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在调研我国电梯出口情况的基础上,以俄罗斯为例分析了我国电梯出口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困难,提出实施标准化战略,并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电梯 贸易壁垒 标准化战略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15.12.002
1 引言
近几年,我国电梯行业发展迅速,已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制造国和出口国。但是人们在看到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应该居安思危。2013年我国电梯企业总产能约65万台,出口额约占10%,远远低于其它行业出口的平均值。之前,我国国内电梯市场需求量巨大,所产电梯以内销为主。但是随着中国房地产降温,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如此大的电梯产能该如何通过出口进行消耗是整个行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当前我国电梯出口遇到以下几个难题: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以技术法规、标准为依托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正以较快的速度在世界盛行,对我国电梯出口贸易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二是我国电梯行业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去掌握出口业务所需的相关信息;三是除了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电梯市场外,俄罗斯、韩国、印度、沙特阿拉伯、巴西、智利等亚非拉国家新兴市场需求增加迅速。这些国家不属于欧盟或美国体系,一般都有自己独特的电梯进口制度和标准,我国对此研究很少。
2 我国电梯出口情况
2013年我国共出口电梯65968台,同比上涨19.12%;出口总额约为18.12亿美元,同比上涨19.46%;电梯进出口数量顺差为64354台,进出口贸易顺差金额约为16.48亿美元。表1和表2分别为2013年我国乘客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出口量排名前二十位的国家,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
(1)2013年我国电梯出口整体发展强劲,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2)我国电梯主要出口到亚洲国家和地区,其次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出口到美国和欧盟的较少;
(3)无论是乘客电梯,还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出口到俄罗斯的量都名列前茅。
3 我国电梯出口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困难
鉴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的隐蔽性、目标的合理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其主要表现形式有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标签标志包装等方面[1]。鉴于我国电梯出口到俄罗斯的量非常多,本文以俄罗斯为例,分析我国电梯出口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困难。
3.1 我国电梯出口俄罗斯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1)实施技术标准和法规并举的国家强制性认证制度
俄罗斯主要通过国家公认机构批准制定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文件以及强制执行的有关产品特性、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技术法规来对进口商品设置贸易壁垒。根据《产品及认证服务法》规定,俄罗斯对产品质量实施强制认证——GOST-R认证,即俄罗斯国家标准认证。对出口到俄罗斯的商品,GOST证书是需提交给俄罗斯海关的必备文件之一。
(2)产品包装和标签要求不断细化
对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苛刻是俄罗斯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又一形式。目前,俄罗斯海关对进口商品包装和标签做了明文规定,进入俄罗斯市场的进口商品包装必须符合俄罗斯对商品包装的规定要求。
(3)绿色技术壁垒涉及领域逐渐扩大
绿色技术壁垒是利用WTO各类协定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设置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绿色壁垒经常隐蔽在健康环保的大旗之下,限制范围涵盖了产品设计、生产、包装、运输、消费和废弃回收等全过程。2009年11月,批准生效的《俄罗斯联邦关于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法》规定,每一种家电在其技术说明书、商标、货签上都应标示能效等级的信息。从2011年1月1日起,所有进口家用电器,都需标有能源效益标签。自2012年1月1日起,电梯、电子监控设备也列入其中。
3.2 我国电梯出口俄罗斯遇到的困难
除了上述所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外,我国电梯出口俄罗斯时还遇到了一些其它困难,具体如下:
(1)对俄罗斯新实施的海关联盟技术法规认证制度和认证流程不清楚
2009年,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成立了海关联盟,签发强制性联盟TR技术法规证书——海关联盟证书(Customs Un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Certificate,简称CU-TR),开始对电梯、机械设备、防爆产品等实施海关联盟技术法规认证,并于2013年2月15日起正式实施,俄罗斯之前实行的GOST-R认证同时废止。我国电梯企业要想进军俄罗斯市场,就需要进行海关联盟技术法规认证工作。
我国许多电梯企业对CU-TR证书不同有效期的适用范围、经济成本都不是很清楚,对CU-TR技术法规认证程序、需提供的资料等都不熟悉,甚至对CU-TR技术法规生效日期和过渡日期都不清楚。此外,语言也对申请俄罗斯认证有一定的影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电梯企业在俄罗斯市场的发展
(2)对俄罗斯电梯标准不熟悉
