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秘海南无人岛

来源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jieke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湛蓝清透的海水、班斓的海底是大洲岛现在的样貌。当我如鲁滨逊一样登陆这座无人岛时,却不似这位探岛先驱一般期待做出什么改变。它的原始,已经足够美丽。
  “假如只带一样东西去无人岛,你会带什么?”生火工具?种子?还是更有创意的答案,比如机器猫?几乎所有人都被问过这个终极假设,我却从没关心过答案,直到这一天,我真的站在了一座无人岛上。
  从渔船停泊的浅滩处跳下,脚踩礁石涉水上岸,我理了理浸湿的裤子,环顾四周:此时距离最近的陆地——万宁市乌场港已有六海里,无尽的碧波裹挟着荧荧发光的碎浪翻涌而来,而我的位置就像是悬在两座小岛之间的“吊床”上—一那是一条长700米的洁白沙滩,牵起一南一北郁郁葱葱的海上山岭。其他的“鲁滨逊们”(与我一同搭乘渔船而来的同伴)正挤在一块布帘围成的“更衣室”换泳衣。如鲁滨逊一样,我们登岛,两手空空。
  你若是在网上搜索“海南无人岛”,会获得一些振奋人心的结果——包括我所踏足的这座大洲岛在内,海南沿海共有267座无人岛。四平方公里的大洲岛是其中最大的岛屿。而事实上,大多数无人岛可望不可及,或是“消失”得太快。“哪儿还有无人岛,就算有也已经开发旅游,其他的是军事禁地,去不了。”三亚的朋友如此告知。据我所知,位于文昌市海上的七洲列岛更富挑战性,七座小岛上的海蚀隧道形成奇观,由南向北绵延13公里,但需乘坐一个半小时的渔船劈波斩浪。
  30分钟前,我在乌场港搭上了户外俱乐部包租下来前往大洲岛的渔船。领队大猛向我保证,他们组织的旅游遵循“生态友好”的理念。大猛是最早一批在海南另一处无人岛—石梅湾加井岛经营户外俱乐部的,加井岛被收归一家企业私有管理后转战至此。乌场港是唯一可以通达大洲岛的码头,出于某些原因,不是每个渔民都愿意包船带你前往。
  上午十点多,鱼市已渐进尾声的乌场港没什么好瞧,二三十艘空渔船靠在码头边,头戴斗笠的渔民们忙着把剩下的几筐渔获搬上货车,其他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嚼着槟榔聊天。抵达这里的土石路在尘土飞扬中揭开“国际旅游岛”的另一层面纱——乡间小道和环绕着热带植物的老渔村。这里离三亚海棠湾的奢华酒店群不过百来公里,却仿佛距离遥远。渔港的朴实风貌对我而言却是一剂兴奋剂——大洲岛或许正是我所寻觅的鲜有人踏足的无人岛。要知道,蜈支洲岛也曾是一座无人岛,早几年被开发旅游后,如今岛上高楼耸立。
  放眼望去,这座岛屿原始粗犷的气息中又有柔情的一面。脚下沙滩细软,而两侧耸峙的小岛遍布嶙峋怪石和原始灌木,根本无路可寻。南边的小岛名为“大岭”,是中国唯一的金丝燕栖息地,岛岸经海水长年侵蚀形成的陡峭岩洞是金丝燕喜爱的筑巢场所。当地人从清代就开始涉险采燕窝,“要开船绕到岛背面才能看见那个十几米高的石缝,又深又高。得是非常瘦小的成年人才能钻进去,还要再往上爬才能采到燕窝。不过,现在国家保护不让采了。”渔民说。因有着丰富的海洋生态和金丝燕,大洲岛在1990年成为国家级的海洋自然保护区。
  日近正午,白花花的沙滩晃得人睁不开眼,沙子烫脚得适合练武侠小说中的“铁砂掌”,只有大猛是唯一不畏惧烈日的人。“我可以拍胸脯说这儿有中国最漂亮的海底。”大猛双手叉腰,其他“鲁滨逊们”已经换上花花绿绿的泳衣,躲在沙滩唯一能庇荫的凉棚下接受浮潜课程。大猛古铜色的皮肤来自一年365日的暴晒,你似乎都听得到烈日炙烤的“呲呲声”。在成为户外向导前,他曾是一名四人单桨赛艇运动员,若没有吹嘘,他的最好成绩是世界第五。
