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诗歌中的铮铮铁骨之情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ia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历史上从不乏舌战群儒、运筹帷幄的文臣,也不乏冲锋陷阵、马革裹尸的武将。但在传统儒家思想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那些能文能武、有勇亦有谋的英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这些英雄不分朝代的具有相同的特点:一副随时为国献身的铮铮铁骨和一颗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在不能将这样的情怀于他人倾诉之时,这些情怀尽现在他们的诗歌作品里,以诗歌为载体,发挥了“诗言志”的功用,这些英雄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历史战事,更是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同于一般文人墨客的千古佳作。本文正是想通过对南宋词人辛弃疾和明朝诗人于谦的诗歌的论述,来证明古代詩歌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于谦;辛弃疾;诗歌;爱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01
  一、以诗明志,尽显爱国情怀
  南宋词人辛弃疾被誉为“南宋豪放诗第一人”,“吊书袋子”,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的各种豪放词作的风格、特点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他将这一腔热血全部寓于诗作之中,所以他的诗歌鲜有儿女情长,你侬我侬的格调。辛弃疾的一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引用了若干典故来抒发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统治集团中却没有人懂得他的初心,词作中的各种意象组合在一起,更是构成了词人矛盾心情的意境,所以一直到了今天,这首词依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让人们百读不厌。
  而因“北京保卫战”一战成名的军事家于谦,从小立志保家卫国,两袖清风。他在17岁时游富阳山,写下千古名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辞藻锤炼上完全算不上华美,但他却形象地以石灰锻造的过程及其品质表明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与《石灰吟》齐名的还有一首诗作《咏煤炭》,其中“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两句,形象生动地勾勒出诗人心甘情愿像煤炭那样牺牲自己,为国家为百姓贡献全部的光和热的决心。这两首诗是于谦早年抒发豪情壮志之作,体现了他少年时代就立下为人刚正不阿、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志向,这也成为日后他走上仕途的指导思想。
  自从有了对诗歌作用的研究以来,从孔子对《诗经》作用的总结:兴观群怨开始,诗词所承载的就不止描写景物那么简单,除了让人们通过语言文字领略诗歌的外在美,更多的则是让人们通过诗歌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即“诗言志”的作用,二者结合会碰撞出别样的火花,而单一的抒发志气更能让情感直击人心。
  二、为保家国粉身碎骨终不悔
  每每提及辛弃疾,我们给他的第一定位都是南宋词人,然后才是军事家,但辛弃疾真正的人生志向是成为保家卫国的志士,正因为这样的志向无法得以实现,他才转而归隐山林,将满腔的热情转移到诗词创作中去了。与此同时,他也从未放弃过随时被朝廷召回,为国献身的人生理想。于绍兴三十二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得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噩耗,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当街游行砍头示众。
  而于谦更是少年时就写下了为保家国,粉身碎骨浑不怕的诗篇,展示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北京保卫战中他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破瓦剌之军,一战成名。但这一著名的战役既是于谦仕途的巅峰,也是他后来悲剧的根源,虽然于谦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但因为向来性固刚直,得罪了太多人,颇遭众忌,最后却被陷害致死。
  而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几起几落终无英雄用武之地,郁郁而终,很难比较二人谁更幸运,二者的悲剧皆让后人扼腕叹息。
  三、有容乃大——诗歌的包容性
  辛弃疾与于谦二人虽然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朝代,相隔二百五十多年的时间,但二人的爱国主义情怀都是相同的,且二人都将这样的情怀在诗歌中展露无遗,有恨铁不成钢的遗憾悔恨,也有为保家国粉身碎骨的愚忠。当然此处不得不提二人的处境和结局跟他们个人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
  辛弃疾是在报国无望的情况下归隐山林,开启了豪放派诗歌的创作之旅,所以诗歌中的铁骨之情总有那么一丝无奈;而于谦在明朝可以说在仕途上是一路高歌猛进,但因为其刚正不阿的性格,得罪了太多人,所以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后,这些人都成了他最终走向死亡的加速器,如果说历史弄人,但个人性格才是决定命运最大的因素,那么在于谦的诗歌中,更多的是表达自身愿意为国捐躯的满腔热情和自己的清白之名,但无论是哪一种情怀,都说明了诗歌的包容性,无论历史与性格,都可以在诗歌中尽情抒发,也再次证明了诗歌作为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人生理想的载体之功用。
