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为先 寓教于乐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剪纸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项目,桐庐县一直有“剪纸之乡”的美誉,它自然也成为园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当着力于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通过丰富的实践操作活动,引领孩子感受剪纸的乐趣;着重突出剪纸活动的趣味性,然后再引导幼儿感受美、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培养他们对剪纸活动的兴趣和创造能力,让孩子的剪纸技能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有了与材料、作品充分接触的机会后,孩子的创作兴趣会油然而生。因此在剪纸活动前,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在欣赏、接触、交互作用下引发兴趣和创作欲望。
  一方面,在活动室内,利用墙面、空间、展示区等,运用剪纸工艺进行装饰。如在玻璃窗和门上用剪纸作品布置一幅生动的画,让幼儿感受其美;利用形式多样的系列剪纸作品(如动物系列、民族舞蹈系列、节日喜庆系列等)作为悬挂区域隔断,既美化了活动室的空间环境,又激发了幼儿参与剪纸活动的兴趣。另一方面,注重利用幼儿的剪纸作品进行环境的美化和布置,让幼儿在肯定和赞扬中有更强大的驱动力量,沉浸在剪纸活动中。
  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和载体让幼儿多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和神奇,并把剪纸作品充盈于幼儿的生活之中(如:我镇剪纸名家的作品、十二生肖、梅兰竹菊等),还可以利用家园社区的相关资源(如:巧手奶奶、外婆表演剪纸)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这样由视觉的强烈冲击,到触觉的深刻体验变化,孩子的情绪被充分调动,动手创作的激情被充分激发。
  二、材料支持,提高兴趣
  纸是剪纸活动的媒介,提供适宜的纸成为活动顺利开展的桥梁。有机选择、趣味提供、巧妙投放能充分吸引幼儿参与活动,提高剪纸兴趣。
  1.趣味提供
  一般,我们提供给孩子的纸分为三种:白纸、蜡光纸、彩色纸。经过比较发现,白纸色彩单调,蜡光纸容易打滑,而彩色纸具有颜色丰富、折叠平整、方便打印图案、适宜张贴装饰的特点,所以彩纸成为中班孩子理想的剪纸材料。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爱的颜色,想象一下它能变成什么,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为剪纸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巧妙投放
  巧“助”留痕,化解“难”题。
  学习剪纸初始,往往因为幼儿能力差异而出现“断层”,即部分幼儿驾轻就熟一下子剪好了作品,而能力弱的幼儿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求助于教师,或干脆放弃。教师的帮助只能化解暂时的困难,依赖性会由此产生,同时也会引来同伴的善意批评,自信心将逐渐降低。长此以往,能力断层会不断加剧。因此,有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剪纸方法和技能是中班剪纸教学的一大难题。
  “折叠”是剪纸的重要基础。很多对称的剪纸作品,都要先经过折叠。在实践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这个重要的环节。我们采用“故”留痕迹的方法,利用区角等活动平台,化解这一难题。所谓巧“助”留痕,是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尝试的两种方法。第一,教师在纸上留下折叠痕迹,让幼儿根据折痕重新折叠,以此来熟练掌握各种折法。因为折过的纸留下了“痕迹”,幼儿再次使用这些纸进行剪纸时,可以悄然根据折痕“帮助”,于是在探索过程中会不经意间获得成功。如此反复,孩子的成功感越来越强烈,兴趣极大调动起来。第二,在剪的过程中,我们为幼儿准备一些可以用来拓印的模板,当幼儿无从下手时只要把纸张对称折叠成三角形或正方形等形状,然后把这张纸印在模板上,就可以依样画葫芦剪出丰富的花型,久而久之就会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状态,为以后的剪纸提供了技能和经验基础。
  适时增添,保持兴趣。
  随着孩子对剪纸方法的逐步掌握,常用的纸已逐渐失去魅力,适时增添不同材质的新纸和花边剪刀等材料,孩子会欣喜万分,兴趣可以被进一步激发。家长和孩子还共同收集广告纸、报纸、花束纸等多元化的纸质材料,剪纸作品也散发出了不同的视觉效果,并持续激发孩子的创作灵感。所以丰富的、多样化的材料在不断调整、变化中承载着孩子兴趣和能力的不断提升,使孩子们真正乐于参加剪纸活动。