  此时海水在明艳的阳光下显得越发瑰丽,由近及远,从透明、牛奶绿、翡翠绿渐变至深邃的蓝,令人惊叹;浅滩的珊瑚礁在通透的碧波中摇曳着黑黢黢的影子;几艘渔船漫不经心地轻叩着沙滩,一切慵懒而安静。这也许算得上我在海南沿海所见的最美的海水。宽不过五十米的沙滩像是露出海面的一弯沙桥。东面的南海一望无际,因为季风,这一侧的海浪不像渔船停靠的西侧海湾那么温柔。渔民说,这片沙滩时刻都在随两侧海浪与流沙的角力而变幻着形状,潮水涨至最高处时沙滩被冲为两段,而潮水退去,沙子又重新连通起来。
  藏在碧波下的大片珊瑚礁是这座遗世小岛最精彩的生命力所在。穿戴好浮潜设备,我们向海中荡漾开去。目不暇接的小丑鱼和其他叫不出名字的热带鱼群嗖地游过,摇曳的软珊瑚泛着光,带刺的海胆、彩色的海葵和形状各异的海星遍藏在珊瑚丛周围。这里不像海南其他被过度开发的海岸,仍保留着可爱本真的一面。
  半小时后,有人举着“战利品”回到沙滩:橘色的面包海星活像个大馒头,紫色的五指海星触角细长——可爱的渔民们统称它们为“五角星”;枣红色的海葵抓在手上时“心花怒放”地张开铅笔一样的触角。不过,这将只是它们短暂的沙滩巡游,一会儿,大猛会将海星放回海底。但我还是在渔民的船上发现了几株珊瑚,我试图向他解释每年才长25厘米的珊瑚礁对海洋生态的作用。渔民却应道:“怎么会?一年就会长成很大一片呢。”他眼神闪亮,一点儿也不像是骗人。
  若搭船到浅滩的渔排上,会发现些令人兴奋的庞然大物,都是渔民今晨捕来的渔获。比人头还大的鹦鹉螺分布着红褐色的花纹,巨大的比目鱼和凶猛的海蟹在网箱中翻腾,当我捧起一只墨鱼时,墨汁撒了一地。
  趁着其他人在海滩换衣服的空挡,大猛又当起了渔夫。我随他出海放渔网——这算是每日带队的兼差。他戴上面镜,穿上脚蹼,便利落地从船上翻入水中。“不是这样放啦,你不懂,去学一下啦。”半路出家的渔夫不幸遭到职业渔民小哥的嫌弃和调侃,但渔民又转头向我称赞:“他水性好,摸鲍鱼要氧气够长才行,他每天能抓好几斤。”
  无人岛并非了无人烟,南端的大岭脚下散落着一片木板钉成的简陋棚户和旧渔船。对面新群村的渔民出海打鱼时,就暂居岛上过着极简单的日子,为的是节省渔船来回港口的油钱。有时从棚户周边流窜而出的黑猪会冷不防地突袭我们带来的食物。它们甩着浑圆的肥臀在沙滩上无所顾忌,热了便浸在海水中纳凉,饿了便将嘴拱进沙地里寻找海味。黑猪的伴侣还有一群呆头呆脑的大白鹅,它们也喜欢在沙滩上趾高气昂地散步。   “你不在这边过夜吗?”开船送我前来的渔民坐在凉棚下抽着烟问我,他指着不远处的几个露营帐篷。他的本地口音极重,一口牙因为常年嚼槟榔而呈血红色。自从俱乐部租了他的渔船每日出海,他便不再打鱼,每天能挣到六百块。如今一双儿女都考上了外地的大学,他用石头在沙滩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殷惠勇。被我称赞字写得好时,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只念过初中,没文化的。”
  这一带的渔民除了打鱼之外,没有其他的生计,也不像沿海其他地方那样发展渔排养殖。“这里没有大港口,一遇上台风,投入几十万的渔排就全部被浪头打掉,血本无归。”六月至八月的台风季节,每隔几天就有台风过境,浪头足有几层楼高。
  他身旁的另一位老人白顾白地对我说着听不懂的方言,一张脸沧桑得像是被风干又熏烤过一般。若说起这岛上的“常住人口”,他倒可以算上一个。这位守岛人是海洋局派来维护沙滩清洁的。他语言不通,却递来槟榔表示友好。每逢有户外旅行团上岛,也会给他一百来块沙滩清洁费。只是清洁的方式,是将垃圾捡拾到一处,在岛上焚烧掉。
