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运动训练中,有些内容项目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不出队员的学习和训练的兴趣,加之教练员的教学方法呆板、单一,运动员就更没有兴趣。尤其是年龄较小的运动员对新奇事物都会充满好奇心,爱新鲜,并且想亲自体验。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针对运动员和初期接受训练的运动员,他们的心理特征,在训练工作中贯穿游戏改变训练模式和方法,使运动员感受“乐中学,玩中学,动中学”的乐趣,那么枯燥,乏味的训练课堂会因游戏的介入而变的有生机,有乐趣。现就我在训练中如何融入游戏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运动员的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的兴趣
在运动训练教学中如短跑、投掷、跳高、身体素质练习等单调枯燥,各种基本动作和体能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达到熟能生巧,巩固掌握。多次重复某一动作,运动员会感到乏味,时间一长运动员就产生了厌烦情绪,感到没什么意思,以至对运动训练产生逆反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把有针对性的游戏贯穿于训练中,改变训练方法和途径,使没有生机的训练课堂充满活力。因为体育游戏带有趣味性、情节性。它能够提高游戏者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激发队员的学习兴趣。
如跳高项目是技术比较复杂,令队员头痛的一个项目,尤其是女孩。她们看到杆子,大多数不敢跳,有恐惧感。基层的训练和训练初期更为明显,达不到学习和训练的效果,也完不成训练任务。我改变了以往的训练方法,把跳高同游戏相结合,用三个不同的游戏来进行练习。第一个游戏《跳篱笆》把队员划分成几个小组,每组轮换出二名队员,把跳高杆换成皮筋,由每组出来的二名队员分别拿出皮筋,把皮筋放到20-40厘米处的高度,让队员按自己喜欢的方法依次轮流跳过皮筋,(有的队员双脚并拢跳过,有的单脚跳过,有的正面跳过……)把对面的“果子”拿完为止,队员的竞赛兴趣来了。抓住这一时机,我让队员进入第二个游戏《比一比》。我提出游戏的要求:“让队员都侧对皮筋,并且先过右腿,再过左腿跳过去,”看谁跳的好,因为高度低,加之队员对皮筋没有恐惧感,虽然有的队员跳得不好,但是队员都能跳过去,尝试5-7次后,他们跳得越来越好,队员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进一步提升。这时我又让队员进入到最后一个游戏《猫捉老鼠》。要求队员离开皮筋3米,站在3米处跑着侧对皮筋,并且先过右腿,再过左腿跳过去(教练做示范),另一名队员在前一名队员跑出1米后开始追前一名队员,再后面的队员用同样的方法与要求追逐他前面的队员不断重复,如果被捉住的队员,跳十个蛙跳或表演节目,队员的训练兴趣与竞争气氛进一步升温,而且在玩的同时,我留给他们一定时间相互交流如何快速,不停顿的跳过皮筋,这样才不会被抓住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安排,训练课被激活了,训练不再枯燥,队员不仅很快掌握了跳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动作技术的形成在一环套一环的游戏中不断泛化、强化。在队员有了一定能力和基础之后再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专项技术。
再如,在50米跑训练中,队员对50米跑感到枯燥无味,练习中表现万般无奈,感觉十分疲劳,我采用了《小动物比本领》的游戏,让队员把事先准备好的动物简单头饰带在头上(做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扮演小动物,自由结伴3-5人进行比赛,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在“比”中练习,在“比”中促进,在“比”中提高,不但改变了训练的单一,还把那些学生难以理解无法掌握的技术或感到单调、枯燥的练习内容,巧妙地转化成形象的和趣味盎然的游戏,从而激发了队员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游戏的情境中爱学,在欢快情绪的感染下乐学。达到训练的效果和目的。
二、培养运动员的技能与思维
一种好的训练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能够创造出使教与学双方始终处于“活化”状态。在训练课中,队员不仅要自身投入进去参与一切活动,还要在活动中受益,学习和掌握许多的运动技能。因此,我在训练中尽量采用将知识和技能寓于游戏当中;并在游戏中注重培养运动员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持轻物投掷训练中。比如:前后抛实心球等练习。练习开始时,提出问题,在游戏和练习的激活下,问题的设置中,教练的引导下,学生从不同角度不断练习、思考、探究、讨论,总结出窍门和捷径,找到最有效的练习方法。 又如,在练习前滚翻时,教练通过一种游戏,设疑,探疑,解疑,使队员不仅掌握了前滚翻的计技术,又培养了队员分析,判断,思考的能力,最关键是提高了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先设计了一个游戏《看天》,并提出要求:低头看天。设置本课学习的疑问,其次让学生想办法尝试。学生通过练习、思考、探索、讨论等方法的综合运用,逐渐完成探疑的过程。从而得出两腿分开,双腿弯曲,弯着腰,从两腿之间看天。当这个问题解决后,又设计了一个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游戏:《看谁坐得快》。这个游戏要求两人一组站在垫子后面,发出口令后看谁先坐在垫子上。在不断的尝试与交流中队员会发现,跑到垫子上坐下,怎么也不如做个前滚翻坐在垫子上快,当新的问题被队员解决时,队员在两个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前滚翻,抓住这一契机,让队员进入另一个游戏《动作大串联》。我要求队员把两个游戏连起来做一遍,先“看天”,再做“看谁坐得快。”结果,他们发现两个动作合起来就是前滚翻。很好的完成了练习的内容和目的。
