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劳模 写劳模 学劳模——群众自我教育的一个好形式

来源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四○四厂团委在对青年进行理想纪律的教育中,组织青年开展“访劳模、学先进”的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他们的主要做法是:让青年自己采访劳模的事迹,自已将采访所得写成宣讲材料,自己作劳模事迹的报告,然后座谈怎样向劳模学习。去年三月以来,厂团委组织青年走访了五十二位劳模及各类先进人物,写出采访报
其他文献
教学工作中,学困生从始至终都是家庭和学校教育中令人头疼的问题,亟待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只有学困生学医困难的问题得到改善,才能整体提升教学学习的效率,杜绝小学教学中拖后腿现象的发生。如何解决学困生问题历来是每位教师思考和工作的重点,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孩子成绩落后、学习差的事实,但是孩子到底哪方面落后,落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却并不是真正清楚地明白。然而弄清楚学生学习效率低的最终原因才是转变后进生的
担任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是一种很幸福很光荣的工作。学生由幼儿园到成为小学学生,其中既有喜悦又有兴奋,老师将在一张白纸上勾画宏伟的蓝图。要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真诚坦率平易近人  小学生不仅需要教师在学业上指导、在生活上关心,而且需要在人格上尊重。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与他们进行平等对话、深入内心、没有隔阂、有着共同话题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就要对学生多接触,
作文历来似乎就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令无数语文教师感到痛心或者遗憾的是,作文教学的探索、争论、改革、尝试经过了这么多年,结果仍然让人激动不起来。我们不禁要问,作文教学的出路究竟在何方?恐怕没有人站出来理直气壮地说:“我会给你一条光明的大道!”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几乎所有学校,几乎所有语文教师,都不遗余力殚精竭虑地尝试、探索新的作文教学路子,包括在全国中语会的带动指引下,很多有志于作文改革的语
【摘 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对兴趣也强调;“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美国著名心理学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导致欢乐,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是最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是促进人们求知欲的强大动机。学起来能得到内在的满足。学习时心情轻松,愉快,就能使要学的内容显得容易。学习效率也高得多。可以说快乐是向导,能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