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课堂导读 增强阅读实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_s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读、写被人们认为是掌握英语的四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中学英语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考、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认识活动,是作者和读者双方参与的一种书面交流活动。纵观历年来的中考试卷,阅读理解题(包括完形填空题)占相当大的比重,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精神。在英语阅读方面,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初中学生在诸多方面仍存在问题:学生的知识背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他們对文章的理解。中学生英语阅读的综合能力较差等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浅谈教师如何巧妙导读,培养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阅读实效。
  
  一、阅读前的巧妙导入,吸引学生
  
  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课堂活动顺利进行,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导”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可适当地讲解与本课有关的背景知识;也可以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进行阅读教学。通过warm-up exercises 扫除文中可能出现的难点,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学生可以在深入理解课文前打好基础。
  1.利用文中插图,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导入
  通过对插图的描述提问和教师提示,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文中的插图导入新课,能简单直观地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
  2.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照片、幻灯片、录像、录音、VCD等手段,导入教学。它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3.背景知识导入法
  教师还可以事先找到相关的材料和背景知识,把它们制成幻灯片;可以关键词和图片形式结合展示。教师采用介绍课文背景知识和相关内容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
  比如:在教到牛津教材9A的Unit5 reading时,由于这是一篇人物传记,涉及大量的专有名词,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于是笔者在网上查找关于Audrey Hepburn 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用Powerpoint和flash制成课件,用课件演示课文内容,学生被图文并茂的课件吸引,也被Audrey Hepburn的故事打动,从而不知不觉地学习掌握了Audrey Hepburn这篇课文。
  
  二、阅读中的精心提问,理解文意
  
  阅读教学中,提问是一种有效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但从教学实践中的情况来看,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着问题设计单一、缺乏内在逻辑联系、随意性大、过于肤浅等缺陷,难以发挥提问的统帅性、启发性、拓展性等功能,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思能力等发展不利。
  1.文意处理型提问
  ①直接提问
  指通过提问训练学生直接从文中找出答案,逐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以加强学生理解的深度,以培养学生概括性思维的能力。
  学生先快速阅读后,教师让他们回答问题,如:When did Xiwang have to look after herself? 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出答案:When she was 20 months old.
  ②扩展性提问
  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后,教师以课文内容为基点,提一些延伸课文内容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本文中给出了三种保护大熊猫的途径,我们可以再问学生:What else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giant pandas?结果学生回答非常踊跃。有的说:Make ads on TV and Internet。有的说:Make more laws。还有的说:I will be a volunteer worker to look after the giant pandas。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2.综合分析型提问
  通过提问,训练学生捕捉文中的信息词、信息句或段,进行合理分析,推断出课文中没有明确表述的意思,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例如,在讲到People will take the baby pandas away if they are alone.时,就可以问学生:Can you take a baby tiger away easily even if it is alone?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答案:Mother pandas do not like to look after their babies carefully。
  3.联系实际型提问
  把课文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其联想,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处理和表达日常生活实际问题。
  在讲解本篇文章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留意我们身边的情况:随着工业的发展,水环境日渐恶化。If you are a fish in the river what will happen to you?我们可以实际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4.引导评价型提问
  评价性问题,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对文中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描述性评价,并且在回答过程中,以已有的背景知识为基础,进行探索和创新。这类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也正体现了学语言的目的——运用。
  
  三、阅读后的激烈讨论,挖掘主题
  
  在阅读之后(偶尔也安排在阅读之前)安排讨论,能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延伸对阅读材料的学习。讨论是学生的一种有意义的信息输出过程,也是交际性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讨论也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环节中的一个亮点,因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展示的是他们对课文的深层理解。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讨论话题,灵活运用各种讨论方式,使讨论作用最大化。
  1.精心设计讨论话题
  ①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能开拓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应变力和创造力。
  ②设计的话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知识存储,让他们毫无保留地解释自己的观点,交换意见,彼此争论,直到新观点产生。
  ③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材料的精髓,选择具有代表性、扩展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话题,以便学生在讨论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锻炼语言交际能力。
  2.灵活运用各种讨论方式
  ①概括性讨论
  概括性讨论可以说是让学生针对课文的主题内容做出总结性评述。这种讨论形式具有激励性,它既锻炼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又扩大了他们的词汇量;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把讨论过的内容写成书面短文,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②比较式讨论
   学了一篇新课文后,可以与以前学过的、有一定联系的阅读文章进行比较讨论,让学生找出两篇文章某方面的异同点,在比较中学习巩固新的内容。
  ③采访式讨论
   采访是一种特殊的对话形式,学生对它并不陌生,因为学生平时在媒体上经常可以接触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情景语言能力。
  ④辩论式讨论
  辩论式讨论要求学生对某一观点或某一事件用辩论的形式阐述各自赞成或反对的理由,有助于调动每位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⑤联想式讨论
   语言交际其实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因此,教师应多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维的讨论话题来培养学生观察、注意、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阅读前、阅读时、阅读后的导读,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动机,满足他们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用英语思考、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社会公众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关注度的增强,会计信息已成为影响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由于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和会计制度规范的灵活性,利用会计准则的
随着JEFC新教材的推广和使用,广大英语教师已经认识到听力教学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仍局限于“听录音,对答案”式的训练方式。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在这样的听力训练中还能掌握零星的单词或短语;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往往一无所获,甚至还会产生畏惧和焦虑情绪,继而对听力越来越不感兴趣。如何在初中阶段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帮助他们排除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探索行之有效的听力教学方法,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必须认真研究并加
1 科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精神状态、学习期待、参与态度、对学习内容的解读,呈现其多样性。学生的个性、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形形色色,教师的教育观、性格、经验也各具特色,现实的课堂学习是千差万别的。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学生参与意识不高,不愿意独立思考,消极等待,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整体来看,学习策略的使用率还是不高。  教师只依照原定的教学设计方案连续性地把要教的内容讲下去、灌
【摘要】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我国近年来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中职院校做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阵地,对语文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也总结出了不少成果。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包括中职院校在内的诸多职业学校对语文课程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尤其是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还存在不少弊端。本文即基于此,重点讨论了在中职院校内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作用、意义,以及如何正确设立语文研究性
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业重要的创收、创汇来源,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主要场所,是旅游吸引力的直接来源。在经过标准化建设之后,我国旅游景区正迎来精品化建设的浪潮。本文首先对国内
以氨基酸和1,5-环辛二烯(cod)为配体的铑催化剂催化苯乙炔和2,4-二羟基苯甲醛的氧化偶联反应,并合成了2-苯基-7-羟基-1H-色酮-4-酮.研究了以不同氨基酸为配体的铑催化剂对相
稳态随机场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岩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表征,但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沿深度方向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不符合稳态假设,由于非稳态随机场模型参数较多,有限数据条件下统
4##?二??#  二??533;???????#????????????????  ??О????????????????????????????????????????????????????????????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