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gdxx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学习钢琴演奏成为一种常态,对从事钢琴演奏事业的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不断促使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融合,以提升教学质量并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钢琴演奏技巧,弹奏出更美妙的乐曲。文章阐述了钢琴演奏教学中演奏手法与音乐表现融合的必要性,分析了现如今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钢琴教学中演奏技巧与音乐表演的更好融合提出建议。
  关键词:演奏技法;音乐表现;钢琴教学
  注:本文系贵阳市财政局支持贵阳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项目(YY-2020)研究成果。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相关调查显示,越来越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专业,而是将音乐等艺术类相关的专业作为重点考虑对象。而在音乐学习中,钢琴专业又是格外重要的一个专业,如何让学生在钢琴的学习中充分挖掘自身的音乐潜能,并合理运用出色的表现力是每一位音乐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音乐表现力中的三个基本能力
  (一)知觉能力
  学生通过乐器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是学生知觉能力的重要体现形式。演奏者要根据对音乐的感受,通过乐器进行充分表达。在钢琴演奏中,学生是最重要的演奏主体,要想通过钢琴将对应的音乐进行更好的表达,需要演奏者对音乐的各个要素进行充分的掌握。利用自己所掌握的音乐知识,结合钢琴的演奏,使得作品有了属于演奏者自己的独特表达。知觉能力,即演奏者通过自己的心理状态对作品进行二次解读而呈现出来的情感,从而形成演奏者自己的风格[1]。
  (二)情感能力
  学生的情感能力直接影响作品的演奏效果,即是否将作品的灵魂完美呈现出来。学生的情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在音乐表现的审美能力。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和理解决定其能否将音乐的灵魂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音乐本身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而作为呈现和产生艺术效果的主体,演奏者本身同样要具备一定的情感能力。所有优秀的作品都是创作者充分融入情感的最佳呈现,因此,学生在创作中要做到将自己的情感进行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将情感融入作品创作。音乐创作本身是一种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艺术表达,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去感受音乐,从而进行创作。
  (三)听觉能力
  听觉能力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讲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听觉能力影响其音乐表现力[2]。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视,并将其视为重要的能力进行培养。学生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要对不同的音色、音高以及音长等进行充分的掌握,在音乐学习中将其视为重点内容。学生要具备听觉能力,即通过听觉训练,能精准分辨不同音乐的不同音色等,并掌握不同音乐作品的侧重点,学生要具备音乐表演的各种基础能力。
  二、钢琴教学中演奏技法要与
  音乐表现力充分融合
  在钢琴教学中,为使学生的钢琴演奏技法得到很好的提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演奏技法的重要性及其与音乐表现力的重要关系。在音乐学习中,学生还要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这样才能为更好地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对音乐风格的了解,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曲目的内涵。对教材知识进行充分掌握是学生学好钢琴的重点,教师应不断加强音乐教材教学,并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利用的素材更加丰富,并使学生在充分掌握教材内容后将其充分应用到自己的演奏中,使学生在钢琴的学习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其未来的音乐演奏能够更加灵活且富有内涵,提高其音乐表现力。
  三、现阶段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不够重视钢琴演奏知识
  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对重要的音乐知识掌握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很多学生对钢琴的演奏知识不够重视,抱着“可学可不学”的态度,导致其在课堂上不配合教师的互动,并且直接忽略课堂知识[3]。这种学习态度将严重影响学生钢琴学习的整体进度,教师的教学效率迟迟得不到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严重下降。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影响了教师和学校教学工作的进度。而学生本身的学习效率同样受到消极影响,以至于不能有效地提升钢琴教学质量。
  (二)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存在差异
  有的学生是在进入学校之后才接触钢琴,有的学生从小就掌握钢琴的基本演奏技法,而有的学生已经获得了很多钢琴荣誉证书,并且对钢琴以及音乐有了一定的品鉴能力。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普遍存在于各个高校。这种差异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不同,教师的教学进度也不同,从而增加教学的难度。
  (三)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知識结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深浅不一,这种差异严重影响对钢琴学习的理解。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方面的不足,会严重影响其将钢琴技法和音乐表现力进行完美融合。
