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熙的读法话法作法指导的当代启示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会合作。语文的学习更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而黎锦熙的教育思想与新课改的思想是相吻合的。本文主要就黎锦熙的读法话法作法指导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语文;主动参与;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041-01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会合作。语文的学习更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而黎锦熙的教育思想与新课改的思想是相吻合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借鉴黎锦熙的语文教育理论,挖掘他的现实意义。
  以前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主要都是指导思想,缺少具体方法和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个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两者的统一。教授法取决于学习法,这样教学具有目的性和可行性。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同样处于主导地位。黎锦熙先生兼顾了两者,总结了很多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应重视发挥教材在语文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在学生主体的说法中,语文教师“引导者”的角色是核心概念之一,这说法源自卢梭“生命发展连续性”的理论,他认为人的认知与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而然的,教师不能破坏这种规律,从而只能在旁边加以引导,但是事实上这种理论基础早已动摇,“生命非连续性”的学说在上世纪末就广为流行,这种理论认为人的价值是后天建构而非有什么预设好的规律的,偶然事件在人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绝对主体的理论基础是不怎么牢靠的;从实际效果来看,那些坚持学生是教育主体的国家,比如,英国,学生的学科素养却是不可恭维,具有浓厚学术底蕴的名校们英国新生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忧心忡忡的英国首相甚至想学习中国严格的课程体系。
  所以以学生为绝对主体也是具有非理性的倾向的,黎锦熙的“三法观”以教材为核心,我认为这才是中国语文教育的出路,黎锦熙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着教材展开的,黎锦熙认为中国教育问题诸多,在诸多的问题中,教材的不适宜又是一个根本的原因,因此他主张围绕教材展开教育教学的一系列改革,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大胆将《西游记》编入课本,并且引入一部分的欧美新书,这些都足以说明黎锦熙对于语文教材的重视。
  2.语文教育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尤其注重人才的综合实力,那么作为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能力的全面发展。
  早在上世纪20年代,黎锦熙就提出了语文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尽管时间相隔80年,却与当今我们提出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不谋而合。
  黎锦熙先生提出了十分先进的话法教学,引起了极大反响。话法教学主要是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黎锦熙巧妙地将读法和话法融合在一起,具体提出了三种方法。儿童是有语言天分的,在学习严谨的语法规范之前,孩子们也是可以运用语言来表达的,这种表达往往具有我向性和非理性的特征。对于心智没有发展好的儿童,这个时候就不能急于将读法告诉他们,而是应该慢慢引导孩子如何更好的表达,并且规范自己的语言。当学生成长到能够自己读书的时候,他们仅仅是进行最表层的阅读,往往并不能深刻领会书中的精髓。要想真正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还是需要孩子通过复述、朗诵和交流等方式来锻炼提高语言素养。上课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因此這个时候就要将话法渗透到读法中,让这两者相互融合。
  而黎锦熙的“自动主义形式教段”既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又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改变和完善学生的智慧品质,使知、情、意协调发展。同时注意启迪学生的智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创新精神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多方面的能力。也有利于让学生发挥学习的内在潜能,展示自己的才能。必须承认黎锦熙的理论是极具前瞻性的,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
  3.教育理论应具备当前视域下的可操作性
  现在的教学理论多如牛毛,然而真正能够实践可行的却寥寥无几。虽然方向性的理论需要关注,但诚如鲁迅而言:“中国理论家多而缺少实干家。”无论一个教育理论听上去如何有道理,但实践永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想要真正帮助到学生还是需要理论转化为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方法。黎锦熙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不仅提出了理论,而且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黎锦熙认为教师在教写作之前首先自己就要了解文法,这是教师心里自然有了评判作文的标准,教学方法就会自然生成。他新创了一个“图解法”,即分析课文中的词类然后依次填入“词类检查表”,以便清晰的看出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词类句式。只有弄懂课文,打好坚实的基础,才有可能把作文写好。
  黎锦熙先生有着一位学者的风度,不仅一辈子献身于语文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而且担起了民族复兴的重担,这样的精神是我们应该继承发扬的。其实,研究黎锦熙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一次思想的学习,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从中我们可以获得教育和启迪。笔者的这趟“思维旅行”可谓是收获颇丰。然而意虽长而笔短,情虽满而言拙,对于黎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论述,实在很肤浅,对先生的研究之路还很长,正有待我去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崔正升.黎锦熙写作教学三原则的当代价值[J].语文建设,2016(09):60-63
  [2]王钦泉.黎锦熙语文“读法”教学观念探讨[J].考试周刊,2014(19):18-18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一定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创新平台,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而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两种教育方式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模式,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和STEM、创客教育各有优势,可以取长补短。在中小學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STEM、创客教育,一定能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策略上打开新思路。  关键
摘 要:如何开发课程资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注入一股新鲜空气,已经成了新课改过程中教师所共同关注的话题。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结合教材,充分利用地方自然人文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当地重大时事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時让语文综合性学习保持持久的活力和非凡的魅力。  关键词:地方资源;课程资源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拉斯威尔的传播理论模式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中运用最多的一个传播理论,这个理论表明了一切的传播行为主要包括传播者、信息、媒体、接受者和接受效果五个要素,从中可以明确的了解信息传播的概念及过程。其实教育就是传播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传播信息的活动,主要是利用现代化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为特定的对象制定独特教学目标。  关键词:幼儿园;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
为保护满洲传统,清代吉林地区向来推行以“国语骑射”为主的教育模式。然而进入19世纪中叶,尤其是在道光、咸丰、同治三朝,随着大量汉族移民迁入,教育也随之变革。其主要表现
摘 要:在高中学习中,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能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现代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很难做到兼顾每个学生,想要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需要高中生具备良好的自主管理能力。学校应当对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重视,不断的优化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实施良好的培养策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和评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关键词:培养;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存款保险制度是其中重要一环。  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金融业在拥有更大自主定价权的同时势必面临更复杂的经营环境;随着混合所有制在金融领域的持续推进,民间资本、互联网金融和小额贷款机构等新型金融业态在提升金融业竞争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有序推进金融改革的前提是金融稳定。  金融的表象是资金融通,内核是风险管理。1997年亚
摘要:学前教育是构成基础教育的关键一环,抓好学前教育,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能力发展处于一个关键期,认知、逻辑、语言能力等都在高速发展。但据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小学化”是最为主要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小学化”的危害和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摘 要: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通信,文件传递,交易,地铁等都离不开手机。虽然手机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但也有着弊端,特别是对于尚未成熟的初中学生。本文就从初中生依赖手机的原因出发,分析其带来的弊端以及提出几条浅显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智能手机;学生;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