  三、游戏融合,乐在其中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带给幼儿的乐趣是任何活动都无法比拟的。中班幼儿更是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方式,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在剪纸教学中,有效融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边玩边轻松学习,真正激发剪纸兴趣。我们尝试用富有趣味的游戏化引导和生动形象的游戏化讲解,如:剪纸活动导入时,教师可以用亲切的语调说:“今天我们用纸来变魔术,嚓嚓嚓,变个××。”“变魔术”的趣味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孩子们如同真正进入了魔术世界,通过自己手中的剪刀把纸“变成”许多神奇的东西。又如制作“小书”,即用正方形纸边对边折然后上下剪两条弧线即成,简单枯燥。我们把这一活动游戏化讲解:“把纸边对边折,压平剪两刀,翻开一本书”,然后用笔画上一个娃娃,开始翻开“书”说:“我给大家讲一个娃娃上幼儿园的故事……”趣味游戏的加入,把单一的练习变成了有趣的游戏,孩子们会乐此不疲地不停“变”着,诠释着对剪纸活动的喜爱。最后,还要注重“游戏的延伸,让活动妙趣横生”——在剪纸活动后,必须让幼儿玩一玩,乐一乐。要让孩子充分体验到剪纸的乐趣,更在折折剪剪中获得了剪纸的技能。如此过程,学得轻松,玩得快乐。
  四、纸中蕴趣,灵动展现
  中班剪纸活动中,虽然以模仿学习为主,但不能局限于技能的学习和单一的模仿,这样有违幼儿固有的创造天性和对美好事物的表达能力。剪纸作为艺术活动,应融入幼儿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和再创造。因此,我们通过剪纸与绘画结合的方式,启迪幼儿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增添剪纸趣味。
  1.剪纸添画
  所谓剪纸添画,就是以剪好的作品为主体,添画或粘贴各种花纹、图案,使剪纸作品更加美观、漂亮,使幼儿对形象本身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情感上的体验,从而增加活动趣味性,提高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如“小书”活动,用正方形纸对边折剪2条弧线即成。适时引导幼儿添画上简单的花、小人等形象,一本漂亮的书就展现在眼前,便创造出了世上独一无二的书。
  2.剪纸贴画
  平面的剪纸作品贴于纸上,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幼儿再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添上背景和颜色,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调动了幼儿大胆设想美、尽情表现美的主动性,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如:企鹅一家,用淡蓝油画棒为憨态可掬的企鹅一家增添冰山等景物,其乐融融、温馨甜蜜的情景跃然纸上。
  五、交流互助,共同创造
  剪纸教学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的交流、合作、共享的机会,他们在个体探究成功后往往会迫不及待地向群体提供实践经验,将活动过程变成展示、交流的舞台,同时也会让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得以激发。如笔者在教孩子二方连剪时,出示了“小朋友手拉手”和“小树林”等二方连续图案的剪纸作品,让幼儿猜想、交流、讨论这些图案是怎么剪出来的,让幼儿自己猜想、尝试、验证,让剪出来的小朋友讲一讲自己剪的方法,教给大家。在这个剪纸的过程中,幼儿细致观察的习惯、探索创新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六、多元评价,体验成功
  每个孩子都有被他人肯定的心理需求,同伴和成人的赞赏对孩子学习兴趣的保护有相当积极的作用,心理的满足也是孩子进一步创作探索的兴奋剂。因此,注重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评价,可以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1.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幼儿、家长,还可以借助幼儿喜爱的形象加以赞赏、鼓励。如:“红红的灯笼真漂亮啊,看来就要过节了!”这是教师运用游戏化语言、欣赏肯定的语调激励孩子。“小兔姐姐要买新衣服,我们来帮她选衣服吧!”则是借助小动物形象进行同伴间的互评,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又如把幼儿的作品放在展示区展览,让幼儿在欣赏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同伴间互相评价,还吸引了家长参与评价。
  2.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内容不再是对作品的终结性评价,更多的是对剪纸整个过程加以多维度、多视角的评价。如:“这幢高楼的窗户真多真整齐啊!”这是对幼儿认真细致态度的肯定;“庄庄小朋友坚持不懈成功学会了连剪的小树林,大家为他鼓掌。”这是对他不怕困难的学习品质的肯定;又如琪琪小朋友,用不同的折法巧妙地剪出不同形状的窗花,赢得大家的掌声和鼓励,这是对她创新精神的肯定。
  (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镇中心幼儿园 311504)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教学追求的应是一种贴近儿童成长、贴近生命本质的价值体现。因此,音乐的童真课堂就是从“童心”出发,凭“童眼”观照,用“童耳”倾听,以适切的方式让学习过程更加儿童化、更有趣味性,帮助学生抵达更美好的音乐境界,提升音乐素养。  【关键词】童真课堂 审美体验 精神成长 教学探索  音乐教学追求的应是一种贴近儿童成长、贴近生命本质的价值体现。因此,音乐的童真课堂就是从“童心”出发,凭“童眼”观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整个西方世界如临大敌,媒体和智库纷纷支招,妄图遏制中国。在此背景下,美国兰德公司在2013年11月发布了题为《陆基反舰导弹在西太平洋的运用》报告,提出在亚太地区部署廉价、灵活的陆基反舰导弹封锁中国。日本随即在宫古岛部署了88式反舰导弹,应对我海上编队前出宫古海峡,这被认为是所谓“陆基反舰导弹封锁战略”的实施。那么,这一报告究竟支了什么招?能如愿贯彻吗?兰德公司报告主要内容 
