和一起追来的人把他打了一顿,限他一天之内搬走。
在我的想象中,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小林应该是十分沮丧的,但是他没有,他的眼睛闪着柔和的光,脸上的表情也很平和,让人看不出一丝愤恨。他笑了笑,额头上竟出现了几条沧桑的皱纹。
“幸好他们没把我送到公安局去,要不然,人家知道我有前科,我就更说不清楚了。”小林说。
我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难道一个人犯了错误就一辈子也不能抬起头来做人吗?
我把钱借给了小林。他说伤好之后马上就去找工作,领了工资后马上还给我。但是,从他偶尔打来的电话中,我了解到他一直都很不如意,因为害怕人家知道他曾经是劳改犯之后会炒他,所以,在应聘时,他就事先说明自己是刚刚从监狱里改造出来的。然而,正因为如此,到搬家公司去做搬运工人家不要他,应聘保安人家也不要他,就连进厂做普工也没人收他。最后,他只好到工地上去打杂。既然他的境况这么糟糕,我也就没敢奢望他能还上那500块钱。
7月份的一天晚上,小林又给我打电话。我怎么也想不到他会在电话里哭。他说,他成年之后只哭过三次,一次是在广东打工时被人看不起,一次是犯了法被判刑,还有一次就是现在。我问他这一次为什么哭,他说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为什么国家和社会给了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出来之后别人却又不能接受他,信任他。我安慰了他几句,说只要他拿出行动来向别人证明,总有一天会让身边的人接受他的。他又问我应该怎么做。我一时也想不出来具体要怎么做,只好告诉他,反正就是要好好表现,比如努力工作任劳任怨啦,热心助人啦,甚至见义勇为啦……举了许多例子。他在电话那边一直没说话,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进去。等到我说完,他才说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二天,小林来找我,还给我200块钱,说他暂时只能还这么多,以后有了钱,再还剩下的300块。
没过几天,我便到外地去出差了,足足在外边呆了十来天,回来的时候,听同事们说前两天市里发生了一起抢劫案,一个民工见义勇为,被歹徒捅了几刀,在送医院抢救的路上就死了。我听了,为那个死去的人感到几分伤感,几分钦佩。
同事们继续说,一个劳改犯能洗心革面到这个程度,太不简单了。我一听,愣住了,接着心里一惊,猛然想起小林来,急忙问道:“什么,那人是个劳改犯?”同事们点头说是。我再也听不下去了,担心死的真的会是小林。打电话到他们工地一问,果然就是他!
小林的工友在电话里问我是谁,我说我是小林的一个朋友。对方叹息一声,说:“如果你是小林的朋友,这句‘对不起’我们就只能对你说了。小林在工地上的时候,我们都不愿接近他,能离他有多远就离他有多远,怕他贼性不改,又来骗我们。现在才知道,我们都想错了,小林是真心改过的……大姐,对不起!”
要是这句“对不起”能在小林活着的时候对他说,那该有多好啊!
放下电话,我找了个没有人的角落,痛痛快快地流了一场眼泪。我想,是我叫小林见义勇为的,没想到竟是我害了他呀!
小林的事迹刊登在报纸上,看到的人都由衷地赞叹他的精神难能可贵。
小林被追认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他的家人也受到了政府的抚恤。好些知道这件事的单位都以小林为榜样来教育自己的员工,就连我们公司,也在召开一周一次的会议时提到这件事,鼓励全体员工向小林学习。
几天后,我去参加小林的遗体告别仪式。以前排斥过他的工友和老乡都来了,我看到他们脸上笼罩着一层哀伤,我知道,他们是真的哀伤。
社会终于重新接受、认可了小林,小林的死是光荣的,所有曾用怀疑的目光看他的人都对他重新评价。小林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然而,这一切小林都看不到了。我仿佛又看到了他闪着柔和的光的那双眼睛,以及额头上写满沧桑的皱纹。但愿他一路走好,原谅这个世界上所有伤害过他的人,在另一个远离烦恼的世界里,能感受到被信任、被关怀的温暖。
责 编: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