  渔民棚户旁的两层小楼是岛上唯一的混凝土建筑,那是海洋局设立的管理站,里边却空无一人。一楼大厅的大洲岛简介上写着:“可根据大洲岛的天然优势,开辟水上运动、海底探险、动物世界、海洋乐园、小鸟天堂等项目。”似乎透露着管理处在此开发旅游的期待。
  从20l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之后,无人岛的开发利用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允许在缴纳最低海岛使用金后使用无人岛。但至今还没有人拿出资金购买大洲岛的使用权。“之前有人提过,但没人实际做”。关于大洲岛的旅游开发,这里的渔民似乎也没提起多大兴致。“我们的生活就是打鱼,你开发你的,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殷惠勇告诉我。他甚至没有听说过百公里外的蜈支洲岛。若是来日开发了旅游,大洲岛沙洲那几分鹊桥相会的意象保不准让它变成另一座“情人岛”——我联想到景区惯用的“指鹿为马”的宣传招数。
  一座岛屿的命运、一座渔村的命运都将随着无人岛开发的大环境而变化。现在,这里仍毫无手机信号,你会在露营的夜晚见到漫天星光,也能在清晨像当地渔民那样躺在凉凉的沙滩上睡着觉等待日出。但当我看到帐篷周围的沙地上零落的啤酒罐和烟头时,我察觉到这座小岛的命运其实已经发生改变。如果再有人问起文章开头的问题,我会说:“我什么也不带来,什么也不留下。”
其他文献
手工地毯  是的,这就是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大厅。直径13.9米的会议圆桌给人劈面的气势。21把座椅各有不同,包括椅垫,皆是量身定做。1,000平方米整块成型的地毯由100名工人手工编织。而让人惊艳的细节远不止于此,所有门廊上的木雕、绘画皆有出处。如果说整个会议厅像一个精致的中国传统文化博物馆,那么会议厅的服务人员就是这间“博物馆”的讲员,从设计师的创意到每个细节源自的典故,他们都知
期刊
石库门建筑群统称为“张园”,原是一百多年前由英国人设计建造的。在向导王刚锋的带领下穿梭于张园巷弄,既能欣赏建筑细节,更能听到有趣的老上海故事。  位于市中心的上海四季酒店是魔都现代生活的代表之一,近在咫尺的石库门蕴藏的则是近百年来上海的历史和专属于上海人的独特生活方式。为了向老上海生活方式致敬,四季酒店找到资深摄影师王刚锋,跟着他体会这条约四小时的石库门摄影之旅,不仅能够看到、听到关于石库门建筑、
期刊
虽然快餐连锁店和干篇一律的  “美食广场”依旧是许多机场的主角,但这并不代表你在机场的那顿饭就得将就。一群味蕾挑剔的空中飞人分享了他们的转机餐最爱——从烤鸭面到软壳蟹——好吃到你不想走!  三明治、咖啡、汉堡和面包已不再是我们在机场转机时的食物首选。最近几年来,世界级的名厨纷纷将自己的餐厅开在了机场。比如戈登,拉姆齐(GordonRamsay) 2008年把餐厅Gordon Ramsay's Pb
期刊
动物大冒险  新加坡动物园  新加坡自由撰稿人李明慧和她三岁的儿子嘉诚花了整整一天旋风般地体验了新加坡动物园、河川生态园和夜间野生动物园。三岁的嘉诚告诉你:100%孩子推荐。  新加坡有世界上最好的动物园之一——不过我也是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才意识到这一点。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接触的第一本故事书可能就是关于动物的。但另一方面,动物园是很多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唯一有机会遇见不同动物的地方。  42年历史