【摘 要】生活中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合理地加以运用。在品德课堂中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进民间,走进平时的生活,挖掘现成资源,可以有效拓展品德教学空间,提升学科内涵。并在亲近本土资源的同时,使教师与学生一起陶醉在美妙的课堂情境之中,达成师生双赢的效果。  【关键词】本土资源 学科内涵 师生双赢  现实生活中发达便捷的交通、通讯, 风光旖旎的风景名胜,风风火火的新
【摘 要】教育的基本任務是立德树人,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修养、有智慧的人。丽水市囿山小学以“崇德尚实”为校训,以“精神成长的乐园、个性发展的学园、幸福生活的家园”为办学目标,通过“建构美丽校园、整合德育课程、研发特色课程”,为培育“健康身心、良好品行、优秀学业、国际视野”的学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立德树人 美丽校园 整合 特色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基础教育的核心要义不是培养学
据《华盛顿邮报》网站2015年10月13日报道,美国雷锡恩公司推出了一款体型很小的“迷你”型“矛头”(Pike)导弹(以下简称“矛头”)。它的命名,就透露出这款导弹小而强的特点,如同矛头一般尖锐。  从“长钉”到“矛头”  在“矛头”导弹问世之前,美国就曾研制过与其类似的小型导弹,主要用于战场反装甲。这也为研制“矛头”小型导弹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在长期的实战和大量演习的过程中,美军发现,除了一些
【摘 要】在品德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教学都离不开情、理、行三字,情通则理达。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资料收集、整理、分析中铺垫情感,在调查、访问、观察中诱发情感,在新闻报道、时事关注中激发情感。做到处处留心皆为理:以“趣”识理,以“真”明理,以“理”辩理,以“行”践理;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反思中前行,在规范中前行,在活动中前行。在情真理切的基础上且思且行,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
实验教学课堂很难把握和控制,主要集中表现在:开展实验活动前,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实验器材和材料上,个别学生急于动手;实验时,不按要求操作者,抢先操作者,旁观者,闲谈者……比比皆是;学生做实验没完没了,浪费大量时间,结果是一节课热热闹闹,掌声笑声都能听得到,气氛热烈又踊跃,但一次探究活动下来,学生什么结果没得到。学生下课后,材料和仪器摆得到处都是。科学课实验很多,提高实验的有效性是作为一名科学教师亟待思
一、谈话导入,揭示科学探究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对土壤熟悉吗?土壤中有些什么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教师板书课题:土壤中有什么)  【设计意图:提出科学探究问题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步,本环节由教师揭示探究问题,避免了学生在确定探究问题环节中可能会出现的无休止的拓展、延伸,直接指明了探究的方向。】  二、提出假设,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师:谁来说说,土壤中有哪些东西?  生:我看到土
据美国海军网消息,6月19日,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约翰·保罗·琼斯”号(DDG-53)在南加州附近的海域成功发射“标准”6舰载防空导弹。本次试射为期三天,时间为太平洋时间6月18日-20日,共发射了4枚“标准”6和1枚“标准”2,拦截了6个模拟目标。“标准”6目前的实弹测试作为“宙斯盾”基线9C作战系统升级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海军综合火控防空能力建设子任务之一,这些都是美军海军在面对
【摘 要】游戏是最受小学生喜爱的活动之一,在体育课堂中加入游戏内容不仅能让学生享受到游戏的乐趣,增强对体育课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学到相应的知识,增强身体素质。将游戏运用于体育教学,可以创设新颖的游戏导入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知识的整合,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设计团队游戏,进行道德和价值观教育,以此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游戏;体育课;持物投准  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