队员在教练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整个练习过程,在玩得情境中不知不觉掌握了运动和技术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三、以游戏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
体育游戏在体育训练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使运动员在游戏中增强身体素质、掌握基本技术、发展思维,还能培养运动员的思想品德。如《抛抛乐》游戏。通过游戏使运动员明白要遵守游戏规则,有高度责任感,爱护同伴,不能把垒球砸在同伴身体任何部位,避免伤害到同伴,养成练习时注意安全的好习惯。比如《龟兔赛跑》游戏,使运动员懂得:胜不骄,败不馁,不应取胜而沾沾自喜、取笑、挖苦失败的人;失败的人永不放弃敢于向失败挑战的优良品质。又如《老鹰捉小鸡》、《齐心协力》、《运球接力》等。这些集体项目,不仅使运动员感受到个人在集体的作用与价值,还培养了运动员团结协作、爱护集体的品质。再如《勇敢的小八路》、《救护伤员》等情境游戏,不但可以对队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培养队员救死扶伤、不畏牺牲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是把游戏与育人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游戏教学对队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队员团结互助、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陶冶运动员高尚品德和情操。
总之,游戏是体育运动的起源,是体育运动的本质所在,是游戏运动训练的重点之一。游戏在体育训练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深受队员喜爱,尤其是初期的运动员。同时它又有很好的运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是基层体育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练要善用游戏,不可滥用游戏,这就需要教练的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不断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发挥游戏作用,把游戏活动教好、教活,使游戏真正发挥在运动训练和基层训练中的作用。
一、激发运动员的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的兴趣
在运动训练教学中如短跑、投掷、跳高、身体素质练习等单调枯燥,各种基本动作和体能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达到熟能生巧,巩固掌握。多次重复某一动作,运动员会感到乏味,时间一长运动员就产生了厌烦情绪,感到没什么意思,以至对运动训练产生逆反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把有针对性的游戏贯穿于训练中,改变训练方法和途径,使没有生机的训练课堂充满活力。因为体育游戏带有趣味性、情节性。它能够提高游戏者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激发队员的学习兴趣。
如跳高项目是技术比较复杂,令队员头痛的一个项目,尤其是女孩。她们看到杆子,大多数不敢跳,有恐惧感。基层的训练和训练初期更为明显,达不到学习和训练的效果,也完不成训练任务。我改变了以往的训练方法,把跳高同游戏相结合,用三个不同的游戏来进行练习。第一个游戏《跳篱笆》把队员划分成几个小组,每组轮换出二名队员,把跳高杆换成皮筋,由每组出来的二名队员分别拿出皮筋,把皮筋放到20-40厘米处的高度,让队员按自己喜欢的方法依次轮流跳过皮筋,(有的队员双脚并拢跳过,有的单脚跳过,有的正面跳过……)把对面的“果子”拿完为止,队员的竞赛兴趣来了。抓住这一时机,我让队员进入第二个游戏《比一比》。我提出游戏的要求:“让队员都侧对皮筋,并且先过右腿,再过左腿跳过去,”看谁跳的好,因为高度低,加之队员对皮筋没有恐惧感,虽然有的队员跳得不好,但是队员都能跳过去,尝试5-7次后,他们跳得越来越好,队员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进一步提升。这时我又让队员进入到最后一个游戏《猫捉老鼠》。要求队员离开皮筋3米,站在3米处跑着侧对皮筋,并且先过右腿,再过左腿跳过去(教练做示范),另一名队员在前一名队员跑出1米后开始追前一名队员,再后面的队员用同样的方法与要求追逐他前面的队员不断重复,如果被捉住的队员,跳十个蛙跳或表演节目,队员的训练兴趣与竞争气氛进一步升温,而且在玩的同时,我留给他们一定时间相互交流如何快速,不停顿的跳过皮筋,这样才不会被抓住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安排,训练课被激活了,训练不再枯燥,队员不仅很快掌握了跳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动作技术的形成在一环套一环的游戏中不断泛化、强化。在队员有了一定能力和基础之后再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专项技术。
