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陋寡闻如我,因了钟叔河先生的推介,才知道吾粤有《同舟共进》杂志,于是开始留意,读到上面一些“妙文”(借用钟叔河语),感时忧世,诤言谠论,可以想见作者和编者的良苦用心。
《历史深处》、《第三只眼》、《舟边絮语》三书,是从《同舟共进》近三年数十期发表的文章中选出的“精华系列”,择其要者,一是温故史事,以知教训;二是纵论政事,关涉体制、改革等等,即使未必为执政所纳,亦尽了公民言政之责;三是针砭治弊,颇有逆耳的“不协和音”。三而归一,乃在呼唤开放言路,这大抵可见该刊的宗旨。
如《1950:黄炎培上书毛泽东》、《“不做和尚,只做居士”——章乃器的党派观》等,都试图从这些名人与相关的事件中发掘历史的真相。
《民主究竟是什么意思》等文,旨在阐发民主的真谛。《对十月革命最好的纪念是什么》诸篇,甲乙人物,剖析主义,亦别有寓意焉!而据《“胡风集团冤案”中的谢韬》一文所述,作为“胡风分子”的谢韬,曾被关押在秦城监狱10年之久,“经历过多年磨难的他,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一直没有停止过。他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更愿意保持一个理论家独立思考的探索勇气……他更愿意以自己的思考与发展,超越胡风,也超越自己”。谢韬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为什么失败》一文,使我想起他之前发表的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文章,不管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他的探索勇气是令人钦佩的。
杨天石先生的代序《民言无忌》中说:所谓“民言无忌”者,就是老百姓讲话,不必有什么顾忌,什么都可以说;而“在上位者”,则应允许老百姓讲话,尊重老百姓的言论自由,讲错了也不要紧,不要动辄打老百姓的屁股。
其实,杨天石先生所说的都是“常识”,只是在现实中,“常识”往往被视为异端邪说,甚至成为“言论罪”。一经禁锢,万马齐喑,敢讲话、讲真话者几希,“民言无忌”便成虚拟的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系文史学者)
《历史深处》、《第三只眼》、《舟边絮语》三书,是从《同舟共进》近三年数十期发表的文章中选出的“精华系列”,择其要者,一是温故史事,以知教训;二是纵论政事,关涉体制、改革等等,即使未必为执政所纳,亦尽了公民言政之责;三是针砭治弊,颇有逆耳的“不协和音”。三而归一,乃在呼唤开放言路,这大抵可见该刊的宗旨。
如《1950:黄炎培上书毛泽东》、《“不做和尚,只做居士”——章乃器的党派观》等,都试图从这些名人与相关的事件中发掘历史的真相。
《民主究竟是什么意思》等文,旨在阐发民主的真谛。《对十月革命最好的纪念是什么》诸篇,甲乙人物,剖析主义,亦别有寓意焉!而据《“胡风集团冤案”中的谢韬》一文所述,作为“胡风分子”的谢韬,曾被关押在秦城监狱10年之久,“经历过多年磨难的他,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一直没有停止过。他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更愿意保持一个理论家独立思考的探索勇气……他更愿意以自己的思考与发展,超越胡风,也超越自己”。谢韬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为什么失败》一文,使我想起他之前发表的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文章,不管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他的探索勇气是令人钦佩的。
杨天石先生的代序《民言无忌》中说:所谓“民言无忌”者,就是老百姓讲话,不必有什么顾忌,什么都可以说;而“在上位者”,则应允许老百姓讲话,尊重老百姓的言论自由,讲错了也不要紧,不要动辄打老百姓的屁股。
其实,杨天石先生所说的都是“常识”,只是在现实中,“常识”往往被视为异端邪说,甚至成为“言论罪”。一经禁锢,万马齐喑,敢讲话、讲真话者几希,“民言无忌”便成虚拟的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