  四、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的策略
  (一)对钢琴作品创作背景进行重点教学
  在一般的音乐作品中,作品的创作灵感及创作源泉是基于创作者本身的真实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明确这一点,重点将音乐作品创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进行充分的讲述,并将掌握这些知识的重要性传达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使其充分了解钢琴创作者的心境,从而对作品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对作品进行演奏时,能够充分融入自己的情感,引发听众的共鸣。
  (二)重点培训学生的钢琴技法
  学生对于钢琴触键的掌握在钢琴学习中较为重要,在钢琴演奏中,高难度的弹奏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钢琴触键基础知识并对音乐作品产生自己的理解。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教师应明确掌握每个学生对钢琴的掌握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不断学习新的钢琴知识,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是每一位高校音乐教育者应合理采取的。例如,在进行古典音乐教学时,学生要利用钢琴对作品进行表现。如何控制琴键从而产生不一样的音乐效果,是需要教师重点培训的内容。在弹奏古典音乐作品时,学生要具备相对扎实的音乐素养,对触键技巧的要求更加严格。在钢琴的基本弹奏中,发力部位主要是弹奏者的手臂,手臂力量越大,弹奏的声音强度就越大,演奏者的动作幅度也就越大。所以在弹奏一部优秀的钢琴作品时,对触键的掌控力更能凸显学生钢琴演奏的综合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在钢琴教学中,一味地注重提高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模仿能力,对学生钢琴演奏能力的提升没有根本上的益处。只有提升学生综合音乐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因此,要引导学生多聆听其他优秀音乐作品,使其更好地领略不同音乐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钢琴演奏,并主动进行音乐素养的自我提升。
  (四)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
  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讲,要通过钢琴的演奏将情感进行充分的表达,使得听众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因素。因此,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包括对生活阅历的感知力和对音乐的感知力,以便于更好地将生活经验与音乐感悟进行充分融合,从而更好地进行音乐创作,学生达到学习音乐的目的,教师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在钢琴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进行充分的重视,并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更为具体的引导。要使学生明确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性,并对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进行不断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光宇.论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4):1-3.
  [2]高溪苑.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9(15):225-226.
  [3]王玮.高校钢琴教学中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的策略探究[J].当代音乐,2019(10):52-53.
  作者简介:
  黄威,贵阳学院音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治疗、视唱练耳教学、室内乐钢琴演奏。
  曾果果,博士,贵阳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民间音乐、戏曲。
其他文献
摘 要:舞台演出是多元化的,也是多种艺术门类的结合体。这些艺术门类的多元化结合,为舞台演出实现完美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艺术门类的演出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分别是人和器物。在人的方面,简单来讲,就是舞台演出中的表演人员,表演人员通过精彩绝妙的表演,来诠释作品的核心和人物角色的塑造,而器物方面,指的就是舞台演出中的音响、舞台背景、灯光等元素结合起来形成的舞美效果。在这些元素中,音响在舞台演出中有
摘 要:人类从创造音乐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音乐的传播。从远古时期到现代,音乐可以被人感知、欣赏,正是因为音乐传播活动。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播方式的研究,分析不同时期的音乐传播方式,寻求系统的中国传统音乐传播策略,以促进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传统音乐;传播方式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主要包含民间
钢琴表演历史久远,演奏形式众多.在钢琴众多的演奏形式中,重奏是不可或缺的一大部分.民族性音乐也是当今热议的话题.如何将二者融合,通过重奏的表演形式展现具有丰富民族特色
摘 要:勃拉姆斯创作的作品对于浪漫主义时期的特点表现明显,再加上其创作时期受到双重乐派的影响,致使他的乐曲风格与艺术审美更加特别。勃拉姆斯的许多作品如三重奏、五重奏和两部奏鸣曲并不在意乐曲的技术难度如何,而是将重心放在乐曲结构的复杂性安排上,给人耐人寻味之感,具有明显的厚重感特色。文章首先研究勃拉姆斯的音乐思想,然后探讨勃拉姆斯单簧管音乐作品创作的特点,最后分析勃拉姆斯单簧管音乐作品造成的影响。 
格莱美奖是全球流行音乐发展的风向标,我国流行音乐要与世界接轨,必须深度解读其发展历史以及其对流行音乐体系性的贡献.因此,研究格莱美奖发展历程、变化特征、美学意义、影
视唱练耳中的每一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对于声乐系列的教学内容,学生都需要认真地学习.视唱练耳强调视觉和听觉,因此,教师需要大力激发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并促使其
论文以安顺市检察机关近年来刑事检察监督工作为视角,明晰当下检察机关监督实践中存在的短板,结合检察监督的新内涵、新方向,对新时代刑事检察监督工作探索思考,以期为下步刑