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校舞蹈教育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un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重视人才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才个性的发展,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而艺术教育,尤其是舞蹈教育对培养高等院校综合型人才的素质教育能起重要作用,它能真正开启人的身体和灵魂,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一、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舞蹈艺术是以人体为媒介、用人体动作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象、直观的艺术形式。而舞蹈是一种人体美的无声语言,通过美的动作、美的姿态、美的造型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能使人在欣赏美、享受美的同时,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使人们在美的熏陶中感情得到提升。同时,在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过程中,人们可以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说,舞蹈使学生在舞蹈动作的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美的概念、美的标准,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且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之拥有矫健的形体、高尚的心灵、非凡的气质舞蹈艺术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通过它的教育功能所带来的身体律动教育、美学教育、表演意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情感和灵魂,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气质、审美修养以及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此外,由于人们在学习和表演舞蹈的过程中,需要身、心、脑全方位的配合,如肢体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对艺术形象的反映,对空间意识适应等外化现象,使肢体动作语言化,情感化,人脑在这种运动中会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对于大学生来说,当他们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互渗透时,可以深入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二、如何使舞蹈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一)转变教学观念
  如今,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功能,大多普通高校没有开设针对普通大学生的舞蹈教育。因此,必须首先转变教师与学生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在校大学生通过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可以提高他们的艺术品位和审美鉴赏能力,扩大知识面,深化人文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本专业课较重,教师要让他们认识到,对他们进行艺术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其艺术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其人文修养和对文化的思考能力,让大学各个系科、不同专业的学生掌握美化自身形体的舞蹈方法和学会正确欣赏中外不同舞蹈作品,了解不同舞蹈形态特征,了解不同民族舞蹈形式的生态环境,进而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能力。
  (二)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
  舞蹈课程的设置应以科学性、生动性、趣味性相结合为方针,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为目的,并尽量做到边教、边学、边实践。舞蹈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教法,比如利用电化,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电视教材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可重复再现的功能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模仿动作和对照练习的有利条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随意做几拍动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动觉,乃至全身心的投入。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舞蹈意识来加以美化,分析动作节奏的几种可行性,进行常规动作与反常规动作的体验,打破一般的思维定势,创造出不同的节奏型。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舞蹈比赛,舞蹈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多地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其知识结构,如:“怎样欣赏舞蹈”,“民间舞蹈发展历史”等。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发创办舞蹈社团,由他们自身去推广舞蹈,自己组织进行舞蹈成品或舞蹈片段的排演,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或组织到社区表演,让他们更深刻的感受舞蹈的作用和意义。这些活动既能推动校园文化的开展,又能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开设舞蹈鉴赏课
  对于非专业性的大学生而言,教师设置的舞蹈课应偏重于赏析,即欣赏大量的舞蹈艺术作品,在学生欣赏与老师讲解的情况下对舞蹈艺术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通过对中外舞蹈作品的欣赏和讲解,使学生在舞蹈的动作和情感中,产生一种“内模仿”,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情绪的带动下去尝试舞蹈带来的身心愉悦,让学生体会到舞蹈艺术的特殊表达方式,舞蹈真实、率真及油然而生的情感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使学生产生共鸣和心灵的颤动。把舞蹈作品放在历史和文化的大背景来欣赏,把舞蹈的源流文化结合起来,让各方面内容融为一体,调动大学生头脑里的知识储存,激活丰富的想象,使舞蹈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
  (四)重视形体训练
  气质是指一个人表现在心理活动、速度和灵活性方面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受个体生物组织制约,具有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气质是可以经过教育而加以塑造的。在进行舞蹈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进行一定的形体塑造训练,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驼背、佝胸等),塑造学生昂首挺胸、充满自信、朝气挺拔的健康形象,通过舞蹈使学生的身形更加挺拔,身体的各个部分达到更加协调地发展。
  
  三、小结
  
  舞蹈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集体能、艺能、智能、气质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高等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知识教育、智力教育和创造力教育,它更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因此,普通高等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艺术教育,使舞蹈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其应有的认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概论[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3]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近代舞蹈发展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4]朱立人,汪流等.艺术特征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5]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全面展开,围绕着这一新课题出现了许多的研究及成果,对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自主学习的特点等问题都有深刻的阐述和研究。但是对于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有关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优秀部分的继承的探讨不是很多。本文旨在对新旧两种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河北金融学院推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传统课堂教学模
期刊
事物的发展,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亦是如此。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问题又往往比一般性的问题简单易解,因此我们面对一个抽象或复杂的数学问题,不妨先考虑其特例。由于在特殊情况下,矛盾比较集中,常可突出问题的关键,便于揭示问题的本质,而且从特殊的简单问题探求出的解法,对解一般情况问题往往有所启发,甚至可以略加推广修改而“照搬”过去。这就是说,特殊问题的解决往往
期刊
汉语中有十分丰富的虚词,这是由汉语的特性所决定的。汉语在类型上不同于世界其他主要语言, 它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它既不像印欧语那样有形态标志或曲折变化, 也不像日语、朝鲜语那样有粘着形式, 虚词是汉语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 这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汉语的虚词是封闭的,包括极不常用的也不过1000个左右,掌握汉语几百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可以说是学好汉语的关键。  虚词教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
期刊
随着现代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进步,各种不同风格和体裁的音乐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当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们可以从广播、电视、唱片、录音中最大范围地接触音乐,但对于基础的音乐知识他们知道的少之又少,这不得不让我们回过头来看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当今我国的音乐教育处在教育领域里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最基础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部分中、大型城市的中小学都会开设此类课程;但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城镇地区
期刊
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把拼音教好,让学生读准,写准,拼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很难的事。由于我所在的学校位于城边村,学生家长都是农民,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只能完全依靠老师。而我一直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从没教过一年级,无形中又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刚开始真是无从下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逐渐找到拼音教学的方法和规律。根据儿童爱动、爱唱、好奇的心理特点
期刊
一、引言    大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对大班的划分标准也不一样。在一些国外的私立学校,20个以上学生的班级就可以被划入大班的范围。1989年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和利兹大学在大班型语言学习的研究项目中,把大班定义成50人左右的班级。根据此研究,大班的学生数量一般为50人左右,而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多数高校班级学生人数大都在60人左右,甚至更多,这样的数量绝对可以称得上大班。自200
期刊
目前一系列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国内很多高校当中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一系列的变革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出质疑,旨在建立一种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的崭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师生都需要做与之适应的调整,对自己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行转换。学生们需要尽快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的角色也需要进行重新的定位。    一、角色转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新时代
期刊
与经济全球化相似,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最终要与国际接轨,双语教学是实现这种接轨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专业人才,“加入WTO”和2008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我国的体育教育与国际接轨。如何培养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懂专业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系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通过双语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学生英语听、说等应
期刊
面对纷繁复杂的口误现象,为什么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呢?为什么有些口误听者一听就能觉察出来,而有些口误,却认为是正确的,甚至有时还将正确的误认为是口误呢?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纵观各类口误现象,听者产生不同反应,其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不仅涉及到人们所具备的相关知识(包括语言知识、逻辑知识)、文化因素、生理因素、社会背景,而且还涉及到更深层的心理因素。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造成听者对
期刊
学校的课堂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德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主要阵地。物理知识及其发展的本身有着诸多的德育因素。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从少年走向青年的时期,也是成长的重要时期。作为物理教师,通过物理教学,促进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生活,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研究问题,培养坚毅、顽强、钻研、创造、渴望求知、实事求是等优良品质,应该成为一项基本教学任务。     一、在物理教学中渗透辩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