  参考文献:
  [1]《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 当年明月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1年10月第一版。
  [2]《试论于谦的为官之德及其当代价值》余丽芬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第02期。
  [3]《从于谦的人际关系论其人生悲剧的成因》 钱国莲 叶仁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9月第8卷第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电影《摔跤吧爸爸》的分析,对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进行客观的描述,以期将真实的印度女性的生活状况呈现出来。  关键词:女性主义;摔跤吧爸爸;印度  作者简介:彭军(1993-),女,汉族,河北邢台人,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摘 要:关汉卿塑造了众多身处下层的女性形象,其中又以妓女为多,如《救风尘》《金线池》《谢天香》等剧作都是反映古代妓女生活、情感的作品。本文以《救风尘》中的三个女性形象为例分析关汉卿对妓女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关照与同情,欣赏与赞美,通过宋引章、赵盼儿、宋母揭示和反映出了古代妓女人生中三个阶段的心理,思想及生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关键词:关汉卿;《救风尘》;赵盼儿;宋引章;妓女  作者簡介:雷光高(
摘 要:“多余人”和“局外人”作为文学现象中的特殊现象两者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殊性。本篇论文通过分析这两个形象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出现的原因,以“多余人”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以及“局外人”的代表作加缪的《局外人》展开分析两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表现手法、写作技巧、作品语言特色等方面,特别强调从语言学的相关角度展开分析两部作品中语言特色的异同点,进而分析两个文学形象的特点。通过对比法以
摘 要:随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以语言交流为中心的翻译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受到朝鲜语笔译实践的启发,拟从现今机译和人译的翻译现状、对笔译实践的探究与反思、现今翻译工作者必备的能力和素质这几个方面再一次对翻译进行探讨,以期对翻译有一个新的认识。  关键词:笔译;翻译的再认识;翻译实践及反思  作者简介:曹媛(1995.4-),女,青岛人,青岛大学外语学院韩
摘 要:继《摔跤吧爸爸》后,2018年1月19日,又一部印度电影《神秘巨星》再次博得观众们的眼球,取得优秀的票房成绩。不得不说,阿米尔·罕的良心“救国”路线再一次证明了他的成功,同时也是2018年第一部票房过6亿的进口电影。从去年的《摔跤吧爸爸》到今年的《神秘巨星》同样都是以亲情为叙述题材,以女权自由为线索,凸显了印度电影的社会批判性及人们对社会公平和光明的追求。但不同的是,《神秘巨星》在亲情这条
摘 要:本文通过对虎妞性格中的欲望、虚荣、牺牲三个方面出发,表明虎妞并不只是一个带有男性特征的女性,而是一个潜意识中极具女性特征的人物,虎妞的悲剧是为了实现女性梦想而付出惨痛代价的悲剧,是一个想要在男权时代追求自身幸福的牺牲品。  关键词:虎妞;女性特质;悲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01  在对虎妞的传统评价中,都
摘 要:韩非与儒家在思想上存在着对立,这是毋庸置疑的。谈及韩非更多是反儒,笔者认為韩非对儒家的“批判”存在着空间。本文拟从韩非对“儒”的态度,分析韩非的批“儒”更多是针对当时之儒生,而非对儒家思想的全部否定。  关键词:《韩非子》;“儒”  作者简介:王亚丽(1991.9-),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
中年丧妻的书店老板。这并不一定是一种不幸。不幸的只是,在此前,他在生活中只需负责愤世嫉俗的那部分,所有的长袖善舞都由他的妻子来负责。  他的读书品味,对销量毫无帮助,因为他讨厌一切名人传记、成功学、八卦以及卖弄的书籍。书店的经营,主要靠游客来维持,可他讨厌游客。他对镇上所有人和活动都不关心。如果不是娶了一个出身于艾丽丝岛的妻子,而妻子正好有一笔基金可以够开一个书店,这辈子,他大概除了读文学博士,继
摘 要:历代评论家多以“奇僻”概括贾岛诗歌风格。贾岛的“奇僻”诗风既与元和诗变中韩孟学派的影响有关,也离不开自己曲折的人生经历特别是早年的释子生涯,还有对杜甫的借鉴。由于“奇僻”诗风突出,贾岛诗歌深处“穷且益坚”的用世情怀常被忽略。此外,贾岛的遭际和当代青年有相通之处,他在仕途与隐退间的矛盾与徘徊仍是当今年轻人面临的问题,易使人产生共鸣。  关键词:贾岛;奇僻诗风;穷且益坚;矛盾;真实  [中图分
摘 要:《触不可及》赵导的荧幕处女作,相比当下许多电影,也算是良心出品,对得起观众的电影票。剧中男女主人公性格以及身份的差异,造成了各自命运的悲剧。本文结合主人公不同的性格和身份,简要探析命运悲剧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触不可及》人物性格;命运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1  战争为背景,谍战为辅,爱情为主旋律,乱世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