俄罗斯电梯合格评定、制造、维修、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分布在俄罗斯法规、标准、规范、标准化技术文件中,法规标准体系的层次不是非常清晰,并且许多要求都是强制性的。虽然技术标准的管理及认证的主要部门是俄罗斯技术调节和计量署及其授权机构,但卫生部、国家采矿监察委员会等其他部门也参与相关技术标准和认证的管理。这些都给我国电梯企业了解俄罗斯电梯法规标准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3)俄罗斯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技术性贸易法律法规方面透明度不够
相比其他发达国家,俄罗斯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技术性贸易法律法规方面透明度不够。例如,俄罗斯在制定或修改与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时,经常未按WTO相关要求及时进行通报,有时甚至在法律法规修改完毕并付诸实施后才通报其他WTO成员,这也导致我国电梯企业有时不能及时掌握俄罗斯相关技术性贸易法律法规的变动。 4 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标准化战略
应对电梯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全面提升我国电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电梯出口量的持续增长,只能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在国内外标准制定、认证认可、联合预警方面取得突破。
4.1 完善我国电梯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实施标准化战略,将标准、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进行有机的结合,构建完善的、高技术含量的电梯标准和技术法规体系,使我国电梯标准被世界所认同,是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发达国家采取“控制型”“争夺型”战略,一直将争取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领导地位、承担更多的秘书处工作和培养国际标准化人才作为标准化战略的重要内容[2]。而发展中国家一般采取“追赶型”的标准化战略,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参与的程度越高,越容易提升自身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因此,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应努力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鼓励电梯龙头企业制定的领先技术标准作为国际标准提案,并且在参与过程中还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使之朝着有利于本国企业利益的方向发展。这是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提高我国电梯标准总体水平、促进本国企业顺利参与国际贸易、预防技术性贸易壁垒有着积极意义。
我国电梯主管部门和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直在努力建设标准和技术法规系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参与国际标准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比如:作为电梯行业重要标准之一的欧盟协调标准《Safety rul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lifts——Lifts for the transport of persons and goods-Part 20: Passenger and goods passenger lifts》目前正在修订。我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直和欧盟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EN/TC/WG1保持密切的联系,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时表达了我国的修改意见。同时,我国的《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也在同步修订,力争做到我国电梯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同步发展。
4.2 积极开展认证认可工作,获取国际市场通行证
我国电梯企业应根据自己所面对的市场,积极参加ISO9000、ISO14000等管理体系和产品的国际认证,并通过国际上的相关认证和互认,取得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政府主管部门也应当大力宣传、贯彻ISO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相关标准,按照国际要求规范我国电梯企业的质量、环境、职业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表现,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4.3 完善联合预警系统,借助项目资助形成应对指南
我国应建立起政府主管部门协调、行业主导、电梯企业参与、科技支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联合预警系统,加强预警信息的收集和跟踪、预警信息的风险评估、信息通报和组织评议、应对措施的研究和应用,并以“世界标准日”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3]。应对措施的研究是一项繁琐而见效慢的工作,可以通过项目资助的方式,形成应对电梯出口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指南。指南不仅包含欧盟、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应包含俄罗斯、韩国、印度、沙特阿拉伯、巴西及其它电梯出口较多或有巨大潜力的亚非拉国家,并最终形成电梯出口技术性贸易措施领域的系列研究成果,为大中小各类电梯企业出口全球市场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指导,提升我国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雷国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及我国的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4(2):37-40.
[2]董海霞.浅谈企业如何参加国家标准化活动[J].中国标准导报,2011,(11):23-26.
[3]刘耘,贾名清.当前有效应对及防范技术性贸易壁垒之策略研究[J].经济问题,2007,339(11):23-25.