再如,在50米跑训练中,队员对50米跑感到枯燥无味,练习中表现万般无奈,感觉十分疲劳,我采用了《小动物比本领》的游戏,让队员把事先准备好的动物简单头饰带在头上(做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扮演小动物,自由结伴3-5人进行比赛,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在“比”中练习,在“比”中促进,在“比”中提高,不但改变了训练的单一,还把那些学生难以理解无法掌握的技术或感到单调、枯燥的练习内容,巧妙地转化成形象的和趣味盎然的游戏,从而激发了队员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游戏的情境中爱学,在欢快情绪的感染下乐学。达到训练的效果和目的。
二、培养运动员的技能与思维
一种好的训练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能够创造出使教与学双方始终处于“活化”状态。在训练课中,队员不仅要自身投入进去参与一切活动,还要在活动中受益,学习和掌握许多的运动技能。因此,我在训练中尽量采用将知识和技能寓于游戏当中;并在游戏中注重培养运动员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持轻物投掷训练中。比如:前后抛实心球等练习。练习开始时,提出问题,在游戏和练习的激活下,问题的设置中,教练的引导下,学生从不同角度不断练习、思考、探究、讨论,总结出窍门和捷径,找到最有效的练习方法。 又如,在练习前滚翻时,教练通过一种游戏,设疑,探疑,解疑,使队员不仅掌握了前滚翻的计技术,又培养了队员分析,判断,思考的能力,最关键是提高了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先设计了一个游戏《看天》,并提出要求:低头看天。设置本课学习的疑问,其次让学生想办法尝试。学生通过练习、思考、探索、讨论等方法的综合运用,逐渐完成探疑的过程。从而得出两腿分开,双腿弯曲,弯着腰,从两腿之间看天。当这个问题解决后,又设计了一个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游戏:《看谁坐得快》。这个游戏要求两人一组站在垫子后面,发出口令后看谁先坐在垫子上。在不断的尝试与交流中队员会发现,跑到垫子上坐下,怎么也不如做个前滚翻坐在垫子上快,当新的问题被队员解决时,队员在两个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前滚翻,抓住这一契机,让队员进入另一个游戏《动作大串联》。我要求队员把两个游戏连起来做一遍,先“看天”,再做“看谁坐得快。”结果,他们发现两个动作合起来就是前滚翻。很好的完成了练习的内容和目的。
队员在教练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整个练习过程,在玩得情境中不知不觉掌握了运动和技术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三、以游戏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
体育游戏在体育训练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使运动员在游戏中增强身体素质、掌握基本技术、发展思维,还能培养运动员的思想品德。如《抛抛乐》游戏。通过游戏使运动员明白要遵守游戏规则,有高度责任感,爱护同伴,不能把垒球砸在同伴身体任何部位,避免伤害到同伴,养成练习时注意安全的好习惯。比如《龟兔赛跑》游戏,使运动员懂得:胜不骄,败不馁,不应取胜而沾沾自喜、取笑、挖苦失败的人;失败的人永不放弃敢于向失败挑战的优良品质。又如《老鹰捉小鸡》、《齐心协力》、《运球接力》等。这些集体项目,不仅使运动员感受到个人在集体的作用与价值,还培养了运动员团结协作、爱护集体的品质。再如《勇敢的小八路》、《救护伤员》等情境游戏,不但可以对队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培养队员救死扶伤、不畏牺牲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是把游戏与育人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游戏教学对队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队员团结互助、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陶冶运动员高尚品德和情操。
总之,游戏是体育运动的起源,是体育运动的本质所在,是游戏运动训练的重点之一。游戏在体育训练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深受队员喜爱,尤其是初期的运动员。同时它又有很好的运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是基层体育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练要善用游戏,不可滥用游戏,这就需要教练的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不断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发挥游戏作用,把游戏活动教好、教活,使游戏真正发挥在运动训练和基层训练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