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orth Face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n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极寒的南北极,还是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山滑雪场,都不乏户外爱好者们探索的脚步他们征服着自己的极限,也书写了人类远征的历史他们到达严寒之地,停留下来领略这些人迹罕至之地的绝美风景,但是低温、冻伤也接踵而来,所以专业的户外品牌会把保暖层看成冬季装备重点,一件足够保暖的羽绒服是涉猎极寒之美的温暖保证。
  羽绒种类及成分、充绒量、含绒量、蓬松度各种名词还是相对复杂,对于前三个名词户外专业人士早已给出各种解释。最后一个相对陌生的名词是“蓬松度”。蓬松度,这是一个在户外行业羽绒服装上偶尔会被提及,但是也不被很多人所熟知的名词,什么是蓬松度,它又如何确认和测量?The North Face
其他文献
2008年2月1日,Simone Moro的第二次布洛阿特峰冬季探险进入僵持阶段,他们在大本营等待好天气周期的来临,整个巴托洛山区似乎成为他们的王国。
在瞬间就能过完的春光里,树木渐渐葱茏  我们需要换上一种新布景  火红的,绚丽的,一个个小舞台  你我很快会进入角色  正如我们所期盼的,在街道,在厂区,配上朝气蓬勃的脸  在山野,我必须按下快门  在立着的中国雄鸡版图上,用眼睛触摸这个殷红的世界  刚刚抗击的一场疫情  还有坚决打赢的脱贫攻坚战  没有太多的时间可浪费  除了青春汗水的贡献  站在这片厚积薄发的土地上  确信一个个奇迹正在发生 
2009岁末压轴的两期杂志我们诠释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旅行方式——11期的《奢华旅行》和12期的《不花钱旅行》。奢华的旅行不是简单的高消费,不花钱的旅行也不是单纯的节俭自律,其共同的前提是注重生活的品质,品位以及创造力的提升。品位与财富、尊卑无涉,它是真性情,真感受的提纯和升华。  免费的午餐并不是能轻易到手的,要么你需具备诸如潜水、摄影、写作等户外独门武功,要么你豁得出去,不惧繁琐地参加各类海选最终
书籍作为人类精神的载体,浩如烟海,本期围绕旅行这一主题,我们依据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力遴选了其中的十位推荐给读者。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旅途,乐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愉悦。开始一场精神的纪行。    《我的探险生涯》  作者:[瑞]斯文·赫定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1997  瑞典籍的世界著名探险家,在瑞典与诺贝尔有齐名之誉。探险家,还是偷盗者?时代造就了斯文·赫定。他也被视为最后一个古典探
你即将面对自一段蓝色的生存体验,你即将分享的不仅仅是蓝色的喜怒哀乐,还有人性中人的韧性,非凡的勇气和不失时机的幽默……    第一赛段 坎特 南非·开普敦    2008年11月3日,当地时间上午9点12分,“绿蛟龙”经历了22天19小时12分钟35秒的海上生活,伊恩船长和他的多国船员通过了沃尔沃环球帆船赛2008~2009赛季第一赛段阿利坎特——开普敦的终点桌湾,位列得分榜第三。  第一赛段的比
神秘而多彩的高黎贡山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以原始森林植被垂直分布自然景观,五千多种植物、三千多种野生动物及昆虫和众多珍稀及濒危物种著称。2010年5月22日,正值国际生物多样性曰,来自全国的五十多名环保志愿者集结“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启动了2010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集结民间力量,进行国内第一次大规模生物多样性影像快速评估。用影像记录的方式,通过多人分工合作.在同一日寸间内
说起“女仆”的典故却也话长,那年是我和风子一起去山南的桑耶寺。我们一群人一起租了一个拖拉机上青朴,一路上蹿下跳,每到一个大坡处,集体大呼小叫,放足了嗓门欢笑,仿佛回到童年时光。夜住桑耶寺,房子少人又多只有混居,我们保持在拉萨养成的混居方式。  好不容易安顿下来,风子的裤子开线了,别的地方也还罢了,关键是即便是色情狂也不能露着屁股满大街转啊。这时候我的热心发作了“给我,我来补!”就见我穿针引线,镜头
王洪斌  《冰雪运动SPEEDski
旅行的长度由钱包决定;旅行的宽度由目光决定;旅行的深度由心灵决定。    《背包客》    本期《BACKPACKER》杂志为我们搜集了从美国东部到西部所有背包客最爱的地方,不论是森林还是峡谷,不论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黄石公园还是鲜为人知的冰原遗迹,这些地方都有着令人过目不忘心旷神怡的景色。或许,这也将是新的一年里,我们全新体验的目的地,如果你是这样想的,就别错过本期封面故事《美国背包客最爱》,《过来
每个人——准确说是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肌肉发达力挽狂澜的英雄,尤其自5.12以来,询问关于“野外生存”的朋友比较多,有些希望自救,有些则希望救人。这使我想起若干年前几个朋友曾经进行过一次关于“野外生存”的有益实践。他们一行三人带了半斤食盐到某个荒郊野岭,准备到山里过一个星期回归自然的原始生活,第三天的时候发来求救的短信,说饿得不行,找了个醒目的高压线塔等着救援。后来我所知道的情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