作者简介
冯双昌,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梯、起重机等特种设备检验技术的研究和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项目资助:上海市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专项项目(编号:14TBT013)
(责任编辑:张晓明)
【关键词】 电梯 贸易壁垒 标准化战略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15.12.002
1 引言
近几年,我国电梯行业发展迅速,已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制造国和出口国。但是人们在看到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应该居安思危。2013年我国电梯企业总产能约65万台,出口额约占10%,远远低于其它行业出口的平均值。之前,我国国内电梯市场需求量巨大,所产电梯以内销为主。但是随着中国房地产降温,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如此大的电梯产能该如何通过出口进行消耗是整个行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当前我国电梯出口遇到以下几个难题: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以技术法规、标准为依托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正以较快的速度在世界盛行,对我国电梯出口贸易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二是我国电梯行业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去掌握出口业务所需的相关信息;三是除了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电梯市场外,俄罗斯、韩国、印度、沙特阿拉伯、巴西、智利等亚非拉国家新兴市场需求增加迅速。这些国家不属于欧盟或美国体系,一般都有自己独特的电梯进口制度和标准,我国对此研究很少。
2 我国电梯出口情况
2013年我国共出口电梯65968台,同比上涨19.12%;出口总额约为18.12亿美元,同比上涨19.46%;电梯进出口数量顺差为64354台,进出口贸易顺差金额约为16.48亿美元。表1和表2分别为2013年我国乘客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出口量排名前二十位的国家,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
(1)2013年我国电梯出口整体发展强劲,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2)我国电梯主要出口到亚洲国家和地区,其次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出口到美国和欧盟的较少;
(3)无论是乘客电梯,还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出口到俄罗斯的量都名列前茅。
3 我国电梯出口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困难
鉴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的隐蔽性、目标的合理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其主要表现形式有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标签标志包装等方面[1]。鉴于我国电梯出口到俄罗斯的量非常多,本文以俄罗斯为例,分析我国电梯出口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困难。
3.1 我国电梯出口俄罗斯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1)实施技术标准和法规并举的国家强制性认证制度
俄罗斯主要通过国家公认机构批准制定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文件以及强制执行的有关产品特性、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技术法规来对进口商品设置贸易壁垒。根据《产品及认证服务法》规定,俄罗斯对产品质量实施强制认证——GOST-R认证,即俄罗斯国家标准认证。对出口到俄罗斯的商品,GOST证书是需提交给俄罗斯海关的必备文件之一。
(2)产品包装和标签要求不断细化
对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苛刻是俄罗斯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又一形式。目前,俄罗斯海关对进口商品包装和标签做了明文规定,进入俄罗斯市场的进口商品包装必须符合俄罗斯对商品包装的规定要求。
(3)绿色技术壁垒涉及领域逐渐扩大
绿色技术壁垒是利用WTO各类协定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设置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绿色壁垒经常隐蔽在健康环保的大旗之下,限制范围涵盖了产品设计、生产、包装、运输、消费和废弃回收等全过程。2009年11月,批准生效的《俄罗斯联邦关于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法》规定,每一种家电在其技术说明书、商标、货签上都应标示能效等级的信息。从2011年1月1日起,所有进口家用电器,都需标有能源效益标签。自2012年1月1日起,电梯、电子监控设备也列入其中。
3.2 我国电梯出口俄罗斯遇到的困难
除了上述所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外,我国电梯出口俄罗斯时还遇到了一些其它困难,具体如下:
(1)对俄罗斯新实施的海关联盟技术法规认证制度和认证流程不清楚
2009年,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成立了海关联盟,签发强制性联盟TR技术法规证书——海关联盟证书(Customs Un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Certificate,简称CU-TR),开始对电梯、机械设备、防爆产品等实施海关联盟技术法规认证,并于2013年2月15日起正式实施,俄罗斯之前实行的GOST-R认证同时废止。我国电梯企业要想进军俄罗斯市场,就需要进行海关联盟技术法规认证工作。
我国许多电梯企业对CU-TR证书不同有效期的适用范围、经济成本都不是很清楚,对CU-TR技术法规认证程序、需提供的资料等都不熟悉,甚至对CU-TR技术法规生效日期和过渡日期都不清楚。此外,语言也对申请俄罗斯认证有一定的影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电梯企业在俄罗斯市场的发展
(2)对俄罗斯电梯标准不熟悉
俄罗斯电梯合格评定、制造、维修、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分布在俄罗斯法规、标准、规范、标准化技术文件中,法规标准体系的层次不是非常清晰,并且许多要求都是强制性的。虽然技术标准的管理及认证的主要部门是俄罗斯技术调节和计量署及其授权机构,但卫生部、国家采矿监察委员会等其他部门也参与相关技术标准和认证的管理。这些都给我国电梯企业了解俄罗斯电梯法规标准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3)俄罗斯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技术性贸易法律法规方面透明度不够