期刊
在大家思考新媒体是否会代替纸质媒体的当下,我们有幸采访到康泰纳仕国际首席执行官乔纳森·纽豪斯(Jonathan Newhouse),和他探讨杂志以及出版业的未来。  Q:你依旧认为“内容为王”吗?  A:是的,吸引读者和用户的永远是内容,也是在这个行业中能否成功的关键。康泰纳仕集团致力于制作最高品质的内容,我们的努力也获得了广泛认可。没有内容的保证,我们就无法立足。然而,内容仅是我们品牌的一部分,
期刊
大都市交通的日益拥堵和空气的日渐污浊,唤起了人们对环保、便捷的自行车的怀念。这种曾经被遗忘的传统交通工具如今成为Gycle Ghic。拥有近十年骑行经验的阿锦、美丽和上海最早的死飞店Factory-5的合伙人Drew,将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有礼貌的骑行者。  集齐“龙珠”再出发  2012年,阿锦和骑行团的朋友去台湾旅行,他们选择以环岛骑行的方式游览台湾。在武岭骑行时,他们沿着中横公路一路攀爬至海
期刊
视博斯普鲁斯海峡为灵感圣地的设计师Jason Wu为新开业的伊斯坦布尔瑞吉酒店特别设计了The Grand Tourisa Scarf,摩登的几何图案搭配充满奥斯曼风情的配色,让颈也带上伊斯坦布尔的风味。  为庆祝新开幕的伊斯坦布尔瑞吉酒店,设计师Jason Wu特别设计了The Grand Tourista Scarf,这是继Grand TouristaBag后,Jason与瑞吉品牌的第二次合作
期刊
距厦门仅一个多小时车程的长泰县山重村景如其名,有山重水复,亦有柳暗花明,循着绕村的碧水且行且探索,令人身心放松的自然始终与你为伴。  FRIDAY  从厦门乘专车抵达水云间民宿,院落如花圃,其主体建筑由一栋建于1968年的闽南红砖老厝改造而成。在女主人“女戈子”的引领下对其展开探索,此刻,葱郁的龙眼树依旧遮天蔽日,移栽自山林的野花正在盛放。  SATURDAY  山重乡道纤尘不染,往北骑行约五公里
期刊
尽管已修炼了两千多年,葡萄牙南部小城埃武拉依旧只长到这般大小:两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  即便如此袖珍,它在1985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称号时依旧被评说为“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后保留下来的葡萄牙辉煌年代的最佳城市样本本”——那是葡萄牙的黄金时代。  此时的我正坐在M’Ar DeArAqueduto酒店的庭院里大口灌着冰凉的可口可乐。地中海的夏天来得比哪里都早,虽然离盛夏还远,但
期刊
因为有了大象,这世界变得有点不一样了。  天气太热。走进清莱安纳塔拉水疗度假村(Anantara Golden TriangleElephant Camp&Resort)的大堂,员工看上去都有点恹恹的,没什么精神。例行公事办理入住手续的同时,我打量了一下度假村大堂:典型泰式风格,枘木、兰花、佛像,设计风格安稳平和,整体感觉略略显旧。再加上前台大姐始终没有完全展开的笑颜,不得不说,这家酒店并没有让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