相比其他发达国家,俄罗斯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技术性贸易法律法规方面透明度不够。例如,俄罗斯在制定或修改与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时,经常未按WTO相关要求及时进行通报,有时甚至在法律法规修改完毕并付诸实施后才通报其他WTO成员,这也导致我国电梯企业有时不能及时掌握俄罗斯相关技术性贸易法律法规的变动。 4 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标准化战略
应对电梯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全面提升我国电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电梯出口量的持续增长,只能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在国内外标准制定、认证认可、联合预警方面取得突破。
4.1 完善我国电梯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实施标准化战略,将标准、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进行有机的结合,构建完善的、高技术含量的电梯标准和技术法规体系,使我国电梯标准被世界所认同,是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发达国家采取“控制型”“争夺型”战略,一直将争取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领导地位、承担更多的秘书处工作和培养国际标准化人才作为标准化战略的重要内容[2]。而发展中国家一般采取“追赶型”的标准化战略,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参与的程度越高,越容易提升自身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因此,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应努力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鼓励电梯龙头企业制定的领先技术标准作为国际标准提案,并且在参与过程中还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使之朝着有利于本国企业利益的方向发展。这是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提高我国电梯标准总体水平、促进本国企业顺利参与国际贸易、预防技术性贸易壁垒有着积极意义。
我国电梯主管部门和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直在努力建设标准和技术法规系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参与国际标准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比如:作为电梯行业重要标准之一的欧盟协调标准《Safety rul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lifts——Lifts for the transport of persons and goods-Part 20: Passenger and goods passenger lifts》目前正在修订。我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直和欧盟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EN/TC/WG1保持密切的联系,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时表达了我国的修改意见。同时,我国的《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也在同步修订,力争做到我国电梯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同步发展。
4.2 积极开展认证认可工作,获取国际市场通行证
我国电梯企业应根据自己所面对的市场,积极参加ISO9000、ISO14000等管理体系和产品的国际认证,并通过国际上的相关认证和互认,取得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政府主管部门也应当大力宣传、贯彻ISO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相关标准,按照国际要求规范我国电梯企业的质量、环境、职业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表现,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4.3 完善联合预警系统,借助项目资助形成应对指南
我国应建立起政府主管部门协调、行业主导、电梯企业参与、科技支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联合预警系统,加强预警信息的收集和跟踪、预警信息的风险评估、信息通报和组织评议、应对措施的研究和应用,并以“世界标准日”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3]。应对措施的研究是一项繁琐而见效慢的工作,可以通过项目资助的方式,形成应对电梯出口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指南。指南不仅包含欧盟、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应包含俄罗斯、韩国、印度、沙特阿拉伯、巴西及其它电梯出口较多或有巨大潜力的亚非拉国家,并最终形成电梯出口技术性贸易措施领域的系列研究成果,为大中小各类电梯企业出口全球市场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指导,提升我国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雷国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及我国的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4(2):37-40.
[2]董海霞.浅谈企业如何参加国家标准化活动[J].中国标准导报,2011,(11):23-26.
[3]刘耘,贾名清.当前有效应对及防范技术性贸易壁垒之策略研究[J].经济问题,2007,339(11):23-25.
作者简介
冯双昌,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梯、起重机等特种设备检验技术的研究和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项目资助:上海市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专项项目(编号:14TBT013)
(